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论

2021-12-03 17:53宋晓曦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时代

宋晓曦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论

宋晓曦

(辽宁教育学院 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中,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位置。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出多种模式,如讨论模式、互动模式、问题模式、生态化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慕课”模式和“微课”模式等。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教育功能,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即思想导向原则、实践导向原则和效果导向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功用和时代使命。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的探索和理论创新[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责任重大。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担负着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历史任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价值,需要在教学模式的诸多探索和分析中,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价值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新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入融入中国人民的头脑中,切实体现在中国人民的行动中。而大学生是中国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和栋梁之才。伴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思想需要与时俱进、持续更新,才能建立自信、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培养大学生新时代过硬的政治素质、政治觉悟和政治信念的最重要手段,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体系和政治认知能力的最重要途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无可替代的新时代铸魂育人使命,在对大学生的课堂讲授、讨论和课后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无疑是最直接的教育形式,它也是使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进入大学生头脑并产生行为影响的最主要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在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中也是核心课程模块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每一名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必须修完的重要课程。教育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思想与规范去影响人和引导人,培养青年一代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任务则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即立德树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之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政治信念、政治理念以及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尤为值得关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整个大学阶段将逐渐固化,之后再想予以改变会非常困难。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非常严密的思想逻辑系统和非常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又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特色;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问题,并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中国历史传统与逻辑、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律基础等学理资源,在稳固大学生的历史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等价值认知层面的重要教育活动中,发挥其他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功能。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大学生的头脑与心灵,确保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而为了更好地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价值,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与尝试。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诸模式

为适应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中,为满足大学生不断提高的知识需求、思想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持续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些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如讨论模式、互动模式、问题模式、生态化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模式、“慕课”模式和“微课”模式等。

(一)讨论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采用生与生、生与师、师与生的多主体互动方式,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讨论模式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身份,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对思政课知识和理论的消化、理解和吸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和有效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讨论模式也强调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角色定位,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者和引导者。教师们的关键作用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引导他们找到更好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讨论主题、讨论小组、讨论程序、讨论评分、讨论总结等必要环节,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展开全方位交叉互动的学习交流。

在整个讨论模式中,思政课教师完成必要的讲授之后,学生将按照总体讨论方案设计进行知识探寻、自我认知和主体间认知,最终完成对所学内容进行判断和选择的深入学习过程。

(二)互动模式

互动教学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以互动为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生动有效的知识、情感、思想与精神的交流,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5]。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互动模式强调双主体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互动主导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选取社会热点话题和内容,激发学生进行互动探讨的兴趣。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和加强引导,在师生互动中形成平衡平等关系,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思想政治课理论的本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机械刻板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与合作者,擅于提炼热点问题、分组讨论、布置课题、开展写作、筛选难点和进行辩论等互动设计活动[6]。

互动式教学就是要通过课堂主体互动、教学内容互动、教学手段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以及课堂内外互动等形式,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中,完成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

(三)问题模式

问题教学法既是传统教学法,也是一种新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7]。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问题模式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励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强化教学技术运用和教育过程管理,以问题为导向,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模式以教师、学生和问题为要素,以问题为核心,将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按照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执行问题解决、展示结果、反思这样的步骤开展教学活动[8]。

问题模式教导学生如何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驱动学生开拓广阔的视野和形成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不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具备以问题为核心的开放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四)生态化课堂模式

生态化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和生命体验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师生间互动、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是不断提问、不断分析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等特点[9]。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生态化课堂模式强调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协调性[10]。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政治性,由此,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接受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入脑入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注重表达的审美效果,使学生能够在既充满哲理又深入浅出的讲授中自然而然完成知识的长进、思想的升华和觉悟的提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文明修养。

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讲授与讨论的转换中游刃有余、流畅自然,从而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生态化课程模式最为强调一种平和、自然、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获取和精神培育的舒适、精致和生动的互动交流环境下。

(五)“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将所有教学内容中最为核心的知识点制成具有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并将其定期地发布到网络公众平台。学生在学习之前需要预先针对这些核心知识点进行自主探讨与学习,将课堂核心知识点的学习放置于课堂以外,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将会被用于答疑解惑、深度讨论等,进而不断增强课堂的学习效果[11]。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强调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传授和讲解阶段放在课前视频中,由学生提前进行自学,学生根据教师在课前录制的视频内容,来完成对思政课知识点的获取和掌握,教师则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思政课内容的消化和吸收阶段,针对学生根据前期的视频学习而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疑问与困惑,进行回答和讨论,并对学生的问题和讨论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并最终结合课后实践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翻转课堂”模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颠覆了传统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单向传递方式。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断互换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去上课,教师是针对问题去讲课,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讲课的实效性[12]。

(六)“慕课”与“微课”模式

“慕课”和“微课”模式都同样扮演着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辅助角色,而不能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慕课”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旨在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线共享,使教育者在“开放、共享、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下不受时空限制和学费困扰,根据需要选择在线共享课程[13]。在纯粹的“慕课”教学中,授课教师虚拟化,师生交流网络化,学生学习自主化[14]。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慕课”将“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前学习、课上讨论和课后深化”的教学模式。“慕课”的整套学习流程包括:微视频学习、在线讨论和交流、在线测评和做作业、同伴互评、证书发放。“慕课”的微视频具有短、小、精、碎片化、移动化、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习惯[15]。“慕课”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与翻转课堂模式紧密相联;“慕课”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起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

