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 亮
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和《故宫100》等文物题材纪录片的热播,承载人文内涵的历史文物再一次回到大众视野。文物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彰显,在人类文明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面对弥足珍贵的国宝,如何创新传播路径成为当下文物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年,一部名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进入观众视野,该纪录片分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钟,分别介绍了横跨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力求开辟诠释文物的新手法。截至目前,该纪录片已播出三季,介绍了70余件主要文物,它从理念创新、微观叙事、全媒体传播三个维度实现文物传播的新突破,成功探索出历史文物的创新传播路径。
《如果国宝会说话》从理念创新出发,以开门见山的讲述方式引出文物介绍,同时通过转换节目主体和转变文物形象,使历史文物“走”出博物馆的高墙大院,最终打破了大众对其“高冷”“不接地气”的僵化认知。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告诉人们在社交中要先入为主,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将纪录片中文物与人类的碰撞看作一次短暂的社会交往过程,那么在第一时间建立观众对文物的兴趣,便成为此类纪录片制胜的关键。在文物题材纪录片中,制作者通常选择将视角直接介入,用声音、画面双线并进的方式占领观众的兴趣高地。对于《如果国宝会说话》片头“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消息,请注意查收”,制作者采用极具对象感的语言构建出生活场景,并以提醒式口吻凝聚观众注意力。纪录片制作团队通过直接的声音介入令观众进入情境,以便能顺接文物所串联的故事。在具体的内容呈现上,制作者同样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并依据文物本身的不同特质进行调整。但无论怎样变化,他们始终保证其直接切入的方式与文物一一对应,力图在第一帧画面出现时达到与观众审美步调一致的效果。如在介绍“铜奔马”“长信宫灯”等文物时,制作者省去对固有名称、价值的介绍,选择以直观的造型展示切入;而讲述“鎏金银壶”时,虽未直接呈现银壶造型,却是以壶身雕刻的希腊神话故事入手,直接引出了对该文物的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单刀直入的方式,将文物最精彩的部分置于开篇,成功在第一时间吸引了观众眼球。
在以往的经验中,大众往往基于个人兴趣的助推,主动或被动地走入博物馆探索文物奥秘。而在传统文物题材纪录片中,也习惯于采取“第三人称”的画外音解说,以单一的形式介绍历史文物。但《如果国宝会说话》却秉承“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的理念,选择将信息呈现的主体由人转为文物。该纪录片隐去了人为解说,让文物作为第一主体直接讲述其与古人的关系。如此一来,便尽可能缩短了历史文物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与亲切感。与此同时,制作团队也尤其注重突显文物的历史亲历者身份,让其直接带领观众感悟隐藏在文物背后的人文内涵。如在介绍”击鼓说唱陶俑”时,开片以“唱响我人生”的小标题为陶俑增添人格化内涵,使其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亲自向观众讲述东汉的说唱表演故事。击鼓说唱陶俑是东汉艺术生活的缩影,让其作为内容主体,直接向观众介绍古代的说唱艺术以及说唱俑所体现的市井精神,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该纪录片以历史文物为出发点,借助人情味十足的情感交流,使观众一扫对文物的距离感与陌生感。正如解说词里所说:“为了与你见上一面,我已在地下走过一万年,与你初见,即是重逢。”
在大众的认知里,文物常被冠以“镇国之宝”或“稀世珍宝”的称号,却常被安静地放置于博物馆一隅。但《如果国宝会说话》反其道而行之,在创作理念上力求打造国宝文物平易近人的风格。该纪录片通过差异化的形象设置和趣味化的内容表达,在不经意间强化着历史文物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成功使文物“活”起来。如在介绍“妇好鸮尊”时,制作团队以“这是商代版愤怒的小鸟”“呆萌”“乍一看,会觉得这是一只蹲着的狗”等极具诙谐气质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一改往日大众对商代青铜器的古板、威严印象,使这尊商代盛酒器平添几分活泼与个性。在介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陶鹰鼎”时,又连续使用“肌肉萌”“胖胖腿”“萌萌哒”等时尚叠词饶有趣味地描述。随后制作团队趁热打铁,推出“心宽,体胖,我愿意”的陶鹰鼎嘴硬三连拍,再一次强化了国宝文物的“萌系”形象。
《如果国宝会说话》试图改变以往同类纪录片视角宏大、内容宽泛的特点,它高度聚焦,专攻一点,不及其余。该纪录片重点以精简的内容编排与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尝试从微观叙事角度挖掘历史文物的独特气质。
该纪录片注重历史文物的专题性展现,每集以一件文物为中心,通过大量筛选与查证,选出与之最贴切的辅佐文物作为补充资料,为观众建立系统的文物视频索引。例如在“南越汉玉”专题中,节目组展现了14样古南越国的汉代玉石,为观众细致地梳理了南越玉石的发展过程,更展示了“有玉而安”的中国玉文化。与此同时,《如果国宝会说话》并不刻意追求内容的深度,而是侧重以简且优的叙事,激发观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简化并不意味着内容空洞,相反是基于充分调研与综合考量后的删繁就简。该纪录片摒弃宏大叙事,选择以巧妙的立意为突破口,将主题鲜明和内容精要作为制作标准,向观众传达文物所蕴含的文化符号,以建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介绍“曾侯乙编钟”时,制作团队放弃解说词,直接以1986年湖北省博物馆的“音响记录”贯穿全片;在“人头壶”全集中,他们又通过全黑的视频背景色,搭配360度旋转的人头壶模型,直观呈现文物造型。制作团队一直试图通过有针对性的内容编排,调动观众积极性,使他们在特定声音或外形的吸引下,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文物的核心特点,最终体会到编钟所流露的先秦礼乐制度,感悟出人头壶所代表的母系氏族社会对于人类繁衍的重视。
