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峰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872)
当今平民大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大幅提高,政治越来越向平民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度确立后,平民大众具备了“平等”参与政治的机会,在政治生活中作用日益凸显。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现代政治实质上就是大众政治,任何社会都要面对大众大规模走向历史前台的问题,各国政府也都要思考解决大众纳入政体中的问题[1]1。从西方政治现实和理论发展过程看,平民长期被视为造成“多数暴政”的根源,而精英政治是政治发展的主流。近年来,欧美国家平民政治人物不断涌现,如特朗普、勒庞、泽连斯基、马克龙等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其背后动力是平民力量的崛起,这也预示着以平民为主的“沉默的大多数”由被排斥在政治之外到成为左右政治发展的关键变量,这是近年政治发展的新现象。要深入了解这股政治潮流,需要对“平民政治”概念、特征及兴起原因作分析解读。
平民在汉语中主要是指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下层人,大多从事农业劳动、手工劳动等,是被压迫、被剥削的群体。在西方,平民(civilian),意指百姓、庶民,相近含义的概念还有群体(the group)、暴民(mob)、公众(the public)、普通民众(common people)、大众(the masses)等。关于平民的具体含义,有学者认为,平民与数量众多、基层或底层、被统治、心智懵懂等联想有关[2]。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大众这一概念是数量意义上说的,社会大众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具有特殊资质的精英,另一部分是没有特殊资质的个人集合体。加塞特又将大众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渴望稳定的中下层,包括农民、商人以及各种工人,他们希望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另一种是破坏性的危险群体,如失业者、盗贼、乞丐、市井无赖等,他们是社会动荡的来源[3]。勒庞认为人民是一群躁动不安又极其危险的乌合之众,是一切起义的核心力量;社会底层大众一旦失去制约,其原始性就会激发,会实施一些残忍的、狭隘的、狂热的暴行[4]13-26。由此可见,“平民”从数量看,是指占据多数的群体;从阶层看,强调的是中下层大众;从认知能力方面看,大多属于受教育水平较低,没有特殊资质的群体;从心理属性看,属于非理性,容易被煽动和欺骗的群体;从政治参与方面看,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
平民政治是一种泛称,与精英政治一样,代表的都是一种对特定政治主体的偏好。传统政治是由精英参与为主,平民处于依附地位或不起主导作用,甚至沦为少数人的工具,当平民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并用选票决定和改变政治时,也就出现了大众政治或平民政治现象。平民政治现象(简称“平民政治”)是坚持底层阶级立场,与精英政治相对应,强调平民大众的思想和价值,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合法性来源的政治运作结构。很长时间内,平民政治都是一种大众暴政,是一种带有贬义的、被广泛批评的政体形式,直至法国大革命时期,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公意学说”“人民主权论”“直接行动逻辑”等一系列“平民政治”思想,将“平民”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1]5。这标志着平民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了之前“暴民政治”的负面标签,开始获得正面评价与认可。本文所研究的“平民政治”问题主要是近十几年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社会平民参与和影响政治的一种广义政治现象,它依靠平民大众政治参与力量,利用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手段,通过政治选举等方式,制造非典型政治领袖,改变甚至颠覆传统政治,塑造出与传统政治不同的新运作方式和新特点的“新政治”潮流。其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特指最近十几年来西方民主政治体制内的现象;②不单纯依靠政党力量改变政治,而是平民力量参与政治并起到重要作用;③集中发生在政治领域,并对政治体制、政治领导、政治运作方式产生重要影响;④不同国家呈现不同政治现象,政治制度缺陷、大众心理变化、政治动员宣传模式改变等共同造就了这一潮流兴起。
其一, 平民政治与民粹主义。平民政治很难说不是民粹主义, 但由于民粹主义概念本身的模糊性, 二者并非完全相同。 学界一般从意识形态、政治运动、政治策略或政治风格方面定义民粹主义, 但并未形成统一的各方都认可的定义, 似乎只有“民众中心”或“人民至上”以及由此发展来的“纯洁的人民VS腐败的精英”是其公认的内涵,其余很难找到共识, 这也致使民粹主义概念更为模糊, 容易导致概念泛化滥用,从而降低解释力。 判断民粹主义时,一般把依赖普通民众的草根性、反建制的反抗精神、保守主义情节以及与威权主义、倾向克里斯马型政治统治等作为根本特征[5]; 同时民粹主义带有非理性、盲目排外、缺乏明确核心价值等特性, 成为依附其他意识形态的形容词, 故将其视为一类充满贬义色彩的政治词汇。 平民政治则指近些年西方世界兴起的一种以中下层民众参与和引发政治改变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产生有独特背景及特征; 其并不必然具备民粹主义特征, 而是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撕裂的新背景下, 通过新媒体等手段动员起来的平民的反抗运动和引发的新政治现象, 与传统民粹主义有所不同; 此外,平民政治是政治大众化和平民参与并改变政治潮流, 没有明显意识形态倾向性, 更偏重中性概念, 较为符合当前西方政治发展现状。
