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海波,吴 暇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2)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薪尽火传、慧命相续、繁衍更新,而其追求的“君子道德人格”已成为社会道德人格典范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备受尊崇,今天仍熠熠生辉,对师德培育有着特别的意义。当下,面对教师道德失范现象频频发生,我们深切感到培育教师君子之礼、君子之德、君子之义、君子之仁、君子之风的现实重要性。笔者认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应先立教师之德,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中汲取营养,研究和培养“君子型教师”,激活和焕发教师内心“君子”道德人格的价值理念,使教师焕发君子人格的魅力,成为有道德、有修养、有君子人格的优秀教师。
“立德树人”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的永恒教育价值。《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说的是把培育高尚品德作为“树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实现教育事业“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角色,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德行修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古人云“有学者,可教人;有德者,可育人。学高无德者,可为师,然从之者,恐多为有学无德之辈。有德者,可育人,然恐不为教之优。故非二者合之,方可为师之典范”,即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而传统儒学的目标就是先培育“文质彬彬”的君子,再通过君子引领社会风尚。因此,欲培养“君子型学生”,必须要培养师德高尚、学识广博、充满爱心、认真负责的“君子型教师”。儒家君子人格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对于塑造教师的美好心灵、培养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君子人格有重要的指引意义。用君子文化涵养教师职业道德,用君子人格完善教师人格结构,用君子之德重构教师道德图示,必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实现“立德树人”之教育目标。
韩愈《师说》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之所以传“道”,是因为“道”有永恒不灭、颠扑不破的生命力。君子文化作为几千年来知识分子道德修养和人格修养的文化源泉,体现并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精髓的精神标识,与西方的“骑士文化”“绅士文化”相对比,形成了象征中华民族人格和精神的特有文化内涵及精神追求,传承于我们的血脉中。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一切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因此,深度挖掘儒家经典文本,还原经典中深邃的历史道德内涵并进行创新性发展,对于当代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当代师德建设中,只有强化教师的人文素养,多渠道注入君子文化基因,传承优秀的君子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原力,才能更加彰显文化自信,对于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环境的矛盾、个人生活发展需求与收入贫乏的矛盾、学生情绪与教师情绪的矛盾等成为困扰很多教师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的教育信念,甚至使教师长期处于自我怀疑和迷茫中。有些老师“自我治疗”能力薄弱,利益抵抗能力薄弱,甚至发生道德失范现象。很多教师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和规律,以求可以有一个正确的、确定性的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困惑。而儒家修身哲学正是“君子”如何“立己”的哲学,“可以被当作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1],是千百年实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正确指导自己行为的普遍的、必然的、稳定的道德习惯。孔子对君子理想人格的追问和关怀为教师如何“自我观照”提供了合理的答案。教师选择君子人格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将君子修养作为自己心灵修养的内容,将君子之德作为自己师德养成的目标,就能够掌握分析和化解精神、情绪、心理问题的方法,指引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成为一名师德高尚、情绪稳定、人格完备、积极乐观的好教师。
“君子”称呼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古典中,原指地位比较高的贵族阶层。春秋末期,“君子”更多的是指道德高尚的贤士。德高是君子的重要特征,“以德配君”“君子尚德”“君者高德”成为当时儒士们的共识。君子者不仅德高,而且尚德,并因尚德而德高。《论语》有言,“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因此,孔子认为“怀德”“尚德”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内在本质和首要目标。教师君子道德人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君子文化的浸润下,春秋时期很多贤士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百姓的安危冷暖,孔子、叔向、晏婴、叔孙豹、子产、季札这些春秋贤人都有这样的“家天下”思想。如: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可见,君子修身养德的目的不仅是“安己”,更是“安人”,而“安人”的更高境界是“安百姓”。可以说,悲悯苍生、心怀天下是君子人格价值取向之一。因此,“君子不器”而“志于道”,志于在万象纷呈的世界中学习和修养“道”之规律,以兴国兴邦、安养百姓。
新时代君子型教师应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价值理念,修养君子之道,胸怀天下,不以教育技能之提升为最终目标,而以振兴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为职业理想,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追求教育真谛,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初心,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仁德是对人的本质性规定,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孔子认为君子时时刻刻都在践行“仁”,如《论语·里仁》有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因此,君子更应以“仁”为德,以“仁”存心,“仁”德是君子能够安身立命的首要品质。同时,儒家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者爱人”首先是“仁爱他人”。
