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山东 青岛 266000)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蔬菜生产存在土壤肥料问题,山东地区便属于其中代表,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有机和无机养分比例不达标、施肥元素比例不合理、存在错误用肥思想、土壤盐渍化严重等。为尽可能解决这类问题,推动山东省蔬菜生产发展,正是本文围绕蔬菜生产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结合山东省的蔬菜生产实践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仍大量存在,如不断增加的复种指数导致土地肥沃程度受到影响,不够肥沃的土地会直接影响种植目的达成。部分菜农存在的过多使用化学肥料的问题,为尽快使蔬菜成熟,滥用各类调节剂、生长素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会导致土壤中无机氮和有机氮比例受到严重影响,相关偏差也会随之出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板结等现象也会随之出现,进而降低土壤的透气性、保肥性,随之破坏的土壤结构会最终影响蔬菜生产质量和产量,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生产也会同时受到严重负面影响[1]。
采用不合理的施肥元素比例在蔬菜生产中也较为常见,如过于注重氮肥,忽视钾肥和磷肥的供给。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蔬菜生产往往存在较大的钾元素需求量,部分蔬菜甚至存在高于氮元素需求量的钾元素需求量。如实际蔬菜生产中钾肥使用不足,蔬菜产量往往会出现显著降低。如过多施用氮肥,蔬菜抗逆性将出现明显下降,由此催生的减产、病虫害等问题同样需要得到重视。总的来说,土壤中元素含量会因不合理施肥而失去平衡,进而导致病虫害加剧、蔬菜品质下降、土地污染问题出现。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部分菜农仍存在“用肥量、用水量越高,收成越好”的错误思想,但不同蔬菜的“喜水”特性差异往往被忽视,错误的施肥和浇水量很多时候会引发浪费问题。以山东地区的芹菜种植为例,最为重要的阶段为中期生长阶段,直接影响芹菜产量,一般情况下芹菜中期生长阶段需每周浇一次水,具体用量需控制为0.03m3/m2,浇水前需要施尿素15kg/亩,共施两次,如这一阶段存在过高的浇灌频率或施肥频率,随水进入下层土壤的肥料将无法正常吸收,导致芹菜减产[2]。
由于盲目施用过多化肥,土壤中直线增高的某些元素会破坏土壤电解质平衡,如土壤中元素浓度大于蔬菜中的元素浓度,渗透压增高的土壤会导致元素频繁交换,进而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山东地区蔬菜大棚内土壤很多存在0.29%的次生盐比例,这已经达到轻微盐渍化标准。蔬菜种植受到的土壤盐渍化影响较为深远,如产量降低,这是由于蔬菜的吸水性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生产的蔬菜还很容易因土壤盐渍化死亡。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基于蔬菜生产土壤肥料问题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需首先开展编制科学的施肥方案,方案编制需结合蔬菜的土壤肥沃度要求和肥料元素需求,蔬菜的不同种类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得出适合某些蔬菜生产的合理性、综合性更高的施肥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必须详细了解种植地,关注蔬菜种植方法和种植时期的选择,随后检测土壤元素,检测对象包括土壤有机物、氮元素、磷元素、酸碱性,测试需围绕收获后期和种植前期收集的小部分土壤开展,由此即可基于具体数据科学确定施肥量,最终完成施肥方案的科学选择。测试人员需明确不同蔬菜的化肥需求量,以此针对性完成种植地土壤养分计算,以此保证蔬菜生产施肥合理性,肥料的利用率、产量均可有效提升[3]。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相关问题,科学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方肥正常供应也需要设法得到保证,因此必须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山东省各地可需基于政策强化与肥料相关企业的合作,企业也需要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中投入资源,以此认识到该技术的重要性,正常供应配方肥。此外,还需要设法调动菜农积极性,以此鼓励相关农业人员创新配方,不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关注复合肥的科学应用,对于蔬菜的生长来说,施肥不仅需要为其补充缺乏的元素,同时还需要设法实现平衡施肥,复合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平衡施肥需要结合施肥效果不断优化施肥配方,以此实现经济施肥和科学施肥,施肥成本减少、蔬菜质量和产量提升、肥料利用率提高均可同时实现。
