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芹,李 建,阮晓莹,周裕进,刘林全,黄 娜
(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皮肤科,湖北 武汉 430300)
中药塌渍法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舒筋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止痒作用的中医特色疗法,包括塌法和渍法。塌者,湿敷也,是将药液浸于纱布或药棉后,敷于患处;渍者,浸渍也,指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前者相当于现代常用的湿敷法,后者相当于现代常用的药浴、水疗、熏洗等;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为溻渍法[1]。中药药液通过对局部的淋洗、浸泡、湿敷,结合冷或热的物理作用及中药的药效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因其"简、便、效、廉"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常与内治法相结合可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因此在皮肤科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清代祁坤《外科大成》一书中对塌渍法记载:"洗有荡涤之功,使气血疏通以舒其毒,则易于溃散而无壅滞也。凡肿四肢,渍之;在腰腹背,淋之;在下部,浴之。如用药二两,以水二升煎半升,用布帛或棉蘸洗,稍凉再易之,日用三五次。"[2]近些年来经过临床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将不同功效的中药溶于黄酒、醋、水等不同的介质浸透后敷盖或浸泡局部进行透皮治疗的外治疗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故笔者认为中药药浴、中药熏洗、中药熏蒸、中药湿敷、中药热奄包、中药定向透药疗法等均属于中药塌渍法的延伸和发展。
中药塌渍法的现代医学机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①冷塌渍降低局部皮温,引起局部血管及淋巴管收缩,使炎性渗出物减少,不仅减缓了炎性介质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也起到收敛消肿的功效。②它具有软化痂壳、减少渗出的作用,通过清洁皮肤能有效地防止继发感染。③它能使皮肤角质层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渗透进行发挥更好的药理作用。④它通过药液温度的物理刺激调节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弱末梢神经的病理性传导,起到消炎、镇静、止痒、止痛的作用。⑤塌渍法还能促进局部的淋巴、静脉回流,改善局部微循环,为组织提供营养。⑥该法选用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中药,作用于皮肤,能够营造湿润清洁的微环境,进而促进创面的修复与愈合。
它是皮肤科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类疾病,病种多、病因不明、顽固难愈。临床上的各类皮炎、湿疹及荨麻疹等均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历年来的文献记载中药塌渍法在此类皮肤病中应用经验尤为丰富。刘进先等[4]报道单味中药溻渍法与3%硼酸湿敷治疗急性湿疹比较,中药塌渍法疗效明显优于硼酸湿敷,尤其是对瘙痒缓解明显,且药性温和,可用于面部娇嫩部位的皮损。吕嫔果等[5]应用中药复方苦参洗剂湿敷治疗婴儿急性湿疹,发现中药湿敷对婴儿急性湿疹在瘙痒程度、睡眠质量、复发率方面的作用显著。范建国等[6]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发现中药熏蒸联合派瑞松软膏治疗湿疹既能增强疗效,又可减少内服药和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认为中药熏蒸疗法运用热效应扩张血管及中药归经原理,在持续热力的作用下开结行滞直达病灶。王丽等[7]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外治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中药结合湿敷、雾化、熏蒸、冷喷等多种给药方法,显著减轻了皮肤的炎症反应,缓解停用激素后的不适和戒断症状,加快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并肯定了中药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积极作用。贺琲珺等[8]采取中药熏洗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并指出中药熏洗治疗荨麻疹可使药物均匀弥散直达病所,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发挥作用。