作为教师,最根本的仁义就是爱自己和爱学生,也是表现为“修己立人”和“修己达人”。教师修炼君子人格就是“立己”的过程,教师仁爱学生就是“立人”的过程,而正己正人、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又是同一个过程。树立“仁以为己任”的人生信念,对学生施以仁心爱意,教师才能够修炼自己的道德人格,进而实现立己立人的目标。而“仁爱”具体表现为什么呢?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那么,作为教师之“仁爱”就具体表现为谦恭有礼、尊重他人、宽厚待人、诚实信用、勤奋好学、敏于观察、勇于奉献、诲人不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离娄章句下》)要想成为受人爱戴、受人尊敬的教师,修炼君子之仁德、践行君子之仁德、对学生施予仁爱之心是非常必要的。
儒家思想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礼记》有言:“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君子之“仁”是君子为人之道,君子之“义”是君子行事之道,此处“义”是“正义”“道义”之义,是人们在伦理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是内在仁心见之于事的外在显现,强调君子做事应适宜有度。首先,在孔子看来,君子重义,“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其次,在义与利的选择上,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虽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认为,“义”道重于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可见,“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孟都将义放在富贵等利欲之上,凸显了君子的精神、品格、气节的高尚性。
作为教师,“义”主要体现为教学活动及平时生活中的行事原则,尤其体现在义、利冲突时的行为选择上。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利益和各种诱惑,“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孟子·离娄下》),“贿”之索取和收受虽有取得即时好处之表象,实则有损教师之品行和人格,甚至是对教师神圣职业之侮辱,孰轻孰重、孰得孰失,教师一定要有所衡量。有别于商业人士的利润追求之本,教师之职业追求乃育人而“树人”,因此“安贫乐道”的道德修养和“仁者不忧”的高尚品德乃教师之应有境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君子型教师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应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改其乐”,对教育事业报谦虚敬畏之心,尊重生命,尊重初心,尊重未来。
“礼”为君子之立身之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有“礼”方可为君子。“礼”是与“仁”“义”“智”“勇”内在品质相对应的外显之规范与表征,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以符合君子修养的,是君子道德价值的外在实现方式,有举止优雅、行为风度、为人恭敬之含义。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伦理社会的人人施“礼”象征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与秩序。
同时,“礼”也是成就君子型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风范:第一,“礼”之“不言而喻”。君子型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内在德行的自然流露,“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等德行若根植于教师心中,那么就会肤色润泽,流露在脸上,充盈在肩背,流向四肢,其内心境界之美通过举手投足外溢出来。第二,“礼”之“和而不同”。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对待同事和朋友,君子型教师能够做到坚持自己的独立和正义,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保持自己的自主和自由,虽然可“群”,但无党无偏,宽厚待人,光明磊落,虽团结众人但不盲从他人,以公正为自己行事的原则。“和”不代表君子型教师放弃竞争一味谦让,若有可以争取之事也是有礼仪的。《论语·八佾》有言,“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第三,“礼”之“谦威并重”。“谦”指谦卑、谦虚,“威”指威严、严厉。子夏形容孔子的仪表变化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作为万世之师,孔子以其风度仪表给教师们做出了榜样,即君子型教师应该是远看庄重可敬,近观谦卑温和。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是庄重自爱的,因为“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没有威严就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班级管理也可能一片混乱;同时也是谦逊有礼、温润平和、厚实和顺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味地严厉管教只能使学生疏离教师、厌恶教师,甚至讨厌教师所教的课程,因此“和”“威”并重乃教师外在之修养之道。
“智”是君子“三达德”之一。笔者理解,“智”或“知”指的是智慧,即君子不仅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博学之人,更是知天命、知人道的智慧之人。“知者不惑”更多的指的是君子道德价值构成的识得能力、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君子之德的履践能力,故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可以看出,一切践行君子厚德之行为均是以“知”为前提,因此孔子说“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君子只有具备了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智”是践履“仁、义、礼、勇、信”等其他德行能力的前提。
