徐 娟(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利用预算来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各单位的各种财务或者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控制,以此来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间的生产经营活动。好的企业预算管理方式能够使企业的预算控制更加合理,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企业管理无法能够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对企业预算的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有关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来制定的。西方国家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对于如何开展预算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在我国许多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是由国家相关部门来推动并进行建设的,结合我国近几十年来的企业预算管理发展,可以简要地将整个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如果还要再细化一点,应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算起。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由国家的指令来进行,而国家的大多数指令是把我国的整个经济体制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分配,使这些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分配去进行生产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把每个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什么生产都规定得非常清楚。这个时期的企业预算管理是不受市场影响的,基本上都由政府控制。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内部预算是由政府来进行控制,无论是生产所需的资源还是经济资源,都是由国家统一调配。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所下达的指标进行整个生产活动,无论是企业所需要的经济还是相关的设备以及原材料,都是由国家来进行计划分配。
这一时期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家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新经济体制,也就是说由上一阶段的完全由计划经济控制为主,转为了一部分由市场经济来控制的局面。这个时期,民营经济的活力不断被激活,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果时代的快速发展,没有能够适应其发展的制度相配合,那么我国经济将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这一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果还是由之前的国家对经济市场进行完全控制的话,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市场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之前的国家计划经济,而且这一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要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这时,如果企业的预算管理还按照之前的模式,那么企业在经营上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为了与过去的责任、成本预算以及单一的资金预算和费用预算进行区别,我们把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预算工作称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全员参与预算编制。
关于预算的基本功能,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学者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我国的学者中,有部分认为控制功能是预算管理的基本功能。这一观点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在企业管理中,预算能够对整个企业的运行进行管理和控制作用。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预算能够对企业执行部门的目标进行规定和要求,而预算是全员参与的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能够激励全部员工努力实现公司所制定的工作目标。
预算的具体功能指的是预算工作在整个公司运行系统中每个环节所扮演的具体角色。在我国的有关文件中曾对预算管理的相关含义做了解释:“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整合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成为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预算管理的功能贯穿在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员工的工作,还是公司的运行都与其有具体关联。更加具体一点来说,我们把预算的具体功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预测功能;二是战略实施功能;三是资源配置功能;四是目标沟通功能,这几个功能对企业的整个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我国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分析之后,我们对企业预算管理的主要功能以及其他含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目前,我国企业预算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预算管理制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而如果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我们需要对有关对策进行探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预算方法遭到了时代的淘汰,越来越多的新预算方法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其中“滚动预算”和“弹性预算”这两种预算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预算方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企业应当积极去创造能够产生解决问题方案的环境。所以企业在预算管理的工作上,应当采取“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将“滚动预算”作为企业年度预算的重要补充和修正。对于为什么企业要采用“滚动预算”作为企业年度预算的补充和修正,有以下几个理由:(1)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滚动预算”符合目前人们的认识规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工作人员如果能够正确认识企业发展的规律,那么会对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事实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多变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论是企业自身的运行制度还是外部的干扰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道路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做预算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虽然在整个预算期内,对影响企业的种种因素做了主要的分析和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会使这些推测和预测逐渐变得更加难以预料,使得某些推测并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滚动预算”能够帮人们去克服预算的盲目性,使工作人员的预算结果变得更加准确,同时能够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2)实施“滚动预算”能够使企业工作人员的决策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工作人员的决策结果更加准确和真实。“滚动预算”的使用能够使有关决策人员对企业未来12个月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所以说实行滚动预算能够使得公司在作有关决策时,可以避免出现因外部干扰因素使得原本固定的预算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执行的尴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各行各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参与企业的管理中。根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将近50%的企业在每年编制预算上所耗费的时间在一到两个月之间。大多数企业对预算管理的效果评价不太积极,这部分企业的有关管理者认为预算管理能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说预算管理工作在我国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是不太为大众所认可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我国企业中面临的问题是预算周期较长,耗时较大,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推行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多困难。从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得这些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推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无疑是现代企业有效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如果企业想要推进全面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要对预算管理的统一平台进行建立,并且在平台上要能够支持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等编制方法。要能够建立业务系统与预算系统的连接,也就是说在企业要办理某项业务的时候,通过利用平台检索的方式,能够使相关预算结果同业务办理相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对于有关决策的周期缩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我国企业无论作为国营还是民营,都为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使我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的科学化以及决策的合理化,尽管在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有关工作人员能够探索到更多的方式来推行我国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从而使得我国企业的经营更加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