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思路

2021-12-03 12:23罗欢
今日财富 2021年3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部门信息

罗欢

为了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本文将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公路运输与经济管理的关系,后指出当前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问题,最终提出对应改革策略。采用文中策略能够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进行改革,改革后可强化经济管理基础支撑,提高经济管理效果,使得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及经济发展作用增强。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事关国民经济发展,若相关工作存在问题,势必会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会其他不良影响。因为我国现代发展速度比较迅猛,所以社会人群对公路运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尚未来得及改变,也因此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故为了满足当下需求,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需要得到改革。但改革工作不能盲目开展,必须先确立对应方向,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旨在明确问题,再以问题为方向设定策略,最后通过策略实现改革目标。

一、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及两者关系

(一)重要性

公路属于社会基础设施,是交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必然要承载社会方方面面的交通需求,其中就包括了经济发展的交通需求,即几乎行业的业务活动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交通,以普遍的日用品零售业为例,该行业进货、货物调度等都需要公路作为支撑,否则货物无法有效运输,因此公路运输对国民经济有直接影响,具有促进国家经济市场建设的作用。同时从公路运输角度出发,为了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要对公路运输活动进行管理,期间要出资出力,因此也存在一定的经济影响力。着眼于这一点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非常重要,否则国民经济发展会受到阻碍,甚至可能停滞不前。总体上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公路运输使得各地区的资源可以相互流动,使得地区产业能够相互结合,因此带动了产业发展,而任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力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公路运输的经济管理体制。在这一背景下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能够让产业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有利于全社会发展。

第二,帮助局部地区致富。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城乡贫富差距的问题,国内部分地区比较贫困,诸如山区、农村等地区,而这些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公路交通环境的不完善,且相关配套设施也有缺陷,导致贫困地区对外通商活动受限,不能充分对外运输货物,故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集中于内部,而内部资源有限,长期发展下经济发展力会减弱,使得贫困地区经济水平难以提升,同时外部人眼中因为贫困地区的公路交通环境不良,所以商业价值不大,故并不愿意在贫困地区展开商业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已经意识到公路交通的重要性,经过分析与实践确认,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优化公路交通环境能够破除城乡之间的隔阂,支撑城乡商业往来,同时扶持贫困地区本地产业发展。

(二)两者关系

公路运输与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密切,且两者关系具有多元化特征,故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在行业的相关业务活动中,公路运输属于一种经济活动,诸如电商物流运输就涉及到复杂的经济成本,且企业展开该运输活动需要缴税,说明该运输活动是独立的经济活动。着眼于这一点,任何发生在公路环境中的经济活动都应当得到对应的经济管理,否则很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畸变,使得企业乃至行业朝不良方向发展,即假设相关部门不对电商物流运输活动进行经济管理,就可能助涨不规范缴税活动,原因在于缺乏管理导致部门不了解电商物流运输活动的实际情况,因此不能合理控制税率,也难以判断活动内容是否符合税务规范,因此公路运输是经济管理的一大目标。

第二,公路运输可以给经济管理提供监督窗口,即经济管理的范围巨大,而各行各业相互分散,如果直接针对行业进行经济管理,会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大的压力,且难以保障管理效果,但在公路运输的作用下行业的经济活动集中到公路环境中,因此只要对公路运输进行经济管理,就能间接了解地区行业类型、行业活动等情况,诸如通过公路运输车辆可知货物来源,得知发货企业及所在地,若发现违规行为即可从经济政策、税率等方面进行进行管理,保障行业运作规范。

第三,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影响力度取决于公路交通环境的好坏,即公路交通环境越好,则说明公路的运输支撑能力越强,促使周边区域与其他区域能够密切往来,展开各式各样的贸易活动,而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作用于周边区域,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到助力。着眼于这一点,从经济管理角度上要深入分析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随后超前展开公路建设,打造良好公路交通环境,说明公路运输是实现经济管理的重要渠道。

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要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完整实现管路目标,相关部门必须先依照国家政策、法律方面的规定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再依照制度执行相关管理工作,以保障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而现实情况中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即虽然相关部门针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对应的要求,也确立了管理目标,但工作人员却没有依照要求与目标执行管理工作,诸如某些工作人员并不会对经济市场进行调研,工作依靠经验与主观认知,使得工作科学性不足。同时不完善的制度还导致相关部门的权责混乱,诸如在某公路路段中发现一起违规运输车辆,该路段属于A地区,但车辆来自B区域,这时因为违规运输活动的出现,所以政府机构要对相关部门问责,但就责任归属问题A、B区域相互推诿,一时间难以界定责任。造成这一问題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相关部门缺乏应有的管理意识,因此尚未意识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没有建立管理工作监督机制,故工作人员未得到合理约束,工作思想比较放松,导致工作科学性不足;第二,部门之间的交流并不密切,因此不了解其他部门的权责范围,同时双方缺乏协同意识,工作中只负责执行自身工作,故容易与其他部门的权责弄混,出现相互推诿,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现象。

(二)管理专业水平不足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诸如公路交通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等,这些专业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否则会导致管理工作的基础薄弱,工作很容易出现问题,且质量与效率难以得到保障。但实际情况中相关部门并未组建多专业专管小组,普遍选择了单一专业人才负责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因此造成了许多问题,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不利。同时在单一专业人才方面,小部分部门还存在用人标准不严、缺乏培训体系的现象,即相关部门对外招收管理人员时,并未根据当下需求设定招收标准,导致很多专业水平不足的人员进入工作,故受限于专业水平,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会受到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原则上相关部门要对工作人员展开培训,目的是让新入职人员了解实际工作要求,并强化其个人能力,而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并未这样做,导致工作人员普遍存在职业素养低、能力不足的现象,诸如某部门就没有对内部财务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法处理庞大的公路运输经济信息,不能给出可靠结果,且该财务人员在岗位上做出过违规行为,掩盖了一些本该被发现的事实。