其二,平民政治与社会运动。社会运动是有目的和有组织地向目标群体或当局提出群体诉求,通过游行、示威、请愿等方式进行抗争,意在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平民政治与社会运动都是群体运动,都一定程度反对政府体制或某项政策,要求改变现状等。但平民政治是一种平民参与的运动,带有自发性、无组织和无明确目标的政治活动,往往诉求经济利益,侧重通过仇恨动员方式,是基于经济利益和平等诉求而掀起的运动。不同于社会运动既包括个人,也包含政党、政治团体、社会组织等,平民政治主要以个人参与为主。同时,社会运动一般以议题动员为主,参与主体跨越各个阶层,而平民政治参与主体以中下层平民为主,主要目标为反抗精英政治,进而通过投票或选举方式改变政治的一种政治行为。
平民政治是平民直接参与的政治,是以现代代议制为核心的间接民主体制下民众政治参与问题,是民主面临各种弊端与现代政府难以满足大众需求矛盾的反映,因而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
从平民政治本身含义来看,是由平民参与为主导的政治,其根本特征无疑是平民化。 一般来讲,民众与政治是对立统一的, 任何政治都离不开民众的参与,无民众即无政治,平民政治的核心命题是民众与精英、民众与政治的关系 。民主是一种现代政治形态,平民政治就是在民主中孕育成长,是现代民主转型和发展的产物。 随着选举式民主的确立和完善, 多数民众政治参与仅限于在选举中用选票选举政治精英,其他时间都被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 在长期受到精英压制和忽视下,民众丧失了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技能,成为政治冷漠的“沉默的大多数”。 21世纪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难民危机频发,西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变化,居于多数的中产阶级下沉,中下阶层数量暴增,产生严重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 平民政治作为一种大众政治参与运动,它的参与主体是社会中下层的民众, 包括中产阶级、城市平民、乡村农民、失业人群等。 当前西方国家的平民政治阶级主要是中产阶级且以小资产阶级为主,多数是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不满,试图通过参与政治改变生活处境。 因此,这些焦虑的中下层民众和中产阶级纷纷投入政治领域, 成为反抗现行政治体制,推动政党轮替和政治更迭的主力军。
虽然平民政治具有非理性、反建制等特征,但平民政治与民粹主义推崇极端化平民价值、激进地要求底层人民权力占据政治领导地位的诉求不同,它坚持平民立场,是底层大众反抗政治不平等、对现状不满政治力量的集合。平民政治并未将底层民众的利益、价值、文化、诉求作为道德化身,进而操纵政治,绑架整体社会。平民政治诉求较为温和,虽在选举中有情绪性表达,但多数也出于选举需要,整体社会仍在相对可控范畴内。其主要标志是政治精英与平民阶层仍保持制衡和稳定,没有将底层平民价值作为施政唯一道德标准。
与传统政党政治不同,平民政治参与主体包括工人、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不同参与者诉求不同,关注焦点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诱发原因是经济利益。譬如,2018年法国爆发“黄马甲运动”,直接原因是政府燃油税改革导致油价上涨,引发民众对生活现状的普遍不满,进而演变到要求提高工资和收入、废除同性恋婚姻甚至改革政治制度等方面;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冲击了传统产业,导致他们收入降低,经济状况恶化,尤其是“铁锈带”的蓝领工人、受教育层次较低的白人和乡村居民等,他们成为特朗普获胜的基础票源。平民政治参与者往往立场背景各异,很难形成一致的纲领目标,也难以提出统一的诉求,之所以凝聚在一起是由于民众普遍具有相对剥夺感,对政府的集体不信任和不满凝聚起的政治力量。因此,平民政治是一种带有政治倾向的群众参与政治运动,且多数为各行业的中低层劳动者,具有无领导、无组织、无目标等特点,如果任其发展,很可能滑向民粹主义。
平民政治宣扬人民至上,主张政治由人民当家作主。一般由某一具备平民特质的人物,凝聚选民支持成为平民政治运动的领导者。这类政治人物也大都产生于体制外,属于非典型的政治素人。然而,其并非一定为平民,可能还是精英阶层,他们擅长利用平民的力量实现个人政治抱负或者达成某种政治目标。这些政治精英利用民众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将民众视为政治工具,成为其争权夺利甚至实现个人政治目标的工具。正是由于这些魅力型政治人物的推波助澜,才能产生更大、更持久的政治影响力。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得以迅速传播,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中心点,这对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了根本性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内容越来越全面迅速,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以选举、公投甚至走向街头等方式直接行使大众权力。这激发了大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热情,也使过去政治“边缘人”登上政坛成为政治明星。