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莉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对医院各科室日常诊疗过程中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所属科室属于供应无菌物品的科室[1-2]。据此可以推断,科室的工作内容比较复杂而琐碎,如哪些工作环节出现了疏忽,极有可能导致严重感染的问题,对病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医院必须保证消毒供应中心有效的管理,保证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对科室的无菌供应,杜绝由此而引起的医患纠纷[3-4]。本研究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200 份医疗器械,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PDCA 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探析了PDCA 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将我院200 份医疗器械,信封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份数100。实验组的工作人员7 名,年龄25-44 岁,平均(37.12±2.34)岁。工作时间(6.21±1.13)年。对照组实验组的工作人员7 名,年龄24-44 岁,平均(37.44±2.41)岁。工作时间(6.14±1.25)年。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实施PDCA 循环护理管理。
1.2.1 计划阶段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科、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相关人员组成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组,由专人负责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组的工作人员必须以质量控制标准作为基本依据,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调查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员工对消毒、灭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年龄、文化程度、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上,其标准、法律法规和规范意识水平较低。对清洁工作者和后勤工作者而言,没有正规、系统的医学教育,就无法了解消毒工作的重要性。第二,缺乏风险意识。员工们没有注意到医疗器械在消毒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对潜在的风险缺乏预见性,认为只需按流程进行消毒就可以了,给医院留下了很多隐患。
1.2.2 执行阶段
首先,必须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可定期对医院进行消毒隔离、消毒清洁、消毒灭菌知识以及个人防护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第二,切实增强风险意识;作为加强安全管理的卫生部相关规定,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达标。员工在工作中应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定期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使本部门的工作质量最大化。在消毒供应中心,在知识学习和岗位培训方面,正确掌握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处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清洗器械,保证每一次操作的科学性。确保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具有整体性,并根据以人为本的思想加以细化处理,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对各环节质量进行控制,能明显增强员工的责任心,让员工有很强的防范意识。每日专职人员需进入各部门综合收集污染物,并做好详细记录,然后用专车运回消毒供应中心,再选择消毒剂进行综合消毒擦拭。在污染区分类处理过程中,根据分类原则收集类似物品,然后用机器清洗,再用手在同一部门清洗,可节省更多时间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清洗具体流程包括:预洗法、酶洗法等。要根据产品污染情况,科学选择酶清洗剂,并在整个清洗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如护目镜、口罩等。检查包装质量,有专人检查医疗设备,严格控制清洗条件,特殊情况可选用放大镜,确保设备清洁。对需再加工的不合格医疗器械,在清点设备数量时,需二人以上反复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才能标注日期及包装负责人。不断提高灭菌机的综合技术水平,根据灭菌机的种类进行科学防治,保持干燥清洁,每月进行细菌培养,并有专人检查有效期。
1.2.3 检查阶段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应根据具体工作标准和职责,每天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把关。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积极与各临床科室沟通,征求其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的意见,并将其作为改进自身工作的依据。另外,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各部门的工作需求,从根本上提高了本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满意度。④处理阶段:质控组需要定期举行一次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总结分析会,一般为15 天或30 天,会议主要是在本工作阶段对本部门存在的工作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问题[5]。
比较两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
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χ2统计,计量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意义。
实验组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是96.12±3.01 分,而对照组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是82.21±2.01 分。
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是98.00%、98.00%、96.00%高于对照组的89.00%、87.00%、86.00%.
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首先提出的PDCA 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它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总结等基本步骤,以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6-7]。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无法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但在诊疗过程中可为大量病人提供设备支持。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等,并对各科室所用医疗器械和器具进行分类、整理、发放,可见本科室工作的重要性[8-9]。如果一个环节出现疏忽或问题,就会引起严重的医院感染,危害患者的人身安全,引发重大医疗事故。所以,切实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各部门的满意度,是医院现阶段要解决的第一要务,以减少差错的发生,保证广大病人的生命安全[10-11]。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 循环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消毒灭菌合格率。PDCA 循环可分为规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12-13]。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积极运用PDCA 管理模式,能在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科室满意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病人的医疗设备,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14-15]。
可见,PDCA 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部门人员的责任心、防病意识和个人修养,而且能规范部门的工作,使部门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因此,PDCA 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非常好[16]。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实施PDCA 循环护理管理可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合格率,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