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戏剧教育实践研究

2021-12-03 19:14王晓婧李辉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11期
关键词:游戏性

王晓婧 李辉

【摘要】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戏剧教育是培养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发展幼儿肢体、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了解并逐渐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以戏剧教育为核心,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笔者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调研现阶段戏剧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在以幼儿为本、注重戏剧教育的游戏化等理论视角指引下,尝试提出优化策略:提升教师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开拓教育形式,关注实施关键,推进家园共建。以期为幼儿园推进传统文化视域下幼儿戏剧教育有效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戏剧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  游戏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新时代下,在教育战线各领域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依然是所有教育者共同的追求。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和实践。”其中,中国传统节日与戏剧同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传统节日与戏剧教育,也是当前乃至今后文化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命题。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而言,在幼儿园中开展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戏剧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这也是基于幼儿好游戏、善表达、乐表演的心理活动特点所做的教育实践。幼儿戏剧教育是基于幼儿语言、身体、思维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游戏”为幼儿主要活动而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就具体教育时间而言,幼儿戏剧教育是以“戏剧”为核心,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重视戏剧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注重开发幼儿发展潜能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一、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戏剧教育内涵与价值

(一)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习俗、礼制、意义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时空的演变中借以物质载体流传至今,带有人们道德、理想、信念等集体的民众活动的日子。包括了天文、易礼术数等自然科学的内容。它记载了千百年来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

戏剧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主要强调戏剧的教育功能,以艺术的本身价值为载体进行的一种活动。其中包括戏剧表演、区角游戏、艺术活动和综合活动等。促进人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旨在实现从戏剧表达——创作——表演,获得在自我认知、社会交往、意志品质等角度的具体发展目标的活动。张金梅(2009)在结合西方儿童戏剧教育精髓与我国儿童戏剧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将“儿童戏剧教育”界定为:“在激发儿童创作戏剧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儿童乐于并善于用戏剧语言(符号)表达自我、思考和认识周围世界,师幼共同建构的指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审美教育。”[1]它能够从不同视角出发,帮助幼儿认识并发展自我是一种教育新途径。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戏剧教育是以传统节日的特色的、民族的、教育的核心价值内容为导向,以戏剧各环节和要素为动力,注重培养幼儿美好品德及行为表现,旨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综合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了戏剧表演、手工制作、环境创设和社会实践等。

(二)价值

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其次,幼儿戏剧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幼儿视角出发,幼儿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戏剧教育的多样化情境为激发内部生长提供有力支撑。第二,从中华优秀传统节日视角看,戏剧活动中融入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价值观念,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奠基。第三,戏剧教育课程符合幼儿的身心特征,让儿童在戏剧活动中实现经验的融合与创生,成为自信、开朗、善于表达自我的全面发展的人。[2]传统节日和戏剧同属我国优秀的文化内容,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新体系新内涵的教育方式。

最后,以戏剧教育和中国传统节日相融合为切入点,进行深度的剖析和讨论反思。挖掘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内容,转化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根据戏剧教育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将二者进行融合,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要求,更是满足幼儿自由发展的内在现实需求,是更好地将戏剧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实践。

二、基于传统节日的幼儿戏剧教育实践

面向3—6岁儿童戏剧教育活动开展现状的教育创新实践研究,旨在探索推广一种以戏剧为媒介的教育方式。以“自由学习,快乐生活”为核心,强调角色、即兴、开放、自主、学习的体验和过程。现阶段幼儿戏剧教育大多处于探索阶段,或走向创新,继而生成具有园所及传统文化特色的戏剧教育活动。鉴于此,我们结合已有经验和现实需求,开展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戏剧教育实践。

(一)尝试传统节日与戏剧教育的融合

在研究中,筆者以5所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实践方案,包括课程准备、实践教学手册、课题结果及教师日志等为基础进行分析。对当下戏剧教育实施现状及实践教学重点的问题及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已经有部分幼儿园开始对戏剧教育进行尝试,以戏剧教育为手段,围绕戏剧表演活动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创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戏剧教育主要有下述三个阶段,在教育活动开发前期——学习和模仿;活动开发中期——进行微小的改编,使其具有独特性;活动开发后期——进行创新,注重借助戏剧教育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幼儿园还有环境的创设、美术活动等。总之,部分幼儿园的积极探索,为实施戏剧教育提供宝贵经验。

(二)开设传统节日特色的戏剧教育活动

1.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为幼儿提供物质和精神环境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环境能够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鼓励幼儿参与到戏剧活动中来,以及在多种活动中不断探索周围世界和完善自身人格。L幼儿园在园所环境中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线,按照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分别对长廊两侧、班级进行设计;此外,班级内的环境及主题墙以节日表现和民俗风情进行设计。此外,还包括制作间等,保证环境具有游戏性,启发性的,并与实际活动紧密相连。在静态的环境和动态的游戏活动中形成统一,全方位、多角度让传统节日的戏剧教育鲜活起来。

