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
为献礼抗美援朝作战胜利7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了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儿女》。该片共六集,每集约52分钟,于2020年10月2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黄金时段播出。《英雄儿女》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宏伟史诗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故事。
抗美援朝作为一段民族的历史记忆,同属于集体记忆的范畴。“集体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Halbwachs)在继承涂尔干(Durkheim)“集体意识”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在其著作《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1]。学者秦志希等则进一步指出集体记忆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国族凝聚力之源泉所在[2]。事实上,学界对于集体记忆能够建构国家认同感的强大作用的认识已基本达成一致,但对于如何诉诸有效的行动来塑造集体记忆的问题却莫衷一是。《英雄儿女》向全国人民再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与华夏同胞万众一心保家卫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在唤醒民族集体记忆,树立民族认同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经验值得深入探讨。
保罗·康纳顿(Paul Connerton)认为集体记忆需要社会仪式和身体实践两种传播方式的操演和表达[3]。然而,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会集体记忆逐渐以“电子档案”的方式得以贮存,而不再完全依赖于实践意义上的“言传身教 ”。道格拉斯·凯尔纳(D Kellnel)进一步指出:“电视及其他媒体文化,在建构当代的认同性和塑造思维、行为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4]大众媒介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集体记忆方面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拉康·雅克(Lacan Jacaueo)认为“人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符号世界”,电视节目对于集体记忆的建构也毫无疑问需要借助符号表征的方式。[5]纪录片能够用文字、视听等符号还原历史场景,唤醒民族的红色集体记忆,从而强化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
然而,抗美援朝战争中可被突显的元素有很多,但最终哪些元素应该走进《英雄儿女》纪录片中从而被受众接收、记忆、强化,进而形成集体记忆,则需要一套科学的叙事方法。
相较于文字媒介,电视具有声像结合的显著优势,往往更具感染力。但受制于客观因素,电视节目经常难以抓取现场精彩画面。纪录片相关画面的展现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大部分纪录片会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再现历史画面。然而《英雄儿女》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而是充分利用实地拍摄的素材和挖掘而来的大量珍贵历史影像、文物、档案等对节目内容进行忠实呈现。《英雄儿女》最为突出的地方无疑是对百名志愿军老战士进行了抢救式的采访。这些早已年迈的志愿军,口齿虽不清,却满是真情。纪录片以第一视角访谈形式进行叙事还大大加深了纪录片的可信度与真实感。教科书上的英雄黄继光与邱少云经过老兵的回忆,辅之以新技术的画面合成,让原本静止的英雄形象变得具体可感,跃然纸上。这再一次强化了中华儿女本就存在的关于抗美援朝英雄的集体记忆。
除了对“典型人物”的重点表达,《英雄儿女》还通过特写的方式,描绘了众多抗美援朝志愿军中“小人物”的动人故事:年仅25岁的360团班长石宝山,为抵挡敌军撤退,只身冲向敌军,拉响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长津湖战斗中的周全第,严寒之下,死守阵地,后因严重冻伤而被截取四肢;李光路用手榴弹炸坦克履带的方式,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东方智慧……不计其数的“小人物”小故事,却满载着大英雄的大无畏。这些原本不被民族记忆的小细节,通过纪录片的方式被再次“演绎”了出来,影响了受众议程,强化了集体对于历史的认知与认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0月26日,仅新浪微博关于#纪录片英雄儿女#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就已超过3501.2万。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对某个事件留存深刻印象,这一方面和自身的亲身经验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其他人转述、文字、广播、纪录片的描述密切相关。因此,媒介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将极大影响集体记忆与认同的建构。《英雄儿女》在建构抗美援朝主体故事框架的同时,做到了多个“首次”,这极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吸引力。如首次披露了彭德怀作关于抗美援朝工作报告的原声录音;首次披露了毛岸英在新中国成立之时陪同周恩来会见苏联文化科学艺术代表团的彩色影像;首次披露了黄继光母亲邓芳芝的讲话原声录音等。
媒介具有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强大功能。老兵口述抗美援朝历史,使其个人记忆与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交织在一起,纪录片《英雄儿女》则对这一记忆再次放大,在更大的范围内传递了中国的红色文化与抗争精神,唤醒了华夏儿女尘封的历史记忆,强化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同一性,即一个事物经过时间流逝后仍然保持自身的基本特性[6]。中国国家的同一性则建立在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抗战文化等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体现在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延续性上。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文化传承与历史记载的国家。为什么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之际,中华儿女总是能在民族精神的激励下,同仇敌忾,克服困难,一次次浴火重生?由国家同一性而形成的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则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记忆是建立同一性的基础,只有通过记忆,个人才能意识到自身的连贯性与同一性,继而实现自我认同。同样地,媒介对于集体记忆的建构,有助于实现集体对于国家同一性的认识。人们对国家同一性连续的认知,是保持自身民族特色与历史底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后盾。《英雄儿女》则搭建了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同一性和建构民族集体记忆之间的桥梁。