新媒体一方面满足了大众对于政治知识的了解认识,使政治成为寻常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一条简单的信息就可以发动支持者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组织起来,这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政治运作模式,民众可以自下而上地参与到政治中。同时,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使具备群众魅力的政治明星有了联系群众的手段,使政治人物形象、政策可以借助网络获得广泛传播,政治人物得以借助媒体手段一定程度摆脱传统政党政治限制束缚,极大缩减政治参与成本,“非典型政治人物”得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这种高效的传播手段颠覆了政治由传统媒体掌控和左右的局面,开创了政治的新媒体时代。
平民政治的兴起是政治运作复杂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概括起来与西方代议制民主体制、民众群体心理、政治社会变动以及贫富分化造成的相对剥夺感有密切关联。
随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困境,社会阶级高度分化,社会财富逐渐向社会上层精英转移,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收入下降,社会底层生活水准恶化,产生严重的社会分化与撕裂。不断深化的全球化发展,冲击了各国传统产业,资本超出主权国家范围,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寻求利润,使吸纳大批劳动力的传统产业大幅萎缩,而少数资本家和精英大量获利,拉大了贫富差距,激起社会矛盾。同时,资本外流为跨国资本海外逃税提供了方便,造成政府税收减少,从而侵蚀动摇了“福利社会”的经济基础,民众切身利益受到损害,引发强烈反政府情绪。在这种经济社会背景下,西方自由民主体制应对乏善可陈,反而因为保护大资产阶级利益而越来越趋于保守,中下层民众被选择性忽视。因此,失望愤怒的人民通过诉诸抽象的人民主权原则,纷纷以反精英、反建制、反秩序的方式表达不满,平民由政治沉默者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影响政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这种情绪演变到一定程度,在特定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的催化下,成为平民政治的基础,甚至演变成民粹主义浪潮直接对政治体制造成严重冲击。同时,一些精英将民众愤怒作为一种策略手段加以运用,煽动起仇富心理,甚至如特朗普一样的富人阶层也加入其中,扮成平民阶层代言人,成为其在代议制条件下通过选举合法争权夺利的工具。
现代代议制民主主要以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政府来代替人民行使公共事务权力,这种制度固然能解决政权合法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使民众有机会参与政治,但仍存在诸多弊端,诸如代表与民意严重分离、政党出于自身利益损害民主、富人通过选举支配政治、民众参与政治不足以及少数绑架多数等问题。在这种制度下,人民只是拥有平等的选举权,被推选的代表不可能在平民中平等地分布,代议制也难以做到平均分配稀缺公共物品,民主的概念从“人民行使主权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people)变为了“人民作为权力来源的政体”(government by the consent of the people)。精英在政治中作用越来越强化,在精英眼中民众始终是愚蠢、无知、非理性的,没有能力作决策处理公共事务,平民作主的政治必然是“暴民政治”“乌合之众”。因此,政治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精英甚至有钱有势的人操控的工具,本质上是一种贵族式或精英式民主。正如有学者所言:“真正的民主一直被有产阶级和知识精英看作是一种‘坏东西’,被看成‘好东西’的恰恰是被阉割、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民主’,是不会对有产阶级和知识精英的利益造成威胁的‘民主’,这种民主一言蔽之就是‘选主’。”[6]美国政治学家卡罗尔·佩特曼认为当代精英主义的民主理论并非充分的民主,而仅仅描述了政治制度的运作逻辑,民主不仅仅是经验性的,也应该是规范性的,有着特定的规范和取向[7]。因此,真正的民主应该是民众直接、充分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民众在政治过程中有充分的参与,从而培养人民政治参与感,减少政治弊端,使政治回归改善人民生活的最终目的。基于民主制度的这种弊端和代议制的缺陷,平民政治的兴起正是民主内在矛盾发展和当今时代政治变化的要求。
由于平民大众是一个整体概念,从政治心理学看,当个体融入群体成为“无名氏”后,其原始本能往往会显现,甚至以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非理性方式爆发出来。当然这种恶行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之下才能产生,大众也同时具有简单、朴素,在道德感召之下产生舍己为公、自我牺牲等高尚品德。个人尤其是占据多数的社会中下层平民多数是被边缘化和被剥夺的小人物,作为社会中下层的代表,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得,充满无意义和无能力感,他们同时具有强烈的被救赎与反抗社会的需求。当个体的人无法摆脱这种内在无力感时,其目标就转移至反对那些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具体形象,比如外在的制度、阶级结构甚至约束个体的道德和社会机制,他们认为参与政治改变现实政治结构是一种对界限的超越,是一种自由。