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芷君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便是传承民族“根”和“魂”的百年大计。因此,教师可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核心,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思政课课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光照亮学生心灵,达到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是淀粉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而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与道德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融中丰富,在迭代中创新,少年们应当始终与那千年的臻萃相连在一起。
文化传承,是时代浪潮的呼唤,更是源于心底的使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用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政课课程,将能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寻根——承中华魂
文化是根,亦是灵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宛如一块历经打磨的瑰宝,始终维系着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梁启超曾书写“中国文化救国论”,而《少年中国说》更是文化之剑,是利刃,是送给新时代好少年的文化之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育人高度,承担起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历史重担,以校园为主阵地,用智慧的眼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主动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创新教学形式。在文化活态传承中,借助这样“有意义”且“有意思”的课程,丰富学生们人生的底蕴,使学生们能主动且不刻板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进而生长中国文化之根。
二、扎根——系中华扣
浸润经典,培养心性,涵养智慧,深入探索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思政课教育角度和形式是教师立德树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之一。多角度、多形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活化思政课课堂,延伸思政课课堂,增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最终,经典文化将会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生活。
思政教师可从传统美德、经典诗词、汉字、中华节日、传统艺术等多角度入手,以讲、诵、品、写、画等多形式呈现多彩的思政课堂。以此切实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帮助学生系好蕴涵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讲传统美德
中华文化悠久灿烂、浩如烟海。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在这时代的长河里,也形成了众多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渗透传统美德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不仅要求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让学生与教学内容引起心灵的互动与共鸣。
以教学中华传统美德——爱国为例。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中,以《开学第一课——讲好战疫小故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新冠疫情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看到或听到很多战疫的故事,亦能感受到在戰疫过程中很多人为此而付出。由感生讲,从讲到悟,通过讲战疫故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体会伟大民族精神在抗疫中发挥的巨大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担当起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
(二)诵经典诗词
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积淀,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价值核心的延续。教学中挖掘蕴含于经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旨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让思政课的核心素养落地有声。在教学经典诗词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不能让学生陷入无意义地机械诵读的枯燥境地,应当要把握契机,创设情境,创新地进行渗透教育。
在本学期,借着纪念“九一八”事变,组织了一堂《诵读抗战诗文,传承革命精神》的思政课。在观看了“九一八”事变相关视频、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知识后,学生们深受触动。回望那段沉痛的历史,一缕缕记忆铭刻在心头;放眼今朝热血的少年郎,一位位奋斗者为了建设美丽的中国梦而挥洒汗水、努力拼搏。在此情感氛围下,水到渠成地组织学生们诵读抗战诗文。学生们怀揣着炽热的爱国心,朗读时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真挚的情感及丰富的肢体语言诠释家和祖国的内涵,或激情高昂、或温婉抒情,他们用真诚和感动传承着革命精神,传递出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热爱,体现了新时代少年的文化品味。
(三)品中华节庆
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文化因素。流传千古的习俗,更是在广袤而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在引导学生品味传统节庆的过程中,也要求着教师要积累各种传统节庆教育的资源和素材,丰富自身教育的手段,探索以新的方式延展思政课的教育阵地。
1.结合新的科技、艺术等载体进行教育。传统节庆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一直在新与旧的矛盾交替中进行,现今的传统节庆教育既要温故也要尝新。如,在清明节期间,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网上祭英烈”“网上拜祭”的方式,缅怀先烈和祖先。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
2.挖掘利用家长资源,发挥教育合力。家庭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自然传承的桥梁,以家校共育为载体开展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思政教育活动,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在端午节期间,邀请家长们给学生在家讲一讲端午的习俗及屈原的故事,并尝试在家包粽子。学生们一边看着家长示范包“条粽”“三角粽”,一边新奇地体验着包粽子的乐趣。历经了千年的民俗节日“端午节”,传承下来的不仅有所听之美闻,所尝之美食,更有所念之美德。
借助不同的手段,不同的阵地,开展中华节庆系列的思政课教育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少先队员们浓郁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鸿鹄志的初心和担当时代责任的使命。
(四)写方正汉字
银勾铁画方寸墨,风骨浩然撇捺间。时代更迭,日新月异,古老的中国汉字始终屹立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它是中国汉字沉默且优美的守望者。汉字大美,美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苍劲有力,气贯长虹。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汉字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的汉字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园内的课堂上,更应走出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融合。
在本学期,通过开展“啄木鸟纠错行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寻找自己和同学之间学习中的不规范用字。在家长的配合下,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学生主动为社会服务,发现街道、商店、市场的宣传标语、店铺招牌、商品招牌等不规范用字,并认真记录,相互交流。学生们参与思政课堂的热情大大提升,人人争当纠错的“小小啄木鸟”。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的错别字也大大减少。借助走出校园的思政课堂,学生们能够知行合一,为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五)画传统艺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电子产品、高端科技也充斥了我们的周围,使得孩童甚至成年人都沉醉其中。而我们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财富,身为祖国的下一代,小学生们应在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下,学习中华传统艺术,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糅合、创新使距离学生比较远且深邃的文化素材走出教材,跃上挂盘,让思政课“活”了起来。
本学期,借着校本课程的开设,班级开设了《我以我手画传统》的特色课堂。勇于尝试,努力探索,学生们在课堂上认识了我国的传统艺术——京剧脸谱。脸谱是历史的涌流,让传统文化光彩照人;是脉搏的起伏,衔接时代的呼吸。精致细腻,各色脸谱,书写着传统文化的精粹。学生们凭着自己的印象和理解,把脸谱转化成一份份设计,呈现在挂盘上,传递着文化的美好。这堂课是创新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更是对学生的一次精神洗礼。
三、守根——筑中国梦
不一样的思政课,展现了不一样的风景。扎根中国文化根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多角度糅合传统文化,让优秀文化走进课堂,让优秀文化浸润学生的学习生活。
而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不仅仅靠记忆去唤醒,不依赖于平铺的教材,利用讲、诵、品、写、画等多形式展示也能给予美好,更能唤起学生对文化对思政课的兴趣和认同感。传统美德、经典诗词、传统节日、汉字、京剧,文化从古代穿越到我们这里,教师的传播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契合着学生的价值选择,联系着时代命脉。
以少年之志,守文化之根,筑中国之梦。新时代思政课需要新的方式,注入新的活力,把思政课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既兼顾了学生的个性,也可以促进全面发展,促使着他们成为具有中国心、中华魂、文化根、创新力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钱中兵.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7-10-27.
[2]張威,金祎.浅谈在课堂中如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J].德育天地,2017(11):226.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