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睿,陈利钦,李晓静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模拟面试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模拟情景来综合测评被测试者社会交往、工作能力的一种方法[1],对个人的正式求职[2]和职业生涯规划[3]具有促进作用。虽然大部分护生能顺利通过单次模拟面试,但面试效果却有待提高[1,4]。微格教学法是教师按照预期的教学目标,利用录音、录像等设备,通过反馈和反复训练调整,帮助受教育者训练某一技能的方法[5],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教育[6],但在模拟面试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通过开展两次模拟面试,比较微格联合传统模拟面试法与两次传统模拟面试法的效果,以期为护理教育者开展有效的模拟面试提供参考。
高职护生将在二年级经历实习医院面试,三年级经历求职医院招聘面试,因此对高职一年级护生进行模拟面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2020级2个班共228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试验组108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 86人,年龄(18.73±0.90)岁;对照组120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 97人,年龄(18.52±0.73)岁。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学历起点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教学内容 模拟面试设置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选用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付保芹主编的《护理礼仪》为参考教材,共计6学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训4学时。在模拟面试实训教学之前,护生已学习了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体态礼仪、沟通礼仪,同时护生即将结束人体形态学与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及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上)等护理专业课程,已初步形成对医学和护理专业的认知,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基于上述护生特点,本研究所进行的模拟面试实训教学删去提问和技能考核环节,将其简化为护生1分钟的自我介绍。
1.2.2 试验组教学方法(1)教学前准备。首先,课题组教师曾参加微格教学法培训,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其次,课题组教师在实训课前根据文献、教材及教学经验编制了模拟面试评分标准,包含仪容/仪表、体态、语言、目光/表情、整体评价5个维度。再次,在实施实训教学前,护生已完成了模拟面试的理论教学,了解微格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流程且根据面试要求准备了1分钟的自我介绍。
(2)教学实施。第一次模拟面试采用微格教学法。护生自由分为18个小组,编号为A~R;6人一组,编号为1~6。教师提前将模拟面试评分表中5个维度的评分标准发给小组成员。以第一小组为例介绍实施过程。护生A1进行1分钟模拟面试,A2负责评价仪容/仪表,A3负责评价体态,A4负责评价语言,A5负责评价目光/表情,A6负责手机录像及整体评价。A1面试结束后戴上耳机观看录像进行自评,同时A2~A6根据各自所持维度依次对A1表现进行评价汇总,最后A组成员共同对A1表现进行反馈。A1面试结束后,A2进行模拟面试,A3负责评价仪容/仪表,A4负责评价体态,A5负责评价语言,A6负责评价目光/表情,A1负责手机录像及整体评价,以此类推直至所有成员完成模拟面试。最后,A组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向教师提交各自最终面试视频,教师观看后对每位护生表现进行文字反馈。
第二次模拟面试采用传统模拟面试法。将护生分为3个小班,随机抽签,按序号先后顺序6人一组进行模拟面试,每人模拟面试时长1分钟。课题组3名教师分别担任3个小班面试考官,根据模拟面试评分表对每位护生的表现进行评分。
1.2.3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两次均采用传统模拟面试法。第一次模拟面试将护生分为3个小班,随机抽签,按序号先后顺序6人一组进行考核,每人模拟面试时长1分钟。课题组3名教师采用模拟面试评分表对护生进行考核并现场反馈,第二次模拟面试同试验组。
1.2.4 研究质量控制 本研究由同一教师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教学,由同一课题组3名教师进行实训教学,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护生授课进度相同。
1.2.5 评价指标(1)模拟面试成绩。以第二次模拟面试成绩作为护生的考核成绩。(2)对模拟面试教学效果的评价。自行编制模拟面试效果调查表,包含11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完全没有帮助”“有一点帮助”“有一些帮助”“有很大帮助”分别计1~4分。问卷在护生第二次模拟面试结束后发放,匿名填写,试验组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8%;对照组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0%。
1.2.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s)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护生模拟面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模拟面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n 模拟面试成绩t P试验组对照组108 120 84.55±12.73 87.24±5.97-1.9990.047
表2 两组护生对模拟面试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生对模拟面试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s,分)
条目 试验组 对照组t P模拟面试表现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3.06±0.80 3.09±0.75 3.22±0.71 3.12±0.84 3.18±0.82 3.17±0.87 3.20±0.81 3.09±0.87 3.03±0.90 3.18±0.83 3.26±0.81 3.14±0.80 2.99±0.78 2.86±0.88 3.36±0.73 3.41±0.69 3.16±0.78 3.04±0.81 2.99±0.88 3.13±0.82 3.11±0.85 3.07±0.83-0.711 0.958 3.200-2.250-2.202 0.092 1.378 0.842-0.855 0.528 1.659 0.478 0.339 0.002 0.025 0.029 0.927 0.170 0.400 0.394 0.598 0.099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生模拟面试成绩高于试验组(P<0.05),这与护生自评模拟面试表现的结果一致,且在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提升效果显著。高校护生一方面对将来的就业十分关注,且抱有憧憬和期待[7];另一方面他们缺乏面试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清楚应聘流程,急需面试相关培训[8]。两次传统模拟面试法中,护生完全遵循面试流程,这种高度仿真的面试场景和面试氛围更能满足护生对模拟面试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袁萍等[9]研究也表明,教师创设的情景越真实,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理论知识的转化。在教学实施方面,对照组护生在第一次模拟面试时就需要对教师做自我介绍,在此过程中护生一方面意识到自己是沟通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及时、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体态、语言、目光/表情等方面的互动,且护生面对教师时常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这种现场互动更能帮助护生发现影响沟通、表达的个人因素[10]。试验组护生在第一次模拟面试时采用微格教学法,护生以视频形式呈现模拟面试结果,导致部分护生在自我介绍时片面追求语言表达流畅,存在全程诵读面试稿、同组护生帮忙提词等现象,忽略了与视频评价者的沟通和交流,且护生相互录制视频,面试护生面对同伴及手机不能完全经历面对教师时的心理状态。在教学反馈方面,对照组护生自我介绍时即在进行自我反馈,面试后教师即刻根据模拟面试评分表对护生表现给予反馈,护生的自我反馈与教师反馈同时进行。而试验组以护生小组反馈为主,待教师观看视频后进行文字反馈,存在反馈时间的延迟。研究显示,及时反馈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11],且护生的自我评价与面试官评价不完全一致[12],高职护生往往认为教师的评价更具权威[13],所以当第二次两组护生均采用传统模拟面试法时,与试验组护生相比,对照组护生能够更快适应模拟面试,更加注重与教师的沟通、互动与表达,因此对照组护生模拟面试成绩优于试验组,且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尤为显著。
当前,团队精神是用人单位的主要考察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生团队合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试验组将微格教学法引入模拟面试有关。微格教学法中,护生利用手机以微视频形式呈现模拟面试,为达到最佳效果,护生不断练习、录制、观看、讨论反馈、再录制直至满意,教师仅负责从旁指导,此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氛围,真正实践了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微格教学法将模拟面试分解为6个项目,每位护生目的明确、分工明确。护生一方面是“面试者”,面试前自行比对模拟面试评分标准,确认面试准备是否符合要求,面试后观看视频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面试官”,需认真领悟模拟面试评分表的5个维度,观察他人面试,依据评分标准指出面试者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护生的这种“面试者”与“面试官”的角色转换离不开团队合作。护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确模拟面试5个维度的考核要点及扣分细则,通过相互拍摄视频、自评及小组成员互评不断完善模拟面试表现,通过小组提交视频实现合作共赢,小组合作作为主线贯穿微格教学始终,有效提高了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