《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了高清三维数字扫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等现代化技术重现文物,为观众营造出强大的视觉冲击感,并且大量运用了微距摄影以及表面微痕提取技术,呈现出文物的细节部分。如在介绍“熹平石经”时,节目组采用数字拓片与数字线图技术还原部分石经,并以动画的形式向观众重现熹平石经自刻成后第二年至唐贞观年间,因战乱、焚烧、落水等一系列原因而遭破坏的完整过程。在循序渐进的叙事发展中,通过3D技术手段的加持,展示出熹平石经的残片重聚工作任重而道远,也唤起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当介绍“跪射俑”时,节目则大量采用微观摄影技术对跪射俑的面容、动作、铠甲进行了细节展示。无论是纹路密集、针线舒朗的右脚鞋底,还是贴合人体曲线的铠甲设计,都使得观众在微观视角的引领下,对文物有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认识,继而增强了观众对于中国古代传统工艺技术的认可和自信。
《如果国宝会说话》选择微纪录片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众介绍历史文物,病毒式营销则是率先打开了该纪录片的传输通道,节目组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助力历史文物走入普通人生活,真正实现文物的年轻化传播。
相较于传统文物题材纪录片以详尽的内容展示文物内涵,《如果国宝会说话》则创新性的选择以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呈现历史文物的前世今生。首先,微纪录片在内容上摒弃了事无巨细的描述,它以简短有力的内容展示着文物价值,并且其5分钟的时长也符合当前大众“简单、直接、快速”的信息获取要求,适应了他们在收看习惯上的调整。其次,微纪录片具有体量小、传输快的特点,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只需基于移动终端的便捷式操作便可实现大范围分享,极大促进了该纪录片的全网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播优秀的文物知识与历史文化内涵。总之,《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微纪录片为契合点,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观赏理念,也最大程度地匹配了“碎片化”“短视频化”“快捷化”的新媒体传播趋势,拓宽了文物的传播路径。
病毒式营销作为新的内容推广手段,从定位“易感人群”,到制作“病原体”,最后到适时输出“病原体”,每个环节的处理都会影响内容的营销效果。文物题材纪录片的易感人群是年轻群体,这部分人群易于接受文物的年轻化表达,也乐于传播有内涵的事物。同时他们还是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主力军,哔哩哔哩主打二次元群体,微博用户有81%为30岁以下年轻用户。只有利用好这部分庞大的年轻群体,才能使文物在新媒体时代实现病毒式营销。其次在巧做“病原体”环节,文物题材纪录片一直以“短而有物”为内容制作前提,对于其营销产品更是强调“内容为王”。《如果国宝会说话》制作者结合年轻人惯用的流行语,为文物设计了灵动的海报;同时还反复打磨营销文案:“手办的最高境界——兵马俑”营造出那个时期军队的蓬勃气势,“因为刻骨,所以铭心——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引发对记录文明的深思。这些形式不一、定位准确的营销内容,最终成功实现节目信息的全网扩散。最后在巧发“病原体”方面,制作者对于纪录片上线发布的时机进行了严格把关,力争做到文物营销一击必中。《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选择在2018年元旦播出,第二季选择在当年暑期档上线,而第三季则选择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观众见面,庞大的受众群体与媒体争先报道成功助力该纪录片传播,继而最大程度保证文物营销范围的快速扩大。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以每晚连播5集的形式播出,而这种短周期、密集型的播出形式结合央视主流媒体的行业标杆地位,也使文物题材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与此同时,这部纪录片积极寻求与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合作,试图最大范围加强文物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最终打造出“多屏共振”的文物矩阵式传播之路。据统计,该纪录片第一季(2018年1月上线)在哔哩哔哩弹幕网 (bilibili网站)共播出732.2万次,收到38.4万次点赞;第二季(2018年7月上线)点击1119.8万次,共收38.1万次点赞;第三季自2020年6月中旬上线以来,已点击443.3万,获得15万次点赞,成绩斐然,观者如堵。“最早的Skr——击鼓说唱俑”“手办的最高境界——兵马俑”“古代F4——四神纹玉铺首”……上千万条的弹幕互动,无论是抖音上参与量超2940.4万次的”GIVE ME FIVE”国宝专题活动,还是微博上有着6.2亿次阅读量和42.1万次讨论量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超话,新媒体平台的助力使文物成功引起了来自年轻大众的广泛关注。
新媒体的发展,为纪录片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就是例证。转换节目主体并塑造出“反差萌”的文物形象,造就了文物传播的理念创新;微观叙事与数字化技术配合,打造了文物传播的内容创新;微纪录片形式、病毒式营销以及新旧媒体融合呼应,实现了文物的年轻化传播。三方面的结合成功探索了一条历史文物的多元创新传播路径,更契合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强国语境。《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借助文物连接文明,极大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它毫无疑问为当前文物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