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妇人大全良方》中胎漏、胎动不安的诊治特点

2021-12-03 01:01李燕滨吴涢婷陈锦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安胎胎动良方

李燕滨,吴涢婷,陈锦红,王 玲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

妊娠期间阴道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2]。胎漏、胎动不安多发生于妊娠早期,相当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若治疗不当,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胎漏、胎动不安处于妊娠期,其治疗时机、治疗原则、处方用药都有一定特殊性。祖国医学对于预防和诊治妊娠疾病有很大优势。宋代陈自明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门》[1]对胎漏、胎动不安有很多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妊娠随月数服药及将息法、胎动不安、妊娠漏胎下血、妊娠卒然下血、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妊娠心腹痛、妊娠腰腹及背痛、妊娠小腹痛”等章节,陈自明对于胎漏、胎动不安的治疗,注重治未病,强调调和气血、调摄冲任、健脾固肾、凉血疏肝等,其主要治疗思想可总结如下。

1 逐月养胎,治未病

陈自明在“妊娠随月数服药及降息法”中提及,妊娠一月至妊娠九月均由不同经脉涵养胞胎,故“不可针灸其经”,若曾伤胎者,可服用:补胎方、黄连汤、茯神汤、调中汤、安中汤、柴胡汤、杏仁汤、葵子汤、猪肾汤九个方药。“治未病”思想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3]“治未病”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对于胎漏、胎动不安等妊娠期疾病的预防和调护也可起到重要作用。陈自明认为,由于妊娠在不同月份受到相应脏腑经络的妊养,故伤胎的月份提示其相对应的脏腑、经络功能的盛衰,在治疗上应“预培其损”,使得“阴阳平均,气质完备,成其形尔”。

2 调和气血,重在补气

陈自明在《产宝方》序论中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气血为人之神,如果能谨慎调护,“则血室行,其神自清,月水如期,血凝成孕”,可见气血对于妇人生理的重要意义;陈自明还提出“以其经血蓄之以养胎,拥之为乳汁”,就是说妇人以血为用,经、孕、胎、产均以血为基本。在《妇人大全良方》中,陈自明注重治血为主,气血并治,而在“妊娠门”中,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陈自明在“孕妇药忌歌”中,除了提出一些毒副作用强的中药外,还指出产前应忌牛膝、三棱、斑蝥、桃仁等活血化瘀之品,而在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相关章节中,陈自明多用黄芪及四君子汤加减等补气药物[4],补血则以甘平之阿胶、甘温之熟地为主,辅以当归、川芎等。由于妊娠期血为濡养胞胎之用,故胎漏、胎动不安的处方用药中应十分慎用活血药,然古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气行则血行,因而陈自明在治疗时注重补气以调和气血。

3 调摄冲任

冲任二脉均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为十二经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冲任气血失调,妇女经、孕、胎、产均可受到影响。陈自明在“胎动不安方论”总结了《产宝方》和巢氏对胎漏、胎动不安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认为“冲任经虚”,“胞门不固”为“妇人妊娠胎动不安者”病因之一;又在“妊娠胎漏下血方论”中提出“冲任气虚则胞内泄”,即冲任气虚则无以制约经血,经血下注,则发为胎漏。可见陈自明认为冲任经虚为胎漏、胎动不安的重要病因病机,因此,在相关章节中陈自明通过调理气血、补肾滋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诸法来调补冲任,并使用血肉有情之品赔补本源,固摄冲任[5],在“妊娠门”的相关章节中,主要运用阿胶(桑寄生汤,安胎止痛方,当归散等)、鹿角胶(治疗妊娠腰背痛方,治疗忽然下血、腰痛不可忍方)、鲤鱼(护胎法)、鸡子(止痛安胎方)、雄鸡(乌雄鸡汤方,雄鸡汤方)、猪肾(猪肾汤)等药物;并且提出粮稻粳等谷物,或羹鱼雁等血肉之品,可化生气血、调补冲任,“以通耳目而行经络”“以定五脏”。总之,陈自明在胎漏、胎动不安的诊治中,重视调摄冲任,辨证施治,合理膳食,使得“任脉通,太冲脉盛”,经水得断,胞脉得养,母病得解,而胎自安。