2.基于传统节日特色创作附属品的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是从多角度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教育过程。传统节日大多具有传统艺术和特色物质体现。尤其在戏剧表演中,服装道具是增添教育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制作或创作特色的附属艺术品能够帮助幼儿用不同视角理解美、发现美、提升美。如:幼儿的学习主要以模仿为主。戏剧文化中蕴含大量的对称元素。基于此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对称是什么。此外,服饰上色彩的多样化,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围绕传统节日为核心进行戏剧表演教育

戏剧表演是幼儿最为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幼儿的表演天性在剧场表演中得到解放。以“演什么,谁来演,怎么演”三步骤进行。传统节日作为根基,教育内容就需要依靠其深刻内涵和价值体系进行开发。L幼儿园在2021年1月开展《过年啦》表演活动。演的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情节,请有经验或有特殊身份的人物表演,增强幼儿对内容理解的深度。最后“怎么演”教育内容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简言之,围绕传统节日的现实依据,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创新”,为具有传统节日的戏剧表演活动增添风味。

4.弘扬优秀传统节日进社区的综合活动

综合活动是结合多种活动,经过重新加工和编排,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戏剧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L幼儿园将戏剧教育走出幼儿园,走进社会。在“戏剧来社区”综合活动中,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线,形式以表演、制作为主,或以“跳蚤市场”“热心公益”等主题,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的舞台。综合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幼儿园教育效果,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三、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一)有待拓宽,戏剧教育实践开展深度不足

现阶段开展戏剧教育的幼儿园中,大多以戏剧表演为载体,围绕戏剧表演活动的内容和自身经验进行拓展和创新。其课程开发和实施主要经历了模仿——微创—创编的阶段。大多数幼儿园围绕戏剧表演为中心,弱化了其他领域的活动开发。戏剧教育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除表演活动外,还包括利用传统节日特有的民俗风情进行对环境的创设,服饰等配件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仅关注的是戏剧本身,还有幼儿、环境和教育内容的“新”。全面的戏剧教育是推动幼儿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形式局限,戏剧教育被束缚于剧场表演

将儿童戏剧教育等同于“戏剧表演”,是对儿童戏剧教育的误读。[3]幼儿园的戏剧教育大多数以剧场表演的形式呈现,对内容的选择大多是童话故事或经典流传片段,且围绕舞台布景等物质条件进行戏剧教育,其中心主要是“表演”。由于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导致戏剧教育和表演活动的剧本不够丰富,缺少多样性、创新性和深刻性。固有的物质条件抑制了教育者和表演者的客观认识和创造力。

(三)缺乏资源,可开发的戏剧资源不平衡

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不仅需要有理论支撑和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各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首先,戏剧教育的资源受到地域的限制,不平衡的教育环境致使戏剧教育开展的程度和效果明显不同。其次,大部分幼儿园面对戏剧教育活动的困境之一是师资力量的匮乏,即教师缺乏戏剧专业知识和技能。幼儿园内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大多以基本技能为主。而戏剧是一门专业的课程,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但往往幼儿园内的兼具戏剧教育能力的教师供需不足。

(四)评价单一,戏剧教育评价易重表演形式而轻教育内容

戏剧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对于活动后的反思和评价极为重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更多关注在幼儿戏剧表演的效果上,如:幼儿在剧场表演中台词、动作、舞台位置的表现等,将幼儿的表演作为教育效果的衡量标准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幼儿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外在表现,也要重视幼儿对教育内容的吸纳。在教育评价中,教师们忽视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我的内在发展变化。在关于戏剧的教育评价中,评价体系要多维度,不可忽视幼儿发展的整体性。

四、有效开展戏剧教育的优化建议

(一)教师理念:幼儿为主体和教师先行的统一

1.重视幼儿戏剧表演的主体地位

张金梅教授曾说:“儿童天生是导演,儿童还是演员、剧作家和导演的集合体”。[4]幼儿是戏剧表演的主体,必须坚持和保障幼儿主体地位。首先,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进而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同时,教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表演角色做准备。其次,应鼓励师幼共同探索存在于传统节日中等深刻内涵。即活动中师幼相互学习,更新戏剧教育内容和结构,不断拓宽传统节日的内涵视野和深度。其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选择和行为。在《端午节》戏剧表演活动中,幼儿在扮演屈原这个角色时,一改往日屈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于佩之陆离”的模样,而选用一身红衣。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是出于对红色的喜爱或者是心目中屈原的形象。避免盲目否定幼兒的想法,堵塞幼儿探索和创新的勇气和意识。

2.教师发挥在组织活动中的先行作用

戏剧教育需要依托教师来进行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先是由教师进行开发和研究。教师需要发挥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准备,不仅要关注戏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需要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开展适合的教育。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L幼儿园组织教师学习和挖掘戏剧表演活动的内容中,就利用互联网或实际经验访谈等方式,为戏剧表演活动提供新内容和有经验的活动设计。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位儿童的戏剧表演中的状态和需求,做出有意义的干预。在必要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活动,了解幼儿的意图,以便课后的反思和改进。

