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泗玉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淮北 235000)
在中国艺术发展的潮流中,雕塑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存在,历史悠久。而在中国传统雕塑取材选择中,大多数是为宗教服务的塑造佛像或是制作陶俑等,在美术史记载中鲜有真实人物指向的人物塑像。近现代以来,刘开渠将肖像塑造法与纪念碑建造形式结合,尝试将西方写实与民族特色融合,创造出一批优秀的大型公共雕塑艺术作品,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增强人民民族意识,增加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为缅怀抗日战争中淞沪抗战牺牲的中国军民纪念碑《一·二八淞沪抗日将士纪念碑》,以及《川军出征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王铭章骑马像》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中《胜利渡长江》《欢迎解放军》和《支援前线》三处浮雕。每一个作品都是艺术性与环境的融合,公共性与空间的结合,达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刘开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的三处主题性浮雕,融合了艺术家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精神,成功地将西方写实主义和民族传统技巧结合起来,使这三处主题性浮雕与纪念碑达到和谐统一,给观者以悲壮热烈又激动人心的感受。
《胜利渡长江》《欢迎解放军》和《支援前线》描绘了在不同历史事件主题下,人民和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三处浮雕构图特点鲜明,注重情节安排和感情刻画。作者不仅重视形式和内容,也重视宏观效果和细节刻画。
创作这三幅壁画时,在其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组织符合纪念碑特性的表现语言。只有从材料、造型、结构、空间等多个方面达到统一,才能营造好的艺术氛围。
刘开渠对于画面组织构图和人物线条的描绘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其画面构图、人物形象的刻画都非常完整,人物前后簇拥,穿插比例关系和谐统一,外轮廓线条处理干净利索,线条与线条之间富有层次感和韵律美,画面富有动感。
《胜利渡长江》由彦涵画稿,刘开渠雕刻。在此次的雕塑创作中,在形象题材的选择上,也是多选生活中看得到的、激励人心的形象,而这些平常的形象也能起到打动观者、触及观者内心情感的作用。
《胜利渡长江》是八处浮雕里面面积最大的一幅,客观描述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历史事件。刘开渠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解放军战士,其中战士们前进的身躯和旗帜、船缆的线条刻画得极具动感和节奏,采用了对角线的线条使画面充满紧张和力量感,充分表现了人民英雄压倒一切的精神氛围和实现解放全中国的决心。
对于线条的灵活处理同时体现在《欢迎解放军》和《支援前线》这两幅装饰壁画中,作者运用流畅自然的线条来进行人物的细致刻画,使人物动态十足,并且给艺术形象赋予了新的生命。其中,《欢迎解放军》中人物的排列安排和动态处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技巧和用心之处。例如,挥动高举鲜花的手臂和托举孩子的母亲、条幅与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身体前倾翘首以盼的动态描绘,都体现出人民对于解放军的热爱,紧扣主题。
在《支援前线》这一幅浮雕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处理、前后大小比例关系的合理安排使画面具有深远之景。这组壁画塑造人物不多,其中,弯腰推车的形象塑造运动感十足,手臂肌肉的刻画也非常细致;回头拉驴车的形象和抱着物资、扁担等人物形象产生对比,具有和谐统一并富有个性的特点。与背后虚化的场景结合,构建了一幅主题鲜明的描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局部场景刻画。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运用了文学叙述性的手法讲述了中国无产阶级群众支持人民解放军、军民一心的场景,处处紧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主题而构建。从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国家精神和民族意识对艺术家创作主体意识的影响。
综上所述,纪念碑的主题性浮雕部分,创作者采用了具象表达的手法来进行刻画,一是能真实记录历史事件,二是能寄托人们对人民英雄的缅怀之情。使用叙事性和表现性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故事一样将悲壮、庄严的历史以图像的方式展现在观者面前,具有“以石纪事”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体现了艺术作品厚重的磅礴精神。
雕塑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不仅代表一种艺术种类,更多的是艺术家和社会的精神文化的缩影,能够反映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意识和思想,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纵观人类艺术发展史,具象的造型艺术已融入各个艺术领域。同样,具象的写实主义手法表现也更能被大众审美所接收。
刘开渠在创造这三处浮雕时主要运用了写实性的手法。而采用这种具象造型手法的好处,首先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有助于大众认识历史,强调其作品的叙事性和历史的真实性;二是运用写实性原则创作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一定的识别性,适用于不同程度、不同审美能力的人群识读,符合大众的审美水平;三是创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能使画面人物带有强烈的真实性和浓郁的生命力,有助于画面整体氛围的构建。因此,对于纪念碑的浮雕创作来讲,客观地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作品往往通过典型化、艺术化的形象反映生活。纪念碑的三处浮雕通过具象写实的造型手法构建其艺术形象,承担了保存民族记忆、“图像证史”的社会功能。
当这样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观者面前时,一方面,可以用来缅怀历史,纪念人民英雄;另一方面,可以让大众认识到不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不同时期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历史、认识现实。
