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1-12-03 13:58向烷秋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范生师德信息技术

钱 研,陈 琴,向烷秋

(白城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各行各业,而教师教育受到的影响更大。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各高校纷纷行动起来,围绕加快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做优做特做强教师教育,着力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拥有优良师德风范的基础教育教师,全面开展师范生教育改革。而依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质量,开展“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师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师范生师德意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观念,更是高师院校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的德育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师范生师德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未来社会全民精神文明素养的高低。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职业道德是教师职前、职后乃至终身学习的一项内容。所以,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提升

人贵有德。德育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并渗透于人的学识、品行、精神等多个方面。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一直贯彻以德育人的重要思想。信息时代,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可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道德状况。师范生在未来工作中,自身的思想道德会直接影响学生,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有利于助推社会整体道德进步。

(二)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师范生师德教育包括政治立场、思想道德、世界观及人格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情况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师范生师德教育与师范生其他各育的养成相互影响、关联密切,师范生五育共同发展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能为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提供良好的示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终身学习理念

大学期间是师范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师德教育则在其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广泛,很多高学历人才高科技犯罪案例、一些中小学教师失德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案例为学校敲响了警钟: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德育发展并重。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充分发扬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条件,培养终身学习理念,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提升全民的精神文明素养。

二、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广泛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师范生师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开设师范专业的各高校作为未来教师人才培养的基地,通过教师专业教育和师德教育来实现培养合格人民教师的目标。各高校在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师德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等途径,线上线下混合等方式,全面系统地提升师范生的师德素养;学习和掌握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中的各项准则,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师德养成环境的营造及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等,依托各类信息技术,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角色领悟和情感体验,引导师范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

然而,由于我国各地区高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教育硬件、软件比较落后,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很多师范高校和高校中的师范专业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仍旧不高,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

(一)师德教育缺乏系统规划

笔者通过对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调查访谈发现,在培养方案中一些专业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仅在《教育学》课程中包含师德教育内容,针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理想信念等价值观念的教育内容十分匮乏,没有深入讲解师德修养内涵及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此外,师德教育缺乏基础教育教师的实践经验分享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师德教育实效性不强

目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开展师德教育的内容缺少时效性。一是师德教育理论内容过多,对于师德教育的历史、师德的相关制度讲授过多过细;二是师德教育教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导致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力不足,师范生存在修完学分,通过考试即可的心理,对教师职业育人的意识淡薄;三是师德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联系不紧密,跟不上新时代教师师德的要求。

同时,师范生师德教育还存在建设过于理想化、道德标准过高,难以实现;在师范生授课过程中过多强调师德理想与师德原则方面的内容,而对师德具体实践规则要求不明确;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去要求所有师范生,忽视师范生个体差异性;对师范生的师德要求缺乏具体详尽的解释等诸多问题。

(三)师范生自身对师德教育方面的不重视

在信息时代,师范生通过互联网接触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使其从教信念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一些师范生的观念中,教学只是一种任务,其奉献精神和职业责任感不强。个别师范生存在金钱观和享乐观。部分师范生职业认同感较低,对教师这个职业满意率低,缺乏自豪感。因此一些师范生会忽视接受师德方面的教育。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质量的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同时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3]教育部等五部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师德教育的要求为:不断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及感染力,着力培养“四有”好老师。[4]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师德教育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提高,依据上述文件要求,结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时代背景和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提出利用各类信息技术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抓好师范生学风建设

开设师范专业的高校应借助互联网,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开展丰富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如教师职业专题宣传讲座、优秀师范生宿舍班级选拔等,还可以开展师范生全面参与的师德活动,结合师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建构全方位、具有辐射性的教育内容体系,实现全覆盖、分层次、梯度式的师范生主体参与式师德教育。强化师范生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认识,并引导他们明确为人师表的重要含义。

