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组织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路径研究

2021-12-03 12:38冯秀玲渤海大学组织部辽宁锦州03渤海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锦州03
关键词:辅导员建设工作

李 罡 冯秀玲 (.渤海大学 组织部,辽宁 锦州 03;.渤海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锦州03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自2009年全国首家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创立至今,工作室发展经历了从萌芽时期到不断成长的过程,促进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对接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育。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非正式组织本质属性和基本特点,才能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对其加以改进和提升,以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质效发展。

一、研究理论基础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对象。最早提出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管理学家梅奥,他将非正式组织定义为因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在一定范围的人群内有某种传统习惯、规矩、智能,甚至利益的群体[1]。而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将“非正式组织”定义为“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而且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2]。随着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的逐渐显现,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也开始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并对其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尽管目前对“非正式组织”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可以看出,非正式组织具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依托正式组织而存在;二是以成员个体间的某种共性需求为基础。

二、非正式组织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基本内涵

(一)基本含义

“工作室”最初使用在1819年,指的是画家或雕塑家工作的房间,多用于艺术领域;后来被多个领域引用,在教育领域中以“名师工作室”形式呈现居多。关于辅导员工作室,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本文谈到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笔者定义为基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工作和交往过程中,以具有共同职业发展目标的辅导员为主体,为实现辅导员自身专业成长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具有一定内部规范和行为准则的非正式团队组织。

(二)基本特点

一是工作室建立具有自发性。从目前国内高校来看,辅导员工作室绝大多数不是管理者依靠行政手段去建构的(尽管管理者可能也是某工作室其中的一名成员),而是基于有生理、心理、经济、社会和文化以及个人经历等相同的背景的部分辅导员,在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愿景而产生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强的交流意愿、更一致的行为习惯,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由组合、自下而上的一种自发组合行为。

二是工作室运作规范弹性化。相对于正式组织团队,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团队,并没有一个明晰的权力指挥和标准组织框架,也没有一套固定的程序化运作方式,受行政约束力比较弱。工作室成员的加入和退出相对自由、灵活,成员间更多依靠感情维系,依靠工作室发展的目标与成员自身需要的一致性提升认同度。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不确定性。

三是工作室核心成员凸显重要性。关键人物、核心人物对工作室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相对来说,工作室主持人一般具有与本工作室发展定位相一致的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人格魅力及组织协调能力等。由于辅导员工作室内部结构“扁平化”,因此,关键人物、核心人物的作用尤为重要,它是辅导员工作室顺利、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非正式组织的时代价值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对接提供新方式

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多重思想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教育和指导,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解决实际问题导向”,要更加贴近学生特点,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专注学生学业规划引导的辅导员工作室,在方式上改变了以往训诫、管教、灌输的教育方式,而是更注重指导和沟通,使学生在接受指导建议的同时,感受到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同时,来自校内不同院系及校外专家的指导建议,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原来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一”,实现了大学生思政工作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

(二)为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搭建新平台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初级、中级、高级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提出了具体标准。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方向暨成员共同的愿景和兴趣爱好,大大提升了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和主动性。针对某一领域进行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专业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整体的推进。

(三)为校际学生工作交流注入新活力

基于人际情感交流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得到彼此的信任,信息传递效率也更高。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快速发展,校际的辅导员非官方交流逐渐变得异常活跃,信息传递、资源共享、思想碰撞,共同探讨高校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学生工作面临的普遍问题,交流的领域宽广、内容深入。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形成的更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校际“大学生共同体”正在显现。

四、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室发展政策支持不到位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部分工作室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品牌效应”,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从国家及各省教育行政指导来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保障性文件,各省各高校还停留在形式上的默认,大多是通过开展“思政精品项目”“示范基地”等形式给予支持,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室发展纳入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系的还很少。尤其在政策支持、人力财力保障、相关资源配置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工作室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辅导员工作评价导向作用发挥不足

为有效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建设,部分学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考评制度,考评体系一般包括个人、学生、学院、学校几个层面,综合折合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但从实际操作来看,评价结果两极化状况较为严重:一是考核内容过于宏观和宽泛,很难落实落地,流于形式;二是可具体、量化的事务性工作指标过多,比如学生违纪率、过级率、卫生检查合格率等。工作评价不能将辅导员事务性工作与发展性工作有机结合,考核的标准还不够科学,考核的维度也不够全面,未能起到工作评价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三)工作室内部规范性和约束力弱

基于工作室的非正式组织特点,工作室内部很难建立规范、健全的工作制度体系,即便建立制度,也因工作室负责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制度处于难以落实和执行的困境,只能更多地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去教育和影响。当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的行为规范与工作室团队发展要求出现不协调、不一致时,负责人只能主要采取商榷的方式予以纠正,这就导致容易出现纠偏不及时或毫无改进的状况,继而影响甚至阻碍工作室工作的正常进展。