纪录片《英雄儿女》详细介绍了歌曲《我的祖国》的创作背景,1956年为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国内文艺工作者创作了电影《上甘岭》,《我的祖国》作为电影的插曲而被广为人知。从昔日志愿军踏过鸭绿江到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其搭载升空,再到如今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的二次创作与传播,这首歌将抗美援朝精神与爱国文化融入听觉符号之中,代代传唱,已历经六十多个年头。《我的祖国》体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声音元素的同一性,这种延续,经过媒体的放大更加强化了集体对于抗美援朝精神的认知与记忆,使得只要音乐响起,哪怕同胞之间素未谋面,也会感受到手足之情以及强烈的国家归属感。
《英雄儿女》时空对比的叙事策略,同样体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同一性与连续性。志愿军战士张玉华,从20世纪50年代征战他乡,到2015年参与建国65周年国庆阅兵,体现的是生命的连续;从朝鲜“三横五纵”的战地公路运输,到如今中国大地“五纵三横”的铁路格局,从“米格-15”到歼20起飞,体现的是对科技兴民梦、科技强军梦的延续;70年前,志愿军战士异域战争、马革裹尸,70年后,多方努力,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重回家乡,这是民族同胞对战士爱与期盼的延续。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对比,使我们看到抗美援朝的精神从未在今天退去,祖国也从未忘记这群最可爱的人。从“今天”回望“昨天”,抗美援朝打下的地基,才让祖国屹立于风霜而不倒。抗美援朝精神作为国家同一性建构的一部分,让集体的国家认同来源于过去历史的积淀,作用于当代祖国的建设。
对于国家集体记忆的建构,《英雄儿女》的发力点并不局限于内容创作的角度,在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上也十分具有特色。
作为数据新闻基本特点之一的可视化,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统计学方法与技术将数据以图形、表格、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把原本无序、晦涩的数据转换为观众容易看懂、方便理解、说服力强的新闻报道方式。[7]事实上,可视化的概念极为广泛,作为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图形处理、人机互动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学科,不仅仅应用于新闻报道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媒介产品之中。
数据地图是可视化叙事策略中最常用的表现方式之一。早在1686年,英国科学家埃德蒙·哈雷制作了世界信风地图,这张地图生动展现了全球信风的分布与状态,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科学可视化案例[8]。《英雄儿女》在片中首次使用数据地图的形式动态地向观众展示了“什么是38线”,还通过数据地图清晰地刻画了长津湖战役中战场复杂的地形与志愿军艰难的处境,配合旁白解读,使得原本抽象的军事策略变得一目了然。此外,地图中使用红、蓝两色分别代表我军与敌军的势力范围、军力对比、军事领地在数据地图上的波动,刻画得形象直观、精细入微。
信息可视化的呈现方式,是网络技术在传媒行业全面渗透的结果。事实上,比内容可视化呈现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的生产思维。数据地图等新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使得媒介内容的生产变得比以往更加精细化,它的出现对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传媒工作者除了要掌握传统文字、视频音频编辑与创作技巧之外,还要具备计算机数据抓取、代码编程、平面设计等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纪录片《英雄儿女》在央视首播的同时,被央视融媒体二次加工的《英雄儿女》小视频广泛散播于抖音、快手、微博等融媒体平台,并引发媒介间“扳机效应”,被人民日报、新浪军事等账号大量转载,从而造成抗美援朝信息的“遍在效果”。据统计,《英雄儿女》在首播不足一天里,裁剪为短视频的纪录片在央视新闻新媒体端、客户端、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平台,总阅读浏览量就已达3333万次;在央视网多终端(网站PC端、移动端、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直点播收视次数306万次;总台在国内新媒体平台发布纪录片《英雄儿女》相关报道,二次传播发布放大倍率达64倍[9]。
新技术在《英雄儿女》中的应用,开拓了新媒体语境下国家集体记忆建构的新路径,即可视化的呈现,加深了集体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细节的理解,而多渠道、高频率的播放,则强化了集体对于抗美援朝精神的记忆。
集体记忆向来不是与生俱来的产物,相反,它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大众媒体不可推卸地承担着为受众解读历史、为社会传承记忆、为民族弘扬文化的责任与使命。纪录片对于民族历史的建构,影响着受众对于集体记忆的认知,继而影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在中美贸易摩擦日益激烈的今天,《英雄儿女》隆重“出场”,既是传承抗美援朝集体记忆,更是树立我国人民在中美较量中必胜的信心。《英雄儿女》将中国的抗美援朝定义为一场“极限战争”:一边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一边是国防军事力量极其强大的美国,双方的力量对比不可谓不悬殊。但斗争从来都不是比拼“纸面实力”,人的智慧才是决胜其中的关键因素。今日之中国正在全方位地发展,追赶发达国家,我们承认差距,但在困难面前,英雄儿女们的“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英雄儿女》的播出,是在追溯过去的经验,又是在连接当代背景,更是在指向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