作为教师,仁爱学生是实现教育的前提,而仁爱学生的前提是知道为何仁爱学生。只有有“知”之教师才能理解仁爱的涵义和仁爱的意义,才能知道为何行“仁”,即“知者利仁”,才能真正做到仁爱学生,才能实现教师之义、教师之礼、教师之勇、教师之信。因此,“知”是君子型教师理想人格形成的前提,而“知”之实现又源于“好学”。“学不厌,智也”(《孟子·公孙丑上》),《礼记·中庸》有言“好学近乎知”。因此,勤学善思、博学善问的教师必将成为有“智”之师,而有“智”之师则必将成为遵礼仁义、爱生如子的君子型教师。
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君子“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因此,非诚无信之人,难以为君子,君子成事须以诚信为前提。“诚信”也是君子型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论语·述而》有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信”作为学生四种必修内容之一,他对年轻人的要求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欲培养学生之诚信品质,教师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诚实守信,“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论语·卫灵公》),展现君子型教师之诚信品质,才能感染和影响学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笔者认为,信其师能亲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关系会使学生相信、学习和传承教师所传之道,且“信”之根本在于“诚”与“真”。《孟子·离娄上》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教师以一颗“诚心”对待学生,真心诚意、发自肺腑、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教师就是顺乎天命,顺乎诚道,顺乎人之道,即顺乎学生成长成才之道。因此,君子型教师顺乎“诚”“信”之天道必能修己达人,实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拥有“家国情怀”“仁者爱人”“疫物循道”“敬人敬己”“学高为范”“诚实信用”道德人格的君子型教师全面而又深刻地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人格特征、道德情怀和价值追求,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提供了道德人格指向。
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君子只有先修其身,提升自身道德人格,才能做好天下事,实现“修己达人”的境界。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第二十一集》)体现了君子重修身养性的人格特点。
国内不同学者对德行行为产生的过程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学者认为道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模仿、认同和强化,有的学者将道德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受阶段、分析阶段、选择阶段[2]。实际上,道德的形成是从他律到自律到再自觉的过程。真正的德行行为是出于人们内心的自愿和自觉,是人们的自由行为,是自在自为的思想流动。教师君子人格培养的目标就是使“君子精神”成为教师自然、自在、自觉表达的精神,成为教师内心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君子人格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自如展现。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他律、自律和自觉三个阶段,经历三个阶段君子人格化的心理结构整合。“君子人格”和“君子精神”已经不是教师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而是通过自我认识、理解、选择、践行成为了自身人格结构的一部分,将外在的君子人格要求转化为教师自身的需求,将自己的言行举止纳入君子人格规范中,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把君子道德修为作为行为选择。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君子人格”内化过程需从人性出发,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即“君子人格”需要。进一步说,通过“君子人格”学习和践行,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等利益要求。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教师的欲望和正当利益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实现“君子人格”内化过程。
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的精神属性。精神需求是人类的本质需求,包括心理、情感、道德、审美、信仰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在现代社会,精神需求的观照是满足人们对价值、意义、高尚的追求。“君子人格”的培养可以创新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生命的质量,使教师具有高洁独立的人格、理想主义的气质、崇高的教师责任感和高尚的灵魂。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说,人在温饱需求满足后更高层面的需求是荣誉及自我实现。“君子人格”的养成及践行使教师获得美好的感情、工作生活的乐趣和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进入个体生命至善的境界,在工作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促进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满足教师的精神性需要。同时,在物质需求满足方面,教师通过君子道德人格养成过程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能够提升自己的师德境界,张扬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有利于教师个体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若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师生好评、奖章荣誉、职称晋升机会,将更有利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一个人不仅因为理解某项道德规范而践行它,而且更因为他喜欢这一准则才践行它。”[4]满足教师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君子道德规范必然会让教师喜欢、热爱和信仰,用“君子人格”涵养教师职业道德将成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教师君子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两类君子知识的理解:“主体无涉(主要指名言性道德知识)和主体相涉(主要包括经验性道德知识和体悟性道德知识)。”[5]一是由外而得,自明诚;一个是由内而得,自诚明。只有体悟性的君子知识才真正涉及教师主体的情感融入和价值反思,是外在君子规范真正内化为教师的自我认同,展现自身君子人格的自律和自觉。这个内化过程是教师君子人格形成的关键。“内化”是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国内学者胡林英认为,道德内化是将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行为需要的一种较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从表层的认知到深层的思想内化,分为虚壹而静、以身体之、知行合一三个阶段[6]。实际上,就是通过心理内化过程使处于流动平衡状态的先存道德内化图示发挥道德图示的定向选择、信息整合、反馈调节功能,融入“君子之德”要素,使“君子之德”成为教师道德内化图式结构的一部分,使教师的道德图示拥有君子情感、君子欲望、君子意愿、君子意志和君子态度,即形成内在的君子道德人格。
