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玫 王艺桦 朱瑛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要兼顾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才能获取和享受幸福生活。时至今日,这一思想仍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家国情怀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进程中所形成的强大精神动力,不仅契合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提供了精神之源。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引导,将化育工作从优化课程育人、发挥文化育人、着重实践育人、重视组织育人的角度共同发力,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认识到自身应秉持的态度,自觉把个人发展与祖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主动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与“国”有着典型的伦理特色,从诸多的文学创作中便能直观感受,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亦或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都从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古人“家国天下”的思想,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熔铸于中华儿女精神血脉中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血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正是主动将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才会在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程中,不断涌现出全力以赴、砥砺前行的先辈,成就了同时期最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有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留美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不畏艰难险阻,甘愿回国为祖国建设贡献一己之力,才创造了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有以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志诚报国,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开创了科学技术发展和革新的新局面。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家国情怀流淌在中华儿女奋斗的精神血脉中,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开创了发展的新格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文化血脉的不断传承,注入民族发展之动力,指明文化前进之方向。家国情怀早已在千年的传承中,沉淀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形成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共振,烙下了不可磨灭的民族印记。作为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热播电影《流浪地球》,剧情中带着地球——这一孕育人类诞生、见证人类文明的星球去流浪,而不是像西方科幻电影中放弃原有的家园,另觅合适的星球,这一理念深刻体现出了中华文化中浓厚的“家国同构思想”[2]。电影中不论是17 年未归家,最终壮烈牺牲的刘培强,还是以王浩为代表的搜救队员,在关键时刻做出的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抉择,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着眼于现实,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赢得了世界的肯定。不论是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是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心中的家国情怀。放眼世界,中国为世界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诠释,新的时代,家国情怀不仅在中国大地上熠熠生辉,更展现出了世界胸怀,在不断升华中继续传承。
爱国主义是家国情怀的核心,以“五四运动”为开端,展现了百年以来爱国青年奋勇向前的青春风采。1919 年,在民族存亡之紧要关头,中国的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1949 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无数中国青年怀揣自己的强国梦想,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的热潮;1979 年,“春天的气息”为中华大地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富有探索精神的一代人,踏乘改革春风的时代浪潮,汇入改革开放的洪流。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家国情怀依旧熠熠生辉,有张富清70 余载党龄,60 余年深藏功名,甘于默默付出的无悔;有杜富国“为任务敢拼命,为战友不惜命”;有黄文秀的踏踏实实,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甘于以芳华无悔付出……这是家国情怀新时代的动人写照,展现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无尽的热爱,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所带来的前进动力,持续在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发力,内化在中国发展的探索道路中。这种深入血脉的情感所产生的前进动力,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3]“互联网+大数据”引领了网络时代的深入发展,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方面展现出了巨大能量,但个别媒体为获取点击量,在社会问题上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延伸到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甚至是英雄人物进行片面、虚假评价,进而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造成冲击。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需要青年一代来书写[4]。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了通向理想道路的安逸环境、丰富物质生活保障,在享受美好时代的同时,新时代大学生更需主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和认同,持续加强世情、国情的教育,深化时代重任,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紧跟国家的战略安排,自觉自发摒弃社会上错误思潮,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以舍我其谁的姿态,大步昂首走在时代的前端。
当前高校大学生以“95后”“00后”群体为主,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度高、思维活跃,权利意识、自我意识更加强烈。面对快速更迭的网络时代,若不及时引导,很容易受到影响。如“毒鸡汤”“丧文案”“凡尔赛文学”等在流行的同时会不同程度的对他们产生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造成不良影响。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面对新时代的需求,高校需结合他们所具有的能动性、可塑性特点,将家国情怀融入立德树人的工作中。立足于现实,紧密联系“家”与“国”,“个人”与“国”的关系。打破由于物质生活条件和时代印记的不同所产生的理解障碍,拉近历史人物与大学生的距离,在事件价值观的情感共鸣上发力。通过家国情怀教育引导,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化作重拳,化解颓废消极情绪,构筑大学生追求人生价值的灯塔,为迷茫的大学生指引航向,让青春在强国伟业中燃烧,让个人梦想在伟大中国梦中更好的实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我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更具时代感”。[5]家国情怀所彰显的家国一体、敢于拼搏、敢于牺牲、不懈奋斗等特质,正是当代所需要的内涵。随着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不论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还是华为5G技术风暴的民族自信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基于现实生活,表达自己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的情感。不仅如此,他们也更乐于号召更多的人来传递中国精神及中华文化,这些都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明显在文化认同上有着强烈的提升,文化自信全面提升。