“微课”是一种以阐述某个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内容为表现形式,以简短完整、动态开放为特征,以“微视频”为主要内容的在线视频教学模式[16]。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微课”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音频、视频和图片的综合视觉和听觉效果更容易活跃课堂气氛和引发求知兴趣,短小精悍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平台,创造了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

“微课”推动着传统课堂向信息时代的高效学堂转变,推动着高校课堂学习和教学方式变革[17]。

三、对教学诸模式的原则性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诸多探索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主体关系的重构、对学生自主求知欲的激发和对生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政治与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其教学模式必须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果中严格地体现这种功能和发挥这种作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不能动摇和改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即思想导向原则、实践导向原则和效果导向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功用和时代使命。

(一)思想导向原则

着重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引领和思想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指向。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源泉。形式的新颖固然重要,但形式如果脱离内容就是不严谨、不科学的,违背了思政课教学的初衷[18]。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无时无刻都要服务于这个根本原则,绝不能只是单从大学生的感官刺激来寻求教学模式的变化,更要从思想导向的根本层面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优势和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使大学生真学真懂、弄通做实,促进大学生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素养[19]。大学生的思想需要跟上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任何教育活动都以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理论思维为指导[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来征服学生的思想和头脑,从而更长久地引领他们的思想世界和精神追求。

(二)实践导向原则

实践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的目的原则。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但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思想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还要使这些思想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他发现、认识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诞生的,从而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中提高了感召力量、引领力量和亲和力量。”[2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及时发现学生实践行动中的现实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实践获益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思想深信不疑而身体力行。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2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扎根群众,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艰难困苦磨练意志[23]。只有成功指导了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理论,才能在大学生的思想、头脑和心灵中生根发芽,成为永不褪色的真知灼见和思想宝库。

(三)效果导向原则

效果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的评价原则。效果导向原则就是要将思想导向和实践导向进行辩证的统一,从而实现一种具有实效性效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教学模式的评价中,要综合考量思想价值性和实践问题性,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性质课程的共性和独特性。效果导向会在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教学方法的正确可行、学生思想状况的明显提升等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24]。通过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具有获得感[2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应把深刻思想认识融入到具体的实践事例或现实问题中,既考察学生对思想理论的理解深度,又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全面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创造性,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26]。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不仅仅是在思想性或实践性等方向实现单一的优化与革新,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思想和实践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连接点,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的思想深邃性和实践有效性发挥双重效果,从而真正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主观期望和客观要求。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需要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培育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和政治信仰的大学生。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通过每种教学模式,更深入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强化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的时代特征,提升教学的思想性、实践性和效果性,增强大学生的时代获得感。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等精神,使思想政治课的育人效果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 人民日报, 2017-10-18(1).

[2] 刘丽娟, 陈坤. 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发展[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3): 5-8.

[3] 吴晶, 胡浩.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人民教育, 2019(7): 6-8.

[4] 赵国珍, 赵凡. 高校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 2017(5): 46-49.

[5] 温国政, 温铂. 论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意义与实施[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7): 92-93.

[6] 赵平. 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 76-78.

[7] 赵恺. 问题教学法及其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 教育文化论坛, 2017(3): 105-108.

[8] 陈吉庆. 问题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 学理论, 2017(8): 209-210.

[9] 刘应君. 高职思政课堂生态化设计的论域、反思与前瞻[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2): 82-86.

[10] 刘应君. 高校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构建的“四性”原则[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0): 79-81.

[11] 操维奇. 翻转课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以基础课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6): 66-67.

[12] 刘权政. 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7(1): 90-93.

[13] 张蕴. MOOC资源优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3): 95-98.

[14] 张栋.“慕课”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机制的理性选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6): 184-185.

[15] 陈丽珠. 慕课在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高教学刊, 2018(24): 102-103.

[16] 张秀.“微课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5): 172-175.

[17] 李婉玲. 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7(4): 99-104.

[18] 彭文刚, 李娟. 基于“慕课”背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 社科纵横, 2018(4): 129-132.

[19] 李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4): 60-63.

[20] 李春梅, 林伯海. 习近平“四要”论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 100-103.

[21] 孙旭红, 俞佳奇.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的问题意识[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4): 7-12.

[22] 岳金霞, 吴琼. OBE理论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5): 90-94.

[23] 赵静.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4): 66-68.

[24] 江滔,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论[J]. 教育与职业, 2015(33): 43-45.

[25] 邱霞, 获得感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探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10): 84-85.

[26] 龚志军, 牛玉萍,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启示[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6): 7-12.

G641

A

1674-327X (2021)02-0128-05

10.15916/j.issn1674-327x.2021.02.035

2020-11-09

宋晓曦(1978-),男,辽宁辽阳人,副研究员。

(责任编校:付春玲)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