“知、情、意、行”是道德人格的养成过程,也是道德人格的教育过程,即道德内化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冲动,进而通过不断地影响内心信念,才能在道德行为上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也就是说,君子型教师的养成需要教师经历君子人格的认知、君子人格的情感酝酿、君子人格意志倾向、君子人格行为几个阶段。其中,君子认知环节是前提,君子情感的培养是动力,君子意志的培养是关键,君子人格行为是反馈和强化环节。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情感”要素是行为模式的动力因素,不以情感作为动力的行为模式是假意行为,只有让个体感受到正向的情感才能对实施某一行为产生动力。只有当教师拥有君子情结时才会自然而然形成“意志”要素。“意志”要素是个体克服一切困难做出君子行为选择的顽强意志和坚持精神。有了“意志”要素,教师就能够坚定君子人格信念,排除这种偏见、诱惑和干扰,坚持君子信仰和体认的君子人格理念。“行为”要素不是君子人格简单的输出和表达,而是教师君子人格形成的积极反馈和巩固环节。通过君子行为方式的实践和反馈,教师会产生欣慰和愉快等积极情感,这是对君子行为的最佳奖励,有利于进一步形成“意志”要素,也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认知”和“情感”要素,坚定教师君子道德人格信念。
教师君子道德人格的培养不是完全自助的养成模式,而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个体合力的培养过程。
1.完善君子型教师评估制度
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估制度,发挥评价和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要建立德育工作的评估制度,并把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评估的内容和指标决定了各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效度。制定科学化、系统化、高效化的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估体系,将教师君子道德人格作为教师道德评估内容的一部分,能够指引各学校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制度。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君子人格养成,能够使评估工作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学及以评促建的作用。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中立性和专业性的教育中介组织实施评估工作,避免评估工作可能出现的寻租问题,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搭建君子型教师交流平台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师德养成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必然的选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着力搭建和完善信息化师德培养平台,此平台可以分为培训平台、交流平台、监督平台等几个模块。对于师德培训板块,应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线上培训体系,设置《传统师德与礼仪》《现代教师道德与礼仪》《师德法律法规》《学习资料》等几个栏目,在学习资料栏目中积累《论语》《师说》《孔子家语》等电子文档资源,在传统师德与礼仪栏目中设置《传统文化与师德》《君子教师之养成》等线上课程供教师学习。对于师德交流板块,设置《资源分享》《案例分享》《会议信息》《师德标兵展示》《交流群信息》等几个栏目,供教师学习交流访问。对于监督平台,研发线上教师师德测评系统和教师分类管理测评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师德测评体系,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测评标准和测评办法,将君子人格养成制度作为测评内容的一部分,并将这一系统提供给大、中、小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测评使用,再根据各学校测评结果及反馈内容,进一步完善师德培养信息化平台建设。
3.提升君子型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实际上,教师君子之德的培养是实现上述师德建设目标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师德培训、组织弘扬教师君子之德活动,加大教师君子之德的科研和教研力度,加强教师传统文化学习,提高表彰教师的层次和奖励的力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学习和践行君子之风,营造良好的师德培养环境。
学校是教师德育的重要主体。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师德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以此建构有利于师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机制建设是统筹贯穿师德建设的关键,应从导向机制、体认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教师君子人格的知、情、意、行教育过程。
1.建立点面结合的君子型师德导向
