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21-12-04 06:13:33
畜禽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牛舍精料圈舍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富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昭平 546809)

0 引言

目前牛肉市场需求量大,且逐年上升,同时也提高了对绿色和品质的要求,这要求提高肉牛养殖业的养殖技术,掌握肉牛繁殖技术,在保证肉牛出产量的基础上,提升肉牛的品质,是肉牛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1 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牛舍搭建不合理

合理地搭建牛舍可降低牛患病的概率,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会忽视这个问题。在北方,很多肉牛养殖场地的圈舍使用的废弃物料随便搭建,没有根据肉牛的数量、品种、身体情况等多方面考虑而建舍,圈舍高度、空间等的不合理,圈舍空间狭小,肉牛数量多时,空气不流通,无法满足牛生长所需的生活空间。而且,由于圈舍太过简陋,在冬天无法做好保暖工作,温度低、阴冷潮湿容易引发肉牛体质下降受病菌入侵而患病,一旦患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牛的品质。

1.2 肉牛品种选择不当

肉牛产品质量与肉牛品种息息相关,良种的选择是肉牛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养殖肉牛之前,应结合牛肉质的鲜嫩程度、生长周期等选择适合自己饲养条件的肉牛品种。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并没有对牛品种悉心选择,而只是挑选当地的普通黄牛或水牛等品种进行饲养或繁殖。但这类牛体形小、生长周期长,而水牛的体形虽偏大,但肉质粗糙,产量很低。

1.3 饲养管理不到位

目前肉牛的饲养仍然主要以农村个体户为主,农户虽具有多年的养牛经验,但由于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大多农户不舍得投入饲料成本,且喂养的专业水平低,不会考虑牛肉品质,只是根据自身过往的习惯进行喂食。平时不注意营养搭配,只有在特定的时候才投喂精料,平日没有摄入足够多的能量,导致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严重不足,而且肉牛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发育特性不同,对能量的需求也是不同,如果没有专人指导,只是一味凭借传统经验喂养,是无法保证肉牛的生产品质的。

1.4 繁殖率低

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繁殖率低会导致肉牛的生产产量下降,而且牛是单胎的家畜,繁殖母牛的过程中繁殖技术水平低,又不注意饲料管理,过度使役都会使得牛营养不良或疾病发生,再加上饲养环境卫生条件差,空气不流通,产科疾病没有治愈,导致受胎率下降,从而降低肉牛的生产总量。

2 改进策略

2.1 科学布局牛舍

科学地重新布局牛舍,尤其在北方,由于冬天过于寒冷,应将牛舍主体结构的材料换为具有保暖特性的材料,并结合养殖户饲养场所的实际情况,调整牛舍的高度、宽度,保证其内部空气流通,避免出现肉牛体形增大、数量增多时导致出现挤压的现象。留出足够的空间,用柱子提升棚的高度,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请教专业饲养人员进行规划。在北方,可采用塑料暖棚的材质,针对北方寒冷地区这个材质的保暖效果最好,属于半开放式的一种牛舍。塑料暖棚的设计可3面设墙,在向阳的一面将墙面截半,顶棚的设计可为1/2或2/3。向阳面在温暖季节开放,在寒冷季节可用钢筋作为支架,附上双层封闭性好的塑料,做一扇塑料门,在冬季将塑料门放下使牛舍处于封闭状态,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1]。

2.2 做好品种改良方案

改良肉牛品种是提高肉牛质量的关键环节,饲养人员应结合饲养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肉牛品种从体型、生长周期、饲料利用率以及脂肪含量等多个方面的特性进行分析比对,选择适合自己饲养条件的品种。现在,牛的引种改良技术非常成熟了,可以将黄牛、水牛这些家畜与引进的高端品种进行杂交配种,其品质可进一步得到保障。比如利木赞、海福特、夏洛来以及西门塔尔,这些品种都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其肉质鲜嫩,产出率高,将我国黄牛与之杂交后,不仅可以弥补体型小、出肉率低等缺陷,同时提升了肉牛的生长速度,出栏率与产品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配种后,应认真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这样才能实现品种改良的目的[2]。

2.3 加强饲养管理

在传统的肉牛养殖中,许多农户认为牛是草食兽,不用精伺候。饲料基本上都是以自然的青草或干草作为主要的饲料,未添加精料或优质的牧草作为日粮,肉牛得不到优质蛋白质和能量的补充,就会出现营养不良、个头矮小、生长缓慢等现象。饲料是生产好牛的关键,想要提升肉牛的品质必须在精料上下足功夫。饲料的选择应结合养殖的肉牛品种特性来决定,从肉牛种类的生长周期、生理特性、体重等方面制定饲养计划,每日饲料的采食应粗细搭配,从而保证牛更好的生长。

粗饲料可选择干草、玉米秸秆等,因为牛是一种复胃动物,为了满足消化器官的发育必须摄入一些粗饲料,可获取其中60%的营养物质,需要每日采食。精饲料的供给,应把握肉牛的生长规律,在其生长的关键节点,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非常大,此时仅仅粗饲料是无法满足牛生长所需的营养,需要通过精饲料来补充,尤其在育肥期应加大精料的添加量。精料主要的目的是弥补干料营养的不足,因此应挖掘肉牛的生长潜力,补给相对应的营养元素。在饲养过程中对于犊牛与成年牛还需要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犊牛因处在幼年,瘤胃各种机能发育程度弱,在初生时必须吃足初乳,在半个月后可训练采食嫩草,6月后犊牛的胃已生长完全可逐渐断奶[3]。

2.4 改进繁殖技术

运用肉牛繁殖新技术,可保证生产产值的提升。在实际饲养中牛繁殖的环节技术水平比较薄弱,很容易因各种因素导致牛患有产科类的疾病不能生育,因此应提升繁殖技术水平,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受胎率。

首先,应保证圈舍内的环境干净卫生。在母牛的选择上,可选择一些健康体型大、身体壮实且后躯、乳房都发育良好的,尤其可选择引进的肉性牛品种作为种牛,不仅可以提高肉质的口感,同时产奶量也是极高的,可以满足繁殖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其次,提高配种效率。充分掌握母牛的生理体型,在母牛的发情期进行配种其受胎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一般母牛在6~12月会发情,此时生殖器官仍在发育阶段,8~14个月会成熟拥有正常生殖能力,但此时整个身体还在发育,此时配种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未来的繁殖能力。应在完全性成熟时进行配种,可通过母牛周期性的一系列表现判断出来,例如生殖黏膜充血,水肿流出黏液,且平常情况会精神兴奋,主动迈向公牛等,此时配种受胎率最高。

3 结语

要提高肉牛产出的质量与产量,需要从肉牛的生物特性着手,尽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满足牛的生长需要。科学布局牛舍使圈舍环境优越干净,牛床的设计符合牛的大小尺寸要求,并在冬季注意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牛患有产科疾病影响繁殖效率,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繁殖技术,从而促进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牛舍精料圈舍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养殖与饲料(2021年8期)2021-12-03 19:53:23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冬季绵羊咋补饲
冬季绵羊咋补饲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