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是希望通过庄严神圣的国家典仪,缅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道路上牺牲的革命先驱者,向创造历史的革命先烈致敬的产物。而这恰恰也是纪念碑教育功能的体现。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表达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对人生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作品本身对受众的心理具有一种感染力,能够使观者与艺术作品和历史之间形成一种直接“对话”关系。而纪念碑作为一种特殊的代表国家精神和国家价值观的物质存在,其浮雕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思想主题,都对观者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奋发图强的教育功能。
在纪念碑的浮雕壁画创作中,无论构图形式、题材选择、画面构成语言上,创作者要围绕主题的设计要求进行精心安排,力求达到符合受众审美的需求。
艺术家运用节奏韵律、对比统一等多种审美要素结合进行艺术创作,使用精准有力度的线条去刻画人物,使浮雕富有艺术性和装饰性。从整体构图形式看,线条干净利落,外轮廓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整个画面具有水平超高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效果,使观者可以从其主题、壁画题材、审美要素等多个方面在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品鉴活动中,获得审美感悟,从而对于历史、对于社会、对于人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通过对《欢迎解放军》《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浮雕的图像和社会功能分析,可以说这三处浮雕所呈现的艺术形象、表现的历史画面,具有典型的民族风貌。作为艺术作品来讲,其感染力显得厚重自然、磅礴大气。三处浮雕虽然主题不同,但是历史时间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们不仅真实还原了历史事件,而且运用艺术的处理手法和文学叙述性的特点展现了雕塑艺术中最普遍的特征,即其题材和最终的艺术效果适用于不同审美水平人群的审美需求,并在形象塑造和主题表现上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召力。
纪念碑浮雕的成功塑造,体现了其四个特点,即叙事性、人民性、民族性和统一性。
这三处浮雕分别叙述了某一时间点的某一事件。这些具体事件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于现实生活,遵循时间规律,以浮雕的艺术形式作为媒介,一一展开,最终形成图像。这是历史的替代物,承担着保存民族记忆的功能。
纪念碑浮雕的叙事模式采用了单幅图像组合成系列图像的叙事模式,用可视的形象将时间线串联起来。材质、图像等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形成一种新的视觉和文化意义。
人民性指选取的题材是在近现代战争的基础上,纪念那些为国家做出牺牲的革命先驱者和革命烈士,其中绝大部分是普通民众。而纪念碑浮雕的设计原则也是为人民而建,浮雕主题人物大部分为普通大众,最终的艺术形象突出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真正地使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并且在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得到了国家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集合了多位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的理念和人民群众的宝贵意见结合,最终相统一的产物。
纪念碑浮雕壁画的民族性体现在它的多个方面,包括装饰性纹饰、建造结构和基本构架等方面,都是具有特色的民族形式和传统的装饰纹样。其中,纪念碑本身主要的建造材质——玉石,就具有崇高、纯粹的文化象征意义。
在浮雕的表现内容上,几处历史事件的主体对象是中华各民族,反映的事件是各民族共同经历的民族历程和民族发展史。
最后体现在艺术家自身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上,他们的创作深受传统雕塑的影响。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大足石刻、昭陵六骏等优秀的民族传统雕塑,在潜移默化中带有民族性的特质。
纪念碑作为具有高度艺术统一性的公共雕塑工程,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不同的艺术家隐藏了个人风格,统一采用具象写实的创作手法,叙事性地描述历史故事,并且采纳了多方面的社会意见,因此是艺术家与人民群众思想、智慧相统一的产物;其二,从设计初到规划建设阶段,将西方写实性手法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结合,与天安门广场周边的地理环境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其三,在设计创作和施工过程中,在突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明确的主题指导下,互相协调,达到了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纪念碑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统一;其四,纪念碑浮雕的创作,也是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进行的。可以看出,三处浮雕虽然描述的历史事件不同,但是都贯穿了对主题的理解与表达。
雕塑属于空间的造型艺术。浮雕作为雕塑中的一种,不仅依靠视觉观看,还要依靠知觉感官,需要结合所处地理环境、所用材料、构成形式等多种元素结合,最终形成艺术形象。不同于绘画的空间概念,雕塑形成的空间概念相对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实质性。
刘开渠在纪念碑雕刻的这三处浮雕,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浮雕艺术堪称完美的典范。他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用具象写实的手法描绘,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相结合,集人民理念和艺术家意识为一体,其创作的人物动态呼之欲出,画面氛围浓郁,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感动观者,带领观者走进历史,铭记民族记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符号,成就了迄今为止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浮雕艺术。
如今,经过20世纪以来与西方文化的磨合与碰撞,以刘开渠为代表的优秀雕塑家将西方的艺术思想融入中国传统雕塑后,使得中国公共雕塑的发展日新月异,创作方面题材涉及面越来越广,风格特点鲜明纯粹,构思有新意且极具现代性。
在艺术思想开放的环境下,由纪念碑浮雕壁画的成功塑造,反思我们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如何去创作出表现真实生活,创造出有高度、有温度、有道德的艺术作品,使这些艺术作品符合时代主旋律,符合现代性,符合民族性。这就要求艺术家的创作意识要最大程度的“自由化”,克服困难,将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代精神融会贯通,在众多的艺术表现手法中选择来实现个人与时代的融合,而这正是我们从以刘开渠为代表的优秀艺术家身上学习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