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石斋小学 陈艳婷
小学语文作为新课改的重点科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提升口语表达水平。口语表达是人类思想沟通的桥梁,在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由内而外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
听、说、读、写在语言艺术中是最基础的能力,其中以口语表达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更是语文学习的必要环节,为语文学习联系实际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并适当融入人文情感。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所以最终还是要将其应用至生活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为此,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强调语言的传达与使用,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所以通过各种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十分重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情感表达,所以需要利用面对面培养训练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交流,进而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个好的口语交际环境,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把握课堂节奏以及环境,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兴趣。尤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师更需要鼓励学生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进行表达,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很大影响。例如,自我介绍通过“请你认识我”的过程,每位小学生都能够有自我表达的机会。与此同时,还能够在各自表达的过程中认识彼此,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错误会使他们更快地成长,允许犯错也能使他们紧张又敏感的心沉静下来,进而经过教师的指导全身心地投入口语训练中,最终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一,将口语表达与识字融合。口语表达与识字认字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若能够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有效融合识字教学,教学效率将会事半功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扩词法”“造句法”等。例如在教学“春”字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入象形文字的内容,鼓励学生猜一猜象形文字与现代汉字中“春”的不同之处,进而再鼓励学生用“春”字造词造句,达到识字与口语表达的同步训练。除此之外,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还能通过对某个汉字的记忆来展开。例如在学习“品”字时,教师可以小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欢快的讨论中感受“品”的意义。同学说:“‘品’就是三个人一同品尝美食。”“‘品’就是三个人张着大嘴要吃东西。”通过学生不同的想法诠释“品”的含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能够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二,通过看图展开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是非常常见的,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插图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在放大某张插图时,可以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一点一点对内容进行表达,并找到图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或逻辑对图片进行观察。接着再邀请学生讲一讲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结合插图、文字及语言全面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操场上》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图画,并进行适当提问:“从这幅图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个小伙伴最吸引你呢?为什么?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时都喜欢做什么呢?”通过这些引导的话语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对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中,最终是要以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句的语调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根据抑扬顿挫的声调对课文的情感进行立体呈现。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小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形成欣赏、倾听的好习惯,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范读工作,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不断鼓励与指导,提升他们的朗读水平,促使学生做到咬字清晰、声音洪亮,还要做到感情充足、语速得当,进而真正将文章情感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自身教学方式,突破传统“一言堂”的弊端,以学生合作者的身份开展课堂口语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表达水平,基于因材施教理念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进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活化的观点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特别是对于社会热点话题,不仅需要学生对整件事件进行陈述,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事件展开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看到某明星吸毒事件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影响后,教师可以这个话题作为引入,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并以演讲的方式,向教师和同学陈述这件事情。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在培养学生正确“三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在口语表达中,大致可分为两项内容:主观表达与客观描述。
教师在教学时融入的主观元素较多,同时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表达空间,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思维,进而从表达中感受学生的选择与思考。例如,在学习《我是什么》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认识自然中的现象,学生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能够对“水”的物态变化产生主观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科学短文中大量的拟人修辞不仅将文章的内容形象化,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兴趣。
客观表达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培养,与主观表达不同的是,在客观表达中更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这在学生综合素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例如,在学习《日月潭》时,通过课文中日月潭的优美语句,学生能够对台湾的无限美景进行想象,通过反复的阅读可以在脑海中形成美景画面,并强化这一情景。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反复朗读促使学生流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写作技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课文的主旨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就小学阶段而言,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坏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具有很大的联系,所以教师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将口语表达融入其中,进而为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良好的机会。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互联网资源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制订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