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引导学生透过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外表呈现,通过家国情怀教育,拉近历史发展变革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背景,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从表层的深入到知实然,了解历史的本质,在认识上最终求应然,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形成有基础、有底蕴、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根基和精神沃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要使课堂发挥最优的效能,必须有的放矢地深化课程育人。一是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要打破学生对思政课政治鲜明、思想深刻、理论复杂的刻板印象,把新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国家层面的新战略、新任务,以深层次的解读、贴近现实生活的表达展现在课堂,确保先进的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将家国情怀与肩负时代之任,筑牢理想信念的堤坝相结合,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二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全面融入教学设计。不仅要发挥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各学科老师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的促进作用,使思政课堂的“一枝独秀”,拓展为课程思政的“遍地开花”。与此同时,注重教学“双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抒发自己爱国情、强国志的感悟,讲身边的感人故事,将教师单方面灌输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互动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三是将家国情怀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国情怀的升华,家国情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性,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实效性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思维活跃的“95后”“00后”,创造吸引力是提升教育亲和力,营造学习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一是要讲活历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高校要有针对性的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特别是结合当地和高校联系紧密的红色故事,利用参观纪念馆、观看话剧等从情感上引发触动,使家国情怀的内涵具体化,使教育内容发挥“自我表达”的功效。二是要将家国情怀教育内容日常化。充分发挥高校微信、微博、抖音等官方媒体的作用,将具有讨论性的话题,以校园街头采访等形式展现出来,直击学生的关注点。在讨论时代楷模、改革开放成就、新时代中国力量等话题时,让教育的内容从课堂飞入校园各处,融入生活日常。三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校园的人和事作为宣传重点,突出家国情怀的内容与作用,拉近教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做到自觉向榜样看齐;四是将家国情怀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都有属于自身发展独有的历史背景,近年来晒录取通知书、毕业纪念礼物等成了每年新生季和毕业季的热议话题。以新颖的方式传递内涵,结合高校实际,将承载爱国情、强国志的情怀融入校园文创,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创建家国情怀隐性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促进学生在隐性教育的环境氛围与理论教育的显性教育中实现知行合一。
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基本原则”[6],大学生要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明确“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7],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使之内化吸收为学生个体的自我认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家国情怀的体悟与理解。一是以系统化的主题,深化育人效果。实践育人的形式多种多样,若各个活动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则能更好发挥育人作用。如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业基地等,要深度发掘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感悟家国情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激发共绘中国梦,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热情。二是以信息化的方式,创新育人形式。依托校级新媒体平台,紧紧跟随时代特征,大力推广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内容。利用微电影、抖音、快闪等时下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传播方式的新颖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原创作品中深植家国情怀的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影响力,利用网络的便利,以高覆盖量和高转发量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广泛参与到家国情怀教育与宣传过程中,使内容入脑入心,同时影响和带动周边的同学,形成教育宣传全链条。三是以志愿服务实现育人机制常态化。通过校园、城市社区、农村基层扶危济困、支医支教、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来展现家国情怀教育的成果,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培育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互助互信,无私奉献凝聚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
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带动作用,用“党建”的大手,拉起“团建”的小手,依托组织育人,将家国情怀教育内容深入人心。一是将家国情怀与党、团主题教育活动紧密联系,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感悟家国情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用时代楷模、人民英雄的事迹,引导学生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相统一,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二是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以家国情怀中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对抗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贪图享乐、缺少责任、缺乏担当等不良情绪。将日常生活表现纳入党员考核内容,使学生自觉担负起服务组织,建设组织的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激励党员、团员在校园生活中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榜样作用的引领下,指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不断为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党、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