感染性皮肤病是由病原体侵入皮肤引起的疾病,病原体常见的病毒、细菌、真菌,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及昆虫等。临床研究证实,中药塌渍法在感染性皮肤病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徐慧等[9]发现下肢丹毒患者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方行中药塌渍治疗能增强疗效,在短时间内促进炎症的吸收,缩短疗程。潘超等[10]采用中药五神汤内服结合四黄苦地汤冷湿敷治疗下肢丹毒,结果显示四黄苦地汤冷湿敷能明显改善急性炎症指标和局部症状体征,说明其不仅具有抑菌作用,还能减少局部炎性渗出、减轻全身炎症反应。胡晶晶等[11]使用中药熏蒸治疗儿童脓疱疮,观察结果显示起效快,疗效确切,并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克服耐药性缺陷,且中药熏蒸具有缓解患儿皮肤干燥、减少渗出、快速控制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等优点。古竹霞等[12]在阿昔洛韦片口服、阿昔洛韦乳膏外用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方局部湿敷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结果显示其临床总有效率、VAS 评分改善程度、平均住院时间、皮损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说明中药湿敷具有减轻病变局部炎症、肿胀、促进水疱吸收,减少疼痛,缩短病程的作用。赵一丁等[13]临床观察发现溻洗散联合常规西药抗真菌软膏外用治疗足癣起效更快、真菌清除率更高, 体外抑菌实验证明溻洗散对常见浅部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谭宇飞等[14]发现尖锐湿疣患者在外用咪喹莫特的基础上联用中药薰洗治疗,其疣体更易脱落,局部炎症反应更少,对因治疗效果明显,显示中药薰洗能有效控制亚临床感染、修复受损的皮肤黏膜屏障、减少复发,既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及心理压力。
物理性皮肤病是指某些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电磁辐射波、机械摩擦与压迫等作用于皮肤,对皮肤的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所导致的疾病[15]。临床常见的如痱、热激红斑、烧烫伤、冻疮、压疮、日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鸡眼胼胝等。刘林等[16]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使用甘芩液湿敷冷喷治疗日晒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收缩微小血管、减少渗出、减轻皮肤红肿的作用。冷舒盼等[17]发现中药湿敷配合青鹏膏外搽治疗轻度浅II 度烫伤患者疗程明显短于美宝湿润烧伤膏,且疗效显著。刘春梅等[18]采用中药熏洗加湿敷治疗压疮,发现中药熏洗可以增强局部微循环,改善疮面及周围皮肤的血供,加速疮面肌肤的愈合。林赛妹等[19]采用虎杖制剂浓煎后湿敷治疗放射性皮炎有效地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安全、经济、无不良反应。刘景卫等[20]采用自拟复方中药冻疮洗剂熏洗湿敷治疗冻疮患者疗效明显,分析认为选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中药熏洗湿敷使患处血肉得以温养,凝滞的气血得以消散,从而促进冻疮的愈合。
随着中医药临床应用及研究的不断发展,中药塌渍法也越来越多被应用于治疗其他多种血管相关性皮肤病如淤积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输液性静脉炎、糖尿病足等。高杰[21]临床运用中药熏洗治疗淤积性皮炎疗效肯定,发现其对减少渗出、减小溃疡面积、消除水肿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祁佩云[22]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药溻渍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明显,分析其作用机制是将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解毒止痒的自拟方药物,通过溻渍疗法,使药物经皮肤表层、穴位吸收、渗透入血,作用于病变部位,经多靶位给药使离经之血得散,血液能循经而行,不溢脉外,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仲艳[2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药塌渍疗法可以有效降低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姜华[24]采用中药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发现该法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通过充分湿敷和浸泡能有效发挥抗菌消炎、去腐生肌的作用。
中药塌渍疗法是一项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症广、特色鲜明的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备受推崇,但中药溻渍法在研究发展上仍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①中药溻渍法多见于临床应用和经验总结,基础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临床治疗,且现有的理论文献均属笼统的指导,导致中药塌渍法的定义尚不统一,缺乏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没有形成专业权威的共识以指导临床。②中药塌渍法缺少高水平有深度的现代医学基础实验研究,其具体的作用机理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疗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这也启发我们以后要进行更多的关于中药塌渍法的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更广泛的适应证,有待进一步发掘。我们只有将中医传统特色治疗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才能让中医药文化更好的传承,让我们的祖国医学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