为更好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用,微量元素的混合应用也极为关键,由此可采用叶面追肥等方式进行施肥,肥料吸收率提高、虫害防治均可顺利实现。同时还需要关注施肥的多重效应达成,进一步提升肥料利用率。
为提升研究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山东地区油菜种植中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为例,为科学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首先需要明确油菜的需肥特性。由此生长可细分为五个阶段,不断阶段的肥料需求量差异明显,具体包括苗期、薹期、花期、结角期和成熟期,因此需基于综合性能条件和不同阶段的生长习性确定肥料施加量。在油菜花芽分化时期,为增加分化时间,需适当利用氮素,油菜植株增长可由此顺利实现。为同时实现油菜植株抵抗力提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油菜的需肥特性,并同时关注氮肥的科学应用。在油菜植株成熟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需关注成熟期的缩短,以此提升植株最终含油量和质量。此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关注菌核病对油菜植株带来的威胁,为避免生长缓慢等问题出现,钾肥的适量施加同样不容忽视,以此得到处于稳定状态的油菜植株生长。
为保证油菜种植的顺利推进,油菜植株不同生长阶段施肥的合理化必须得到保障,同时还需要保证土壤肥力效果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保证油菜植株日常生长中各种肥料作用效果的如期发挥,油菜的健康生长状态维持可有效得到保障。一般情况下,油菜种植中每亩地肥料可采用钾肥、过磷酸钙、尿素、有机肥,用量分别为15kg、20kg、30~45kg、300kg,但这种肥料使用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要求和油菜植株生长状态,不断优化苗床土壤综合质量的和各类化肥含量,以此得到处于合理状态的油菜植株生长过程追肥频率和数量,即可更好服务于油菜植株的安全和健康生长。油菜种植中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还需要关注不同生长期的油菜植株基础要求和表现形式,以此优化开展肥水灌溉工作,得到肥料处于合理含量的土壤,油菜快速生长需要满足、技术应用效果提升可得到更好保障。
不同生长时期的油菜植株存在不同的综合生长要求和各类化肥需求量,依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可不断优化调整油菜施肥方法和时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效用可由此更好发挥。技术的具体应用需要关注四个环节,包括苗肥早施、硼肥增施、薹肥稳施、基肥足施,基于技术在短时间内明确油菜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营养成分需求量,结合土壤时间情况,即可分析最小养分规律,优化肥料配比,结合土壤、肥料、作物三个的关系,土壤中各类肥料含量控制、油菜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施加可获得充足依据。此外,油菜种植人员需要强化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识,充分了解其价值,当地相关部门可依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相关培训或提供相应服务,保证种植人员的油菜种植经验能够较好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以此优化技术应用规划,油菜种植的施肥方法和时间要求可随之更好满足。
考虑到油菜种植的特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需重点保证油菜基肥充足性,以此通过施加充足基肥,保证油菜农田种植肥力的逐步提高,油菜植株健康生长目标可更好实现,相关问题出现几率也会随之下降。结合山东地区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油菜苗移栽前应施加由尿素、磷肥、农家肥组成的基肥,每亩用量应分别控制为220~300kg、600~700kg、20kg,同时需适当施加锌肥和钾肥。为保证油菜籽年均产量,硼肥的适当施加也不容忽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设法规避不同肥料的化学反应,以此更好保证油菜农田基肥充足性。油菜移栽完成后,追肥处理的针对性开展也不容忽视,越冬前需开展第一次追肥,每公顷油菜苗可施加氯化钾、尿素,用量可分别控制为60kg、80kg。快速生长时期应进行第二次追肥,氯化钾、尿素用量可分别控制为60kg、60~90kg,油菜植株生长效率可随之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较好服务于蔬菜生产。为更好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势,宣传培训工作的强化、全过程的土壤养分测定、新型肥料的科学应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