首先,加强君子人格之“礼”文化传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前者以“仁”为典型,后者以“礼”为代表。君子型教师追求的是内外兼修、内仁外礼、内质外文的存在模式,内在德行与外在仪表互相映现、互相作用、互相修为。教师既要端正自己的内在意念,更要维护自己在容貌、颜色、言辞方面的仪态修养,使内心秩序与外在秩序协调一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实现工作生活中的自然圆融和从容自得。为什么我国古代先生与学生之间、师傅与徒弟之间如此尊礼、重礼、崇礼呢?那是因为我国古代有礼制,我们在时代不断变迁中却丢弃了很多礼制,实际上是丢弃了很多礼德。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学校培养君子型教师,必然要恢复和建设礼文化制度。新冠疫情暴发后,大家用“作揖礼”代替“握手礼”就是传统礼文化的当代展现。学校展现君子之“礼”需要制定校园礼制,将传统之“礼”与现代之“礼”相结合,在师生员工间制定符合实际的入校、见面、上课、下课、活动、放学等不同场合的礼节。在学校的组织和监督下,应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演练,熟悉和习惯校园之“礼”,使师生在“礼”文化中养成君子之礼。其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展现君子文化的校园活动,如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学习读书会、访谈先进教师、“君子教师的一天”演讲比赛、“某某老师的君子风度”道德沙龙分享会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分享活动。再次,建设君子文化公众号,定期推送有关“君子文化”的文章和活动通知,积极组织教师向公众号投稿,投稿一经录用给予相关鼓励和奖励,年终组织文章评奖,并鼓励教师将文章投稿发表。最后,尝试打造君子文化特色学校。以君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目的,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等方面突出君子文化特色,用君子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影响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导向和精神底蕴。这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会在师生员工心里打下君子文化的烙印,并在校园形成一种精神趋向传承下去。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君子师德相关的科研和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编写传统师德文化的教材和读本等相关活动。
2.优化内在驱动的君子型师德激励机制
首先,应改变重视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轻视师德建设的局面,完善师德考评制度,细化师德考评体系。应通过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督导组评价等途径,将教师是否具备君子人格作为师德考评的重要方面,将教师君子人格表现与教师个人发展及评奖评优等切身利益挂钩,并作为职称聘任、职务晋升、访学进修的重要依据。师德考评体系可以设置不同类目和不同分值,对于年终师德考评低于标准线的教师,及时查找问题并改正,严重者取消下一年的评奖评优、职称聘任等事项的资格。其次,发挥利益驱动在师德内化中的作用。对于积极践行君子人格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既要有精神的奖励,也要有物质的奖励,将师德考核融入教师利益分配的“硬指标”中去,师德高尚者在评奖评优、职称聘任、职务晋升、访学进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最后,充分发挥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在年终师德标兵评比中设置“君子师德标兵”“爱心师德标兵”“廉洁师德标兵”称号评比,通过塑造君子教师榜样震撼和影响广大教师,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并做好正面宣传工作,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协同发展。
3.探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君子型师德培训路径
加强君子人格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一般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磨炼两个方面。无论是对于在校师范生的君子道德人格培养还是教师君子道德人格教育,均须设置理论学习和实践磨砺两个板块。将“传统文化与师德”课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将“君子人格”板块作为重要学习内容设置于课程中,并通过“红烛教师”演讲比赛、“我的美好教师”微视频比赛等课内外实践活动体认君子人格的魅力,使各校师范生在就职前就具备君子人格。对于教师的君子人格培养,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线上线下师德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学习相关君子文化的内容;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师德研讨会,并将教师君子之德作为研讨主题之一,增加教师对传统师德交流的机会;同时,组织教师参观传统文化基地,通过基地文化讲解了解传统文化及礼仪,体会君子文化传承;组织教师参与师德相关微信公众号活动,学习相关君子文化内容。通过以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活动使教师在就职前和就职后充分了解和理解君子人格之内涵和价值取向,为教师追求君子道德人格信仰打下情感和意志基础。
4.构筑多层多维的君子型师德监督体系
君子人格养成是教师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律是道德养成的根本,他律是道德养成的保障。首先,建立和完善教师就职准入制度。将道德素养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及教师聘用的重要考察方面,将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准教师排除在教师队伍之外,并将“君子文化”作为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其次,成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监督小组。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保障制度。充分利用举报电话、信件、座谈、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校园网建立“师德监督”栏等渠道对教师道德状况进行了解和监督,发挥学生监督、家长监督、学校监督全方面监督作用,对于教师不符合君子人格的行为要及时提示、纠正、批评、教育,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要给予开除、停课、通报、处分等有效处罚,尝试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报告制度和不良师德劝诫制度,使规范制度与处罚制度共同发挥作用。最后,重视道德失范教师的再教育,用君子道德人格规范重塑道德失范教师的道德图式结构,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欲成为君子型教师须完成自我之修炼,君子之德只是“端”,还须将德“存”之“养”之。同时,君子以修身为乐:“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孔子家语·在厄》[7]因此,作为教师了解君子之修为不是目的,只有修身成为君子型教师,体会修身之乐,成为弟子们学习的榜样,才能使弟子成为忠孝义信之人。那么,教师如何修炼才能成为君子型教师呢?