4 健脾固肾为主,凉血疏肝为辅

陈自明在《产宝方》序论中提出“脾胃虚弱,不能饮食。食既不充,营卫抑遏,难于子息”;在“气质生成章”中提出胎儿“解颅”的病因为肾气不足,“羸瘦”的病因为脾气不和;在“胎教门·妊娠总论” 中提出“母之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因而陈自明认为妊娠疾病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脾肾两脏功能异常可引起胎儿各种疾病的发生。陈自明在胎漏、胎动不安的相关章节的处方用药中,多用“粳米(护胎法)、糯米(黄芪汤,桑寄生汤)、山药(安胎铁窧散,用于疗妊娠三二月,腰痛不可忍者)、茯苓(顺气饮子,当归散)”等药物健脾胃,“桑寄生(钩藤汤,寄生汤,治疗妊娠后不转动方,文仲安胎寄生汤)、干地黄(安胎止痛方)、续断(治疗妊妇腹痛时时下血方)、鹿角胶(治疗妊娠胎动,腰痛及下血方)、杜仲(治疗妊娠三二月,腰痛不可忍者)、狗脊(治疗妊娠三二月,腰痛不可忍者)”等药物固肾气。以健脾固肾作为胎漏、胎动不安的治法,理论源远流长,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如《傅青主女科》认为妇女之所以能受孕,“本于肾气之旺也”,若“脾肾亏损,则带脉无力”,则胞胎不固,引发胎漏、胎动不安[6];《女科经论》云:“女之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7],若因各种因素引起肾气亏虚,便引起胎元不固;《胎产指南》提出妊娠妇女若脾胃功能旺盛,则气血充盛,“则胎安而正,产子精神而寿”[8]。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生殖而系胞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之精赖于后天气血的濡养,故脾健肾旺则胎元稳固。

《妇人大全良方》记载“每常见腹胸间气刺满痛”,这是由愤怒或者优思过度等情绪心理因素引起;妊娠胎动不安的病因之一为“怒伤肝火”。同样,《傅青主女科》亦云:“妊妇有怀抱忧郁,以致胎动不安,两胁闷而疼痛,如弓上弦,谁知是肝气不通乎。”[6]肝藏血,血养胎,肝郁可致妊娠胎动,肝郁易化火,且妇人素体阴虚,阴虚则火旺。《景岳全书·妇人规》日:“凡太热者,血易动,血动者,胎不安。”[9]因此,在胎漏、胎动不安的相关章节中,陈自明所述方药中不乏有凉血疏肝之品,如“葱豉安胎方、护胎法中的香豉、葱白;银苎汤中的苎根;治疗妊妇三、四个月,腹痛时时下血方中的竹茹、干地黄;苎根汤中的苎根、生干地黄”以及“钩藤汤中的钩藤;香术散中的丁香;草豆蔻散中的木香”等,均有清热凉血、疏肝行气之效。值得一提的是,陈自明在“妊娠随月数服药及将息法、胎教门”等章节中非常注重妊妇的情志调理。

5 结语

《妇人大全良方》是陈自明因觉历代妇人一科“纲领散漫无统,节目谆略而未备”而著,并确立了妇产科疾病的证治纲领[10],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系统、全面的妇产科专著,该书共24卷,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难产、产后8门,计266论。王光辉、付水冰、肖小惠、段祖珍等对《妇人大全良方》的主要学术思想及成就进行了总结,认为该书:①确立了妇产科疾病的证治纲领;②阐发冲任二脉在妇科的重要作用;③揭示了妇科特有的用药规律,即妇人以血为本,气血并治;④调护肝脾为重点;⑤有初步的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学术思想,注重胎养胎教[10-11]。由于妇女的经、孕、胎、产虽然是四个不同阶段,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陈自明在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诊治中既遵循妇科疾病基本治则治法,又有所侧重,并且注重孕前调护及“治未病”原则。陈自明主张“妇人以血为本”,血荣则胎得养,气和则胎自安。冲脉为血海,为十二经脉之海,可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任脉主胞胎,为阴脉之海。冲任二脉起于胞中,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依靠冲任二脉运行至胞中,以濡养胞胎。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藏精、精化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司血海;而保胎系于肾,冲任亦系于肾[12]。总之,气血、经络、脏腑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而胎漏、胎动不安的诊治赖于气血调和、冲任气血充盛、肝脾肾三脏功能正常。

猜你喜欢
安胎胎动良方
探索“Z世代”城市治理良方
胎动怎么数
写作得良方,下笔如有神
徐瑞荣运用补肾健脾法治疗妊娠合并再障验案举隅
益肾健脾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数胎动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应试良方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