(三)信息化建设深度不足

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泛用性技术,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就包括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很早就展开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现代视域下信息技术有了新的变化,功能更加强大,能够给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实际情况中相关部门并未引入先进信息技术,依旧使用以往技术展开工作,过程中仅使用到了技术的一些基础功能,诸如信息储存、信息传输等,说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度不足。除此以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度不足的问题还体现在另外三个方面:第一,相关部门没有让信息技术系统化,很多技术都是被单独使用,因此技术的缺陷暴露无遗,无法通过其他技术去弥补;第二,相关部门不注重内部工作人员的信息水平发展,使得部分先进技术无法使用,诸如某部门曾引入过智能技术,但因为内部工作人员信息水平不足,不知如何使用智能技术去展开工作,所以该想法被打消;第三,相关部门很少对技术的应用方式進行思考,故导致技术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结合关系并不紧密,部分工作依旧依赖人工,技术作用并未涉及。

(四)资金管理缺陷

资金管理对公路运输发展的可持续性有直接影响,是可持续性的保障前提,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但现实情况中相关部门的资金管理工作效果有限,其中存在很多问题,甚至还带来了一些风险隐患,诸如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外部因素导致资金成本增大,超出预算,所以产生经济风险,因此资金管理存在缺陷。这一背景下因为资金管理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受相关缺陷影响,相关部门的资金利用率较低,使得经济管理滞后,跟不上公路运输的发展脚步,若长期如此会使得公路运输与经济管理脱节,后者难以发挥作用,不利于相关经济效益。

三、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改革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管理有效性,也说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需要得到改革,因此为了实现改革目的,下文将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一)完善经济管理制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

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是保障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针对现有缺陷,着手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即现实情况中不同部门的经济制度缺陷并不相同,故相关部门有必要结合实际工作,对当下制度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具体缺陷,再建立对应机制补全漏洞,循环如此即可使得经济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同时,在经济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的基础上相关部门要对预算管理工作保持重视,原因在于预算管理能够让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前瞻性,能够预先了解工作需求,同时通过核算提出预算标准,形成经济规范,随后的工作必须严格依照预算标准来使用资金,否则将视作违规行为。另外为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建立两大配套机制:第一,建立管理工作监督机制,通过该机制判断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的规范执行情况,这样能够给工作人员施于合理约束,并及时处理不合规范的行为,诸如铺张浪费等;第二,建立财务信息审计机制,该机制主要用于判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以保障财务信息质量,而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能够让预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让预算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二)组建多专业专管小组,做好内部培训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高层必须清楚的知道工作对专业的要求,故必须组建多专业专管小组,过程中应当先分析具体要求,确立人才类型,随后开设对应岗位,再对外招收相关人才。为了保障岗位吸引力,相关部门要合理设定岗位的薪资报酬及福利待遇,但在人才招收中一定要秉持“宁缺毋滥”的精神展开工作,必须合理提高用人标准,并严格执行,至少也要做到持证上岗,由此即可组建多专业专管小组。多专业专管小组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为了充分发挥该小组作用,全面提高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相关部门还有必要建立内训机制,并在合适的时间对小组内相关人员展开培训,培训中要着重强调职业道德素养与职业发展意识,让组内人员自主思考工作要求,创新管理方式,并且懂得相互协同作业,一丝不苟的做好管理工作。通过以上策略,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专业水平得到加强,满足当前工作要求,利于工作质量与效率。

(三)深化信息化建设

相关部门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深化信息化建设:第一,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即现代很多先进技术的功能非常强调,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工独立作业,因此这些技术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帮助更大,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入。以智能技术为例,该项技术的核心是智能逻辑,使得技术系统可以自主识别信息,再根据信息特征对信息进行分类,同时能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事件走向、结果等,因此当相关部门引入该项技术,可以借助技术系统对经济管理中的财务、资金、资源等信息进行分析,人工只需要根据分析结果执行相关工作即可,整个分析过程无需人工插手,且技术的分析效率、客观性等都能得到保障,故该项技术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而言帮助巨大,值得推广与引入;第二,技术系统化建设,即先进技术虽然功能强大,但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完全负责执行整套工作,诸如智能技术并不能采集现实公路交通中的信息,而缺乏信息智能技术自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针对技术的缺陷引入其他技术构建相关系统,诸如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信息采集层,用物理设备采集信息,再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给智能技术系统,促使智能技术运作。

(四)做好信息对称

首先,采用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对资金方面的信息进行处理,促进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消除了经济管理滞后的问题。其次,为了解决资金管理中的风险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对称处理工作,即资金管理中的大部分风险隐患都是可以提前预知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根据清晰信息逻辑来进行分析,故为了构成清晰信息逻辑,相关部门要借助技术对信息进行对称处理,将相关信息整齐排列,诸如资金用途、资金量、资金经手人等信息就要对称,这样就能针对性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前做好风险预防工作。

结 语

综上,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并着手采用策略进行改革,不断地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随着公路运输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更加完善、高效,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部门信息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