1.笃志弘毅
孔子有言,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因此“志于道”“尚于道”“志于君子”是教师修身首先应树立的观念。孔子形容自己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孔子十五岁就“志于道”,后一生修身成为君子及万世之师,然后才能做到“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因此,教师之修身哲学首先就是“志于君子”,只有向往君子之人格,崇尚君子之仁德,才能成为君子型教师。而孟子认为,君子立志实际上是“正心”,找回失去的本心,即“求其放心”(《孟子·告子上》)。教师“志于君子”实际上也是思考作为教师的本心和初心、理性和信仰、责任和使命,面对充满挑战的教育工作,拨开纷乱复杂的社会迷雾,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找到自己修身的目标,回归美好心灵的觉醒和觉知。
2.厚学博文
好学进取是君子的品质,也是君子的修身方法。孔子经常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君子不可以不学”“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荀子》 开篇有言“学不可以已”,后又有言“学至乎没而后止”。可见,“好学”是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只有广博学识、勤思善辩才能做到“君子不器”,因为君子所学“君子之道”乃智慧之道,君子通过领悟智慧之道提高自己的认识和修养,使自己的美德导入正面,否则就算具有美德也可能走向美德的负面。正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因此,要成为君子型教师,浅层次的“信”“智”“勇”等君子之道德认知是不够的,只有深层次的、辩证的、圆融的对君子之道的认知,才能做到礼而不伪、义而不明、仁而不诺、智而不僵、信而不愚,才能使自己的美德发扬光大,达人立人。所以,只有勤勉好学才能成为一名博学广闻、多才多艺、德行高尚、充满智慧的教师。
3.三省九思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论语·学而》)可见,“反思”“自省”“自反”是君子的一种生活方式。孔子认为君子当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学而不思则罔”,不仅思考日常学习的内容,更是对自己日常言行是否符合君子道德标准予以检省。孟子认为,若他人“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荀子·劝学》篇有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见其过而内自讼”(《论语·公冶长》)是很难做到的,但这恰恰也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当发生矛盾和问题时,“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诸己”其实就是检省自己的行为。教师也应经常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君子的标准,将“自省”作为一种实践方式,检省为师之德,检省对学生之仁爱,检省对教育事业之初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将“内省”作为个体心理机制调节的方法,并从这种精神的充实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并在教育中与学生形成精神互动,享受为师之乐,体会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犯错,也要积极地改正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过而更之,不为过也,还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不失为君子型教师之风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挖掘和弘扬君子文化,在全社会大兴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铸造君子人格,必将使君子文化这棵传统文化浩瀚森林中最为郁郁葱葱的千年老树,在新时代抽出新的枝条,长出繁茂绿叶[8]。实际上,修炼君子型教师乃君子文化之当代传承,是君子文化在教育场域中的发扬光大,君子文化似养料一般滋养着教师的心灵,并通过内在“仁”“义”“智”“信”“勇”“国”及外在“礼”之修炼来体现教师人格的健全、灵魂的高尚、心灵的美好,这种对自身精神生活思考和自我观照的精神实践意义非凡,它意味着过一种以修身的精神实践为志趣的教育生活,并通过君子型教师之躬身示范提升自己、修己达人,必将在新一代身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我们期待枝繁叶茂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