(二)更新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起源

1.教师自主学习传统节日的起源说

要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为追溯传统节日的根,即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的需要等方面。为保障传统节日文化的准确性,需要教师结合多方面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如传统节日有多种起源说,并非需要一一阐释说明,而是有选择的加以改组改造,转化成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形式,保证幼儿能够对内容的把握。在2020年5月,L幼儿园开展《我们一起过端午》的戏剧教育活动,将“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作为戏剧教育的背景故事,在教师理解和把握核心内容的前提下,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和挖掘诸如天文星象和人文哲学的相关知识。一是保障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二是促进教师知识的广博性,也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经验储备。

2.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和内容适时调整

中华民族广袤的大地,造就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民俗风情。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往往伴随着节日习俗或时间的更替。中秋节通常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但并非所有地区都是这一天,如台州、舟山、宁波的中秋节是在农历的八月十六,这是当时为了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5]幼儿园开展戏剧教育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历史和典故,积极传承和发扬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因时而异,因地制宜。

(三)开拓形式:戏剧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与全面性

1.剧场表演为核心

剧场表演是戏剧教育的核心課程,是集合幼儿学习成果和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舞台。幼儿园中专门化的剧场表演一般在儿童节,国庆节等,包括表演内容,角色的选定,服饰和场景的设定等。剧场表演并不是直接生搬硬套已有的脚本,而需要以幼儿为中心,实施恰当的剧场表演活动。要做到幼儿跟着表演动,表演适应幼儿演。教师要注重教育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加入必要的铺垫和引导,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保障剧场表演其他环节的顺利开展。

2.鼓励多样化的非剧场表演活动

非剧场表演往往伴随着幼儿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学习与积累、整合和提升,是幼儿通过想象和加工,重现生活中想象的一切事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在一日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娃娃家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它是戏剧活动的常规区域,也是幼儿戏剧潜在天性显露的场所。

L幼儿园某大班幼儿进行区角游戏时,不同区域的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戏剧状态:

A在阅读区阅读时,会跟随故事情节和内容做出相似的动作;

B在益智区用积木搭建汽车、飞机等模型时,不自觉自言自语,准备行动;

C在生活区整理橱柜时,给假想的家庭成员分发餐具;

D在娃娃家进行生活主题时,熟练地进行打扫、做饭、给小娃娃喂饭等行为。

娃娃家等区域的戏剧游戏区,是教师进行戏剧教育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幼儿在角色认知、肢体发展、意志品质等方面磨炼的最佳场所。如端午节《我的香包》《赛龙舟》等,都可以是戏剧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多角度实施戏剧教育活动。

(四)实施关键:加强过程性戏剧教育与现实情境的对话

张金梅认为:“学前儿童戏剧教育要遵循儿童的戏剧经验建构规律,重视戏剧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探索和对话,注重儿童戏剧素养培养的审美教育。”[6]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不必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要做到不盲目、片面的改变幼儿的行为选择,要做到适时适当的干预。而现实情境的多变性使得戏剧教育的开展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做出调整,同时对传统文化和戏剧表现形式也要更新。此外,张金梅提出:“要努力跳出传统的戏剧教育中剧本先行、教师中心和被舞台框住的局限性和刻板印象。简言之,我们应当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转变为角色为先、幼儿为主、环境自由的戏剧教育。”[7]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与形式多样的戏剧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戏剧教育。

(五)强化家园共建:幼儿园和家庭通力协作

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家庭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命运。”[8]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而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固定的,但却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为更好地提升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效果,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清明节前期,L幼儿园组织与清明节相关的戏剧教育内容,与家长共同和交流后,鼓励家长带幼儿进行扫墓、踏青等实践活动。幼儿在园内既掌握了清明节的系统知识,也和家长一起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提升了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芳.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什么[D].江苏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12-13,17.

【2】张金梅.关于幼儿园戏剧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幼儿教育.2015,(28):8.

【3】吴晓燕.儿童立场视域下故事剧表演活动的组织与指导[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4.

【4】王颖.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1):40.

【5】孙丽丽.儿童哲学探究的戏剧游戏教学模式与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6.

【6】张金梅.生长戏剧:学前儿童戏剧经验的有机建构[J].幼儿教育.2020,(16):6.

【7】李明坤.陈鹤琴《家庭教育》对我国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J].才智,2015(20):49.

【8】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28(03):7.

【9】倪凯歌,赵卓.教育戏剧内涵及在幼儿园的应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03:7.

【10】左雯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08):91.

【11】肖庆玲.中国传统文化在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中的应用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8.

猜你喜欢
游戏性
游戏性练习法在短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回归儿童本性 让音乐课更有情怀——小学音乐游戏性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快乐体育,在乐中学习
“游戏说”与中国当代公共雕塑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浅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如何提供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
中职语文游戏性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