(四)辅导员“自为”激励动力不足

“自为”这一术语这里用以表述个人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道德修养、政治觉悟等高尚品质,而由内心产生的自我激励的自发过程[3]。辅导员的“自为”激励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目前高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边界不清,工作琐碎,角色多重,出口狭小,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职业倦怠;二是辅导员因年龄、阅历、学历层次、专业背景等多方面原因,自身专业素养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匹配度偏低。

五、立足非正式组织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

(一)准确把握建设原则

第一,发展定位靶向性原则。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室发展方向暨工作室团队发展目标的模糊,会直接影响工作室的延续性和动力指数。工作室在成立之初,就要准确定位,要紧紧围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 号令)所规定的九项职责内容,根据成员的共同专业化发展方向定位选点,把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帮扶和指导有机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第二,工作室成员平等性原则。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团队,负责人在某种程度上承担着“决策人”“领导者”的角色,对辅导员工作室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作为团队组织,随着工作室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成员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体需求的不同,要把“工作室”作为“公作室”,要在成员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创造均衡的机会,做好“传帮带”,激发成员的自我确认意识,真正形成一种心理认同“契约”。

第三,构成要素多元化原则。一是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应是开放包容的,要加强校内外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互学互鉴、扬长避短;二是工作室要适当地邀请、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助力发展,但要保证辅导员在工作室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辅导员在工作室中的引导、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容忽视,也是无法替代的。

第四,发展激励平衡性原则。物质激励能满足辅导员的生活需要,而精神激励则能满足辅导员的人生追求需要。单纯加大物质激励的力度容易造成以奖金为杠杆来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的误解。相比较而言,精神激励是主导的、持久的激励形式。精神激励对辅导员的行为具有教育性、激励性、调节性和增力性的作用。因此,要适度地调整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比重,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外部支持系统

首先,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校本身,要进一步提升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把此项工作纳入本校、本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在政策导向、人员培训、场地设立、设备配套及工作室成果的认定等多方面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各高校要真正把辅导员工作室作为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阵地用起来。比如,在辅导员主题专项培训、大学生思政课题研究、辅导员沙龙活动等工作中,要积极依托工作室组织开展活动,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其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尝试建立国家、省、校层级辅导员队伍工作室“学科”体系,形成有引领、有示范、有培育、有更新的良性循环。要加强同类别工作室的发展指导与资源共享配置体系建设,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工作室自身也要不断寻求与本工作室发展方向一致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或者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同“学科”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邀请他们担当顾问,在发展定位、阶段规划、活动策划、成员素养提升等方面强化专业化的指导,推进工作室内涵发展。同时,也可尝试组建一个与工作室发展方向高度匹配的学生社团组织,在工作室的指导下灵活、多样地开展主题活动,协助工作室更好地完成输出层面相关任务。

(三)激发内部运行动能

一是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与认同,它不只取决于外部的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对职业认知的内化与接受。要通过工作室平台,丰富组织活动内容,加强辅导员的技能培训提升,注重对辅导员的精神鼓励与引导,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真正做到让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切实掌握好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和发展性工作的平衡。

二是完善内部规章制度。非正式组织团队同样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其工作正常运行。辅导员工作室内部这种规章制度应该建立在大家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兼顾成员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成员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要符合工作室发展目标的规范化建设。要向成员明确工作室的发展目标和阶段计划,明确工作室的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要明确成员各自的角色分工和基本任务。这种制度可以淡化行政性色彩,并且根据时间和工作室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动态化的调整机制。

三是加强工作室文化建设。文化协调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间协调的有效途径[4]。这里所指的辅导员工作室文化主要是指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为了共同的目标,辅导员之间默契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是所有成员对工作室共有并且认同的价值体系。由于工作室核心成员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其价值认同对于工作室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神凝聚、目标引导等加强辅导员工作室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增强辅导员工作室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协调,形成共同育人合力。

(四)发挥评价导向功能

作为工作室发展建设考评部门,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上,要避免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目标的功利化、评价形式的程序化、评价内容的片面化,而应准确把握工作室的发展是否与辅导员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需求高度契合,同时也要考虑工作室自身成长的综合影响因素。要充分发挥科学评价的导向功能,建立多维度、多层面,宽严适度的有效评价机制,既不能弃之不顾,也不能越俎代庖。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作为非正式组织团队,既要准确把握行政主管考评部门的发展评价,也要充分发挥行政评价标准以外的综合评价的积极作用,要注重把握辅导员工作室最终服务的对象——大学生的认同感,注重工作室工作的实际效益,要把工作室自身的总体评价和个体成员评价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目前,从非正式组织视角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成果还很有限。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作为非正式组织,在有效补充正式组织发挥作用,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把握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正确处理在工作中与正式组织的角色冲突、利益冲突、决策冲突,以及与正式组织的总体规划目标要协调一致,以便真正发挥辅导员工作室对正式组织的积极辅助作用。

猜你喜欢
辅导员建设工作
和辅导员谈谈节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带领中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