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各高校需要以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目的性、适应性以及行为养成作为师德教育的重点,以专业知识、团队协作以及文明修身为主要内容,建设专业化师德教育教学团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设师范生自主学习交流平台,主要讲授坚定教师职业信念,树立崇高的教师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们参与到对师德的学术探讨活动中来。借助自媒体宣传师范生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支教等公益活动,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事迹,并号召学生向师德典型教师学习,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建设师范生师德”的良好氛围。[5]通过塑造师德典型事例激发师范生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服务意识以及勤恳踏实、负责担当的敬业精神。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应该随之提高。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以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在线教育被推到了教育舞台的中央,“雨课堂”“慕课”“云班课”等网络学习平台使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因此,高校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师德教育融入信息技术中,是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此师范生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慕课等观看优秀教师的微课教学视频或在线培训课程,还可以通过学校集中培训,如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师德教育课程为主,线上+线下师德选修课程为辅的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和引导师范生积极参与,通过体验和感悟,内化提升师德品质,提升师范生学科专业以及人文素养,使其成为遵纪守法、明礼修身、行为示范的优秀师范生。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师范生正确价值观

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各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以团支部和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师范生师德教育自我监管和榜样示范活动,号召师范生党员和团员发挥示范作用,通过拍摄视频或图片、发布微信推文、学院或学校报道等方式,开展师德教育。组成以优秀师范生党员和骨干成员为核心的学习小组,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师德观等主要内容,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课程等方式向身边师范生传达。在提升个人师德修养的同时,积极发现并纠正师范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发挥师范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培养师范生正确价值观。

(四)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师范生师德教育考核监督

开设师范类专业的各高校需要将师范生参与师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情况与评奖评优等量化考核相结合,[6]建立师范生师德培养电子档案,将师德教育类课程成绩、参与师德教育活动的次数以及表现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与统计。例如高校可以在师范生入学、入党谈话等活动中设置师德教育环节,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题目;考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如采用计算机批阅客观题目与教师批阅主观题目的形式进行,最后由计算机统计总成绩及排名,利用互联网在相应平台公布。还可以将师德活动如在边远地区支教活动、教育实践活动、三笔字比赛等中的成绩和优秀表现进行详细记录,作为师范生师德量化记分的标准之一。

(五)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师范生师德教育学术高地

通过线上观看优秀校友事迹、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平台内容、增强校园网师德教育氛围等途径,鼓励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共同开展聚焦实践、辐射多学科、构建新体系的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教育情怀是师范教育的第一要义,没有师德的教育是失去灵魂的教育。在师范生学习师德知识的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提升师德整体水平。新时代背景下师范教育是更加重视师德的教育,希望通过互联网,实现立体化、常态化、全过程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使立德、育德成为未来教师的主动行为。

(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促进师范生的师德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网络教学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如“慕课”在互联网中建立了一个虚拟课堂,让几千甚至上万的人一起学习,有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师范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兴趣。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后的反思是帮助学生师德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线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活动时间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利于师范生的成长。借助“雨课堂”“慕课”等学习交流平台或学习App,能有效弥补这种不足。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减少了一些学生面对面交谈时的不自在,让每个人都能较为轻松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改正。同时,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经历和平时看到或接触到的师德典型教师范例上传到网上进行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魂。新时代,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要求,党和国家加快了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回归和振兴教师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时代强音,国家对教师教育空前重视,教师教育格局调整加速了师范专业进入“国家准入”时代,基础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面向新时代、适应新形势、抓住新契机,师范院校必须牢牢把握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任务。

师范生作为职前教师,其师德素养、职业修养对日后育人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要与时俱进,也必须与信息化、互联网密切关联。近年来,通过各种媒体,教师各类有违“师德规范”的行为纷纷被曝光,引发全社会对“师德”建设的高度关注,同时,这也反映出师德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信息化时代”作为时代背景来研究职前教师——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相关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相关特征,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师德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师范生师德建设研究奠定基础,为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突出重点、个性参与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师范生师德信息技术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致良知与师德
信息技术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