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传染性角膜炎的诊治

2021-12-04 06:13:33
畜禽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角膜炎嗜血牦牛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人民政府,西藏 噶尔 859099)

0 引言

传染性角膜炎在牦牛养殖中,具有较大的危害性。该病主要对牦牛的视力进行破坏,从而进一步影响牦牛日常行为,对牦牛的健康生长具有不良影响。虽然通常情况下不会对牦牛造成生命危险,但是日常活动的影响渗透到牦牛生长的各个环节中,危害性较大。临床治疗中,牦牛养殖户要不断学习,了解专业的动物医学知识,能够对牦牛的表现症状进行初级的判断,并且能够进行应对措施的制定。如果牦牛出现传染性角膜炎,需要及时进行病牛的隔离处理,并且进行对应的消毒、杀菌等卫生措施。要在最大程度上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损失。

1 流行病学特点

在高原地区,传染性角膜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播性疾病,病原菌是牛嗜血杆菌,该症状的发病率与季节变化关系密切。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的季节更替期间,环境中有很多昆虫,加剧了该病原菌的传播。除了季节因素外,空气湿度、温度等也都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牛嗜血杆菌对于各种药物、杀菌剂、抗生素的抗性较差,容易被杀死,并且离开机体之后在自然环境下较难长时间存活,这也是该病原菌防控的一条思路。该病症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和病菌携带牛,因此要确保环境的空气健康,控制好牛的饲养密度,改善养殖环境的卫生情况,避免高温、高湿,尽量遏制病菌传播。

2 临床症状

当牦牛患有传染性角膜炎之后,会出现害怕强光照射的情况,喜欢在阴凉地方进行日常活动,强光照射之后眼部会出现异常分泌物。除此之外,患病牛还会表现出食欲不振、毛发杂乱、精神萎靡等情况。患病一段时间之后,病牛眼部出现红色的膜状组织,并且有频繁的眨眼动作,伴随有不自主的眼泪流出。与正常牛相比,病牛的日常活动强度大幅度减少,主要表现在进食、行走等方面。随着病情不断加重,牛眼部的结膜组织红肿现象越来越严重,眼角膜随之出现黄白色的区域,并且更加浑浊。牦牛患有传染性角膜炎发展到晚期后,眼部会有脓状分泌物出现,并且结膜组织发生脱落,牦牛眼睛无法睁开,有可能出现失明的情况。

3 诊断

该症状的诊断手段主要是常规染色检验。常规染色检验是通过对牦牛的脓状分泌物进行收集、染色、检验,观察分泌物内部的各种菌,并且判断是否有牛嗜血杆菌。主要步骤是将收集的分泌物进行接种,并且对培养基进行持续2 d的培养,培养温度控制为37℃,2 d之后进行菌群分离,接种到青霉素培养基中,相同时间和温度参数下培养。发现菌丝后,进行革兰氏阴性染色后观察。如果致病菌无芽孢但有荚膜,无法进行运动,则判定为牛嗜血杆菌。

4 有效治疗手段

牦牛确诊之后,应进行及时的隔离,对其养殖环境进行彻底全面地消毒处理,随之进行吸血昆虫的消灭工作,避免造成疾病的传播扩散。其次,对病牛进行诊断,确定发病阶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如果是症状较轻的病牛,可以使用青霉素软膏进行体外治疗,且附加硝酸溶液涂抹眼部等辅助治疗的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使用频率制定。随着症状减轻或者加重,可以进行药物用量的适当调整。如果是症状较为严重的病牛,则需要进行药物的体内注射治疗,进行致病菌的杀灭。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时,可以增加中药的辅助治疗,例如苦参煎煮后,药液涂抹到牛的眼角处,能够有效地缓解病牛症状。

5 防控措施

5.1 环境卫生

牦牛养殖过程中,容易因为养殖环境的卫生情况,加重牦牛的疾病传播。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诱发有毒气体的产生,并且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病毒,有利于牛嗜血杆菌的繁殖传播。因此,确保养殖环境的日常干净卫生,是较为简单且有效的抑制病原菌传播的措施。养殖户要进行适当的卫生安排,确保有阶段性的打扫,并且定期进行大扫除,彻底打扫养殖环境,清理垃圾、饲料残渣、动物粪便等。还要保证充足的通风和采光,确保牦牛生长环境的质量,有效地避免各类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季节更替期间,尤其是夏季和秋季的更替期间,切实落实好牛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并保证充分的采光,避免有毒气体滞留,避免空气湿度、温度过高,保证空气的新鲜度。

5.2 严格化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严格化日常管理主要是放牧和饲养,养殖户要结合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牦牛放牧、饲养的安排,提高牦牛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刚刚出生的小牛犊,首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管理,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疾病抵抗能力后,再进行牛群的混养。给牦牛食用的饲料和牧草,都要提前进行品质监管,避免牦牛食用变质或发霉的饲料或牧草。高原地区的夏季阳光强度较大,尽量选择在清晨时间进行放牧,避免高强度的阳光照射,对牦牛眼睛产生较强的刺激,有效避免牦牛传染性角膜炎的传播。

6 结语

牦牛传染性角膜炎是危害性较高的一种疾病,对牦牛机体健康具有较高的破坏性,并且传播性较强,容易在牦牛群体之间快速传播扩散,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疾病能够严重影响牦牛的日常发育,严重时给牦牛造成失明,虽然不致死,但是侧面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因此养殖户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应对此症状。从诊断、治疗、预防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该疾病出现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保证养殖收益不受损失,推动牦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角膜炎嗜血牦牛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3:54
跟着牦牛去巡山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6
蒙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安徽医药(2014年4期)2014-03-20 13: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