当大批量的个人集结在一起时,他们的个性消失了,变成了批判性和非理性群体,这是潜藏在人们心中伺机而动的内在机制,成为平民主义兴起的心理基础。民众也需要精英的引导,这是民众心理的内在需求,从而塑造出信仰、主义和个人魅力。正如勒庞所言,所有革命中都有领袖作用,或许其并未创造什么理念,但他们精确地知道如何使理念成为手段,利用它们为自己辩护,用来吸引支持者。他们不断利用断言、重复、传染的手段激发大众热情,将大众组织起来成为一种革命力量[4]102。大众生活在闭塞和缺乏活力的环境中太久了,已经丧失独创精神和坚定性,因此他们具有崇拜权威、期待“英雄”出现的社会心理。因此,“英雄”往往被不自觉地创造出来,这成为构成克里斯马型政治统治的基础。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经济发展繁荣,社会阶层也出现剧烈变动,各种社会力量分化组合,人民身份认同和政治共识面临调整。政治领域体现为越来越多的新的政治参与力量,要求改变旧的规则,摆脱政治体制的束缚,追求政治自由。伴随工商业发展和中产阶级崛起,维系传统社会的固有机制瓦解,将个人从传统社会体系中解放出来,成为原子化个人。个人希望通过努力改变政党政治、代议制民主,实行全民参与政治。除了底层社会的不安全感、不公平感,现代化的发展也导致一些精英分子的不满,精英人物开始反抗现状,平民大众就会形成合力。平民政治在具有超凡魅力的精英领袖带领下,形成了一股新的政治参与潮流。在重大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之间往往产生复杂的利益矛盾,利益受损群体表现出对社会和政府不满也是自然现象,这构成了沉默的大众参与政治的动力和契机。当平民大规模参与政治时,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运动,平民化政治参与成为左右政治的关键。这也促使当政者将平民的愿望、需求、情绪等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平民大众的首创精神。少数精英则会利用平民对自身处境恶化的不满引爆民众情绪,以实现民众眼前利益的方式来达到其政治目的。
关于平民政治一向评价两极,赞同者认为体现平民政治内涵的政治参与扩大和政治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反对者则认为平民政治是导致民粹主义的过渡阶段,会使政府执政失去理性。合理的平民政治参与有助于跳出选举迷信,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能够增强公民对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认识,防止在代议制体制下多数民众被边缘化,也有助于执政者重视平民作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正如有学者指出,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助于弥补自由主义民主仅强调消极保护个人权力而忽视积极政治参与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弊端[8]。
政治参与的扩大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规范合法的政治参与能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充当调节器,缓解公民与政府的矛盾。平民通过合法渠道参与政治,合理表达政治意愿,通过投票、选举、结社活动等方式向政府表达对价值分配和利益的诉求,并向政府施加某种影响,从而介入政治过程。一般来讲,政治体系运转顺畅、政府施政与民众诉求相一致,则能促进政治的良性运转,推动社会和谐和政治发展;反之,当政治参与者期待与政治制度化水平落差过大,则会引发政治动荡。正如亨廷顿所说,20世纪以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蔓延的政治动乱,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现代化进程过快,其进程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9]。因此,执政者应根据各自国家的政治发展水平、社会稳定状况以及民众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面对平民政治的兴起和发展,避免正当合法的政治参与演变为民粹主义,进而可能加速政治混乱和衰朽。
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民主成为西方政治发展主流。然而,相当一段时间内,选举作为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并未将大多数平民纳入。平民大众在政治参与中受到各类限制,如低收入者、低教育水平者、妇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选举权,都是靠这些群体的长期斗争才得以获得投票权利。随着资产阶级平民运动和工人阶级的觉醒,政治参与范围逐步扩大,公民增加了社会责任、满足了自尊、受到了政治教育,这也同时巩固了统治者执政基础的合法性[10]。民众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在政治参与中可以培养独立的理性判断能力,学习如何发挥自身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增强政治信赖感;在理性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可以逐步养成宽容妥协精神,而这正是现代民主制度赖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础。同时,政治参与范围越大,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得越充分,越能够促进政治系统吸纳民意作出政治选择,这反过来能增加民众对政治体系的归属感。理性选民的增加和民主素养的提高,鼓励更多民众参与政治,同时,执政者对民意吸纳和问题的解决可增加民众政治信任,民众与精英以及社会与政府之间良性运转有助于化解政治运行中的各种问题,使政治决策和政治过程从民主化不断迈向科学化。
