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春,王 昕,胥 哲,赵 京,郑常明,国欣欣,李祥翔,张成林,王运盛
(北京动物园 100044)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丘陵及河谷两岸的山地,截至2018年底全球野生黑叶猴2200只左右,其中约1800只生活在中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野生动物饲养管理工作中,疾病防治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众多的致病因素中,由于意外伤害外伤导致动物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1]。近年来,随着国内圈养野生动物诊疗工作的深入,如何更好地采用手术方法来处理野生动物意外伤害,成为了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问题。北京动物园兽医院曾收到一例严重外伤的黑叶猴,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救治,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今后野生动物手术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对应思路和诊疗方案。
北京动物园圈养黑叶猴,雄性,体重7.9㎏;外伤有3处:上嘴唇左侧不规则缺损近一半,创伤直达左侧鼻孔形成类似“唇裂”伤口(图1A)。左手中指指尖开放性创伤,第1指节骨骼裸露(图1B)。右手几乎贯穿整个手掌的纵向切割伤,创面7cm(图1C)。经检查兽舍后并未发现尖锐物体存在,也未发现剐蹭痕迹、血迹,推测为黑叶猴打斗导致的外伤。
图1 黑叶猴外伤基本情况
黑叶猴外伤处理过程中采集外周血,进行外周血生理生化常规检测,检测后发现该黑叶猴除了轻度感染外,全身状况良好,参见表1。
表1 黑叶猴外周血生理指标检测
为减少手术时间、减小风险,安排两组人员同时开展手术,一组参照人“唇裂”整形术负责上嘴唇修补手术。另一组负责手掌和手指的手术,按照小动物外科学进行手术[2]。
3.2.1 麻醉
基础麻醉采用舒泰,3min后黑叶猴进入麻醉状态,肌肉松弛,无反抗和攻击行为,状态稳定。随后气管插管,用异氟烷吸入麻醉控制麻醉的深度。稳定后手术部位消毒、备皮。
3.2.2 手术过程
依照术前制定的手术方案进行,冲洗、消毒破损伤口,修剪上唇,剔除破损、不规则的上唇组织;上唇里侧黏膜结节缝合,外侧皮肤结节缝合。尽量保持鼻孔和上唇的完整性(图2A)。左手中指第一指节指骨从关节处截除;指尖创口依据小动物外科学进行闭合手术(图2B)。右手手掌破创口依据小动物外科学进行缝合手术(图2C)。
图2 手术过程
护理原则: 抗感染、防止啃咬、抓挠伤口。
抗感染: 每日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30mg/kg),连用5d。手指、手掌外伤外伤涂抹红霉素乳膏,每日1次。
防止啃咬或者抓挠伤口: 由于灵长类四肢灵活,而且该猴两只手都有伤,创口恢复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啃咬、抓挠伤口。因此术后采用软布条将双手控制在后背,由饲养员对黑叶猴进行投喂,此方法能解决啃咬受伤手指或手掌的问题,也可防止用手抓挠上唇伤口以及双手采食过程中被污染、加重感染的问题。同时黑叶猴戴脖套,防止用脚挠上唇伤口(图3A)。为了限制动物活动,防止再次受伤,也便于治疗和人工投喂饲料,该黑叶猴术后采取小笼单独饲养。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为了防止上唇开线和感染,术后24h内只进行输液维持。24h后开始手递嘴投喂青绿饲料和优质水果、蔬菜,加强营养。
术后25d,上唇达到Ⅰ期愈合效果(图3B)。术后28d放回原兽舍正常饲养,并融入猴群。术后1年未出现不适(图3C)。左手中指与右手手掌均达到I期愈合效果,术后1年内未出现不良反应图。
图3 术后护理及创口愈合情况
体表外伤是野生动物常见的外伤疾病,因受损累及的器官、范围不同,外伤疾病的严重程度也轻重不一,而通过手术治疗外伤在人医研究领域早已受到高度重视,且形成了完整体系。但动物领域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且关注点多集中于伴侣动物,如宠物撕咬伤,宠物车祸等;而在圈养野生动物,关于外伤疾病的研究、报道则极为少见。同时由于野生动物的特殊性,以及临床兽医的水平参差不齐,极易造成不良后果。而且在野生动物外伤诊疗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手术平台,也严重制约了手术治疗外伤技术的完善。
在本病例中,黑叶猴的外伤是其与猴群打架所致,属于无法预知的意外伤害,手术前进行了充分的会诊,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细致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手术过程中分工协作,有利于快速完成手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风险。而在术后护理工作中,将黑叶猴双手固定于后背,避免了黑叶猴术后啃咬、抓挠伤口,是本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手术后黑叶猴预后良好,未在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本文采用手术方法,对黑叶猴外伤疾病进行缝合治疗,术后黑叶猴各项体征平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病例的完成,为今后野生动物外伤的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工作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验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