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金元
(江苏省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常熟 215500)
“常香粳1813”是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9363/武运粳20(♀)//武运粳31(♂)”,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00045)。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60 d,综合性状协调,可在常熟市作为优质米进行开发利用。现笔者拟对“常香粳1813”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该品种在常熟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常香粳1813”属于软米品种,米粒为乳白色、半透明状,直链淀粉含量在10.5%左右,蒸煮后的米饭有一定的清香,食味品质好。
在多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常香粳1813”均表现出产量高的特点,每667 m2产量在720 kg左右,比对照增产3%~5%,尤其是2020年在苏州(常熟)品种测试基地进行种植,每667 m2产量高达756.8 kg,位列10个参试品种的第一名。
“常香粳1813”抗性较好,具体表现为茎秆粗壮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为4.0)、中感条纹叶枯病、感纹枯病。
“常香粳1813”是大穗型品种,具有“两段灌浆”的特性,表现为灌浆启动时间早,灌浆速率中等,部分弱势粒的活跃灌浆期长、籽粒增重较缓,灌浆不够充分。
“常香粳1813” 是常熟市作为优质米进行开发利用的水稻新品种,故在其生产上,要充分体现其优质米的特性,并要通过调整栽培技术措施来克服或弥补其存在的一些缺陷,以提高该品种在常熟市推广种植的综合效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常香粳1813”在常熟市作为优质米进行种植,宜采用机插种植方式,且适宜的机插时间为6月中旬,故要合理安排茬口。一般在5月下旬进行播种,以通过提早移栽来获得较多的在田苗数。采用流水线播种育秧,每667 m2大田备足秧盘25盘,每盘播干种110~130 g(播种量不宜太高,以利于培育壮苗)。秧田期应做好水浆管理,以防烧苗。在移栽前4~5 d揭膜,并用好起身药,以预防稻飞虱和苗瘟等病虫害的发生。
为保证每667 m2基本苗数在6.5万苗左右,应选择插秧机的最高密度档位进行机插,且每穴栽3~4苗。
根据“常香粳1813”的生长特性,一般全生育期合计每667 m2施用尿素25 kg+复合肥(N-PK=15-15-15)35~40 kg,每667 m2纯氮施用量控制在16 kg,且肥料施用宜遵循“前重、中少、后适”的原则,即前期偏重施肥(纯氮施用量占纯氮总施用量的70%),以促进早分蘖和获得足够的穗数(每667 m2有效穗数达22万~24万穗);中期控制肥料施用,在7月15日—8月5日不施用任何肥料;8月5日之后适施穗肥(纯氮施用量占纯氮总施用量的30%),以既能获得较大的穗型(每穗粒数130粒,千粒重25.5 g),又能防止后期施肥过多导致水稻贪青,减少“两段灌浆”现象的发生,进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出米率。
在田间水浆管理上,搁田时间要早,一般在7月15日—20日、每667 m2在田苗数达20万苗时开始搁田,采取“偏重搁田-还水-重搁田-还水”的方式进行搁田,以压低高峰苗数,减少小分蘖成穗,促进大分蘖健壮生长。8月5日停止搁田,以后大田保持干湿交替,直至收获前10 d左右断水。
坚持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策略。具体为:(1)农业防治,即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及早翻耕大田、早上水,以诱导出草和减少虫源基数;科学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壮苗,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2)化学防治,即采用“以封为主、一封一杀”的防治策略进行大田除草;适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坚持“抓早抓小”,在害虫低龄和预计发病前用药防治,以达到既能减少农药用量又能获得较好防效的目的。
一般在“常香粳1813”籽粒95%成熟时(收获适期为11月上旬)及时收割。收获后立即进行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不超48 ℃),一般烘至稻谷含水量在17%~18%(如需较长时间的储藏,则烘至稻谷含水量在14%~15%)。“常香粳1813”宜采用专用粮库进行贮藏,且为防止虫害、鼠害、霉变等,冬季宜适时开仓通风,并在春季气温回暖后启动降温设备进行低温储存(仓内温度宜掌握在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