代议制是现代政治的主要制度运作形式,它克服了直接民主的诸多弊端,但一定意义上却偏离了“人民统治”的理想。平民政治的兴起,突出了平民的政治作用,民众的诉求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政治决策,改变了代议制条件下平民只有选举权,被迫服从和默认的模式,推动政治精英化逐步向政治平民化发展。没有参与就没有民主,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平民的政治参与,只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参与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已。平民政治承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承认了个体的权利,个人参与政治是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公共决策权力的源泉。平民政治也使民众更加关心政治的决策过程,它不仅要求民主定期自由选举,还意味着大众的参与,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平等地参与政治。同时,平民政治是民众在更多维度上直接参与政治,从而创造一种共同的归属感,使政府政策焦点回归到更注重民主的实质,从而提高民主的凝聚力和活力,进而反过来促进官僚体系承担责任,约束自身权力膨胀变质。
从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政治现实看,平民政治固然很大程度符合“民主决策”的诉求,契合了平等、自治、同意等政治价值,满足平民参与政治的期望,但民意复杂多变,大众经常处于非理性状态,政治决策效率和质量并没有理想中那么高,大众诉求与精英矛盾仍难化解。政治平民化趋向具有以下不足:大众非理性可能导致激情政治;缺乏足够认知和远大智慧,可能导致群氓政治;多数无视宪法体制,可能导致暴民政治;难以达成社会共识,可能导致低效政治;利益集团过于强大,可能导致集团政治;政治家过分讨好民意,可能导致福利超载[11]。因此,面对高人权、高福利、高保障的诉求,政府显得力不从心。在平民政治大规模崛起背景下,政府面临越来越大压力。例如,在法国,为减轻政府负担,维持社保体系正常运转,马克龙政府提出增加燃油税,但随即引发了大规模的“黄马甲”抗议运动,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在希腊,政府为了还债提出适当降低国民工资和政府保障水平,遭到民众强烈抗议;美国特朗普上台后,为了选票短期利益,投民所好,无视专家意见,不实行科学的防疫措施,造成经济和人身安全的巨大破坏等。这都是民众过度参与政治致使政府政策过度倾向底层民众,结果致使整个国家出现更大问题。
由于具体国情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度各不相同,很难一概而论,但西方政治面临的问题仍值得我们反思。尽管中国语境中的民本与西方民主含义不同,但都看到了人民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都需要妥善处理精英与民众关系,才能保持政治稳定。从中国政治状况看,政治发展偏向于精英主义,政府掌管社会各方面事务,属于“全能政府”。因此,应适当加大民众主动政治参与,引导他们摆脱自上而下官本位的政治惯性,鼓励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行动。在执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良政和善治,构建新型的政府与民众关系,系统推进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协商民主制度体系等。此外,在经济发展中妥善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更加注重平等,防止贫富差距拉大诱发的中下层民众对政治体制不满;在分配中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群体,尤其注重中下阶层利益,消除因分配不公引发的相对剥夺感,将社会矛盾消除在未爆发阶段。
综上可见,抛开意识形态和概念纷争,实际上世界各国政治无非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要素不同程度的混合。精英注重“科学决策”,平民主张“民主决策”,精英政治凸显少数统治者如领袖、政党等领导力,但往往忽视大众参与;平民主义凸显大众影响力,但往往因民意纷争和大众非理性而影响决策效率和质量,容易滑向民粹主义,从而导致政治决策无法作出和实施[11]。理想的政治是在精英政治与平民政治之间寻求平衡。当今世界尽管不时掀起民粹主义浪潮,但平民参与政治扩大化是客观事实,平民政治的浪潮是政治发展的新特征。这一政治新形态的兴起与发展,引发了人民对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之间张力关系的思考。在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下,政党更加碎片化,社会更加撕裂,政治局势更为复杂,非典型政治人物层出不穷,在民众鼓噪下往往能掀起巨大声浪,成为改变政治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因此,平民政治兴起也提醒政策制定者更好处理精英与民众关系,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适合本国发展的民主政治程序和运行机制,回归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尽量消除政治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扩大广泛的中产阶级规模,防止走向寡头政治和民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