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市 510630)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当代一些大学生处于物质生活“过度”满足和精神需求极度“空虚”的两极化状态,这种反差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对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必须有所转变,这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会提出新的要求[1]。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大学生中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例如个人主义突出、协作意识缺乏,奉献精神不足等。个别学生受西方崇尚个人自由和享乐主义的观念的影响,产生了自私自利、片面追求物质的生活习惯,有的甚至不顾个人的经济能力,一味追求“精致生活”,导致入不敷出。有的不求上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自称为“佛系”。这些现象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人的选择,但是纯粹追求物质、缺乏精神方面的追求,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会导致抑郁、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有的会出现自杀倾向。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2]。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关于生命的目的、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元素,这些元素从一个新的视角展现了古圣先贤对理想、信念、生命意义的解释与思考,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心理、精神方面的营养。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还可以借用古人的智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大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
中华传统古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该体系的补充和完善。现代心理学的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基本源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实际教育中也能展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在某些问题上,西方教育理论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会出现一些不适应。例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集体意志高于个人意志;西方则推崇个人主义,追求人权和自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架构,大多以西方心理学架构为基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大模块中,其理论依据基本是以西方的理论为主导,非常强调发挥个体的个性化、独特性,这本身无可厚非,我们应该积极鼓励个体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人,但同时也要注重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个体在成为独立、自由个体的同时,应该承担相应的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框架很少有模块专门谈及个人的社会责任以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如何共同协调发展的问题。将中华传统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理念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视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力的同时,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是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目前大学生接触到的心理学思想,大多来自西方文化,这种文化迁移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学生忽略了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背景,似乎来自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才是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根本。通过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大量关于完整人格的论述,如何将生命的意义融入社会的观点纳入课程,帮助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活着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探寻,从而找到生命的价值。让学生真正体会我们的问题其实早就藏在古人的智慧中。以这种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认同,激发大学生传承文化的使命和担当。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同时也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深层次认同首先是文化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教会人在所处的环境中如何自我和谐地生活。每个民族都有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这种结构是上千年沉淀而形成的共同的人生观、情感方式、思维模式等。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用的心理健康元素,把无意识的“文化自觉”转化成有意识的“文化利用”,一方面能更好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的特征,体现当代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内涵。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框架中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从而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因此,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魅力,就是在践行凝聚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在利己、利他、利社会的过程中,保持心理的动态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达到自己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二者目的完全一致。儒家思想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责任与担当。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儒家思想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在处理与自己关系时,主张修身利他悦己等。同时儒家思想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以整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3]。道家思想提出“自然无为”的处世方式和哲学。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意思是道德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便不会去在乎外物和自我的界限,达到忘我的境地。不追名逐利,不刻意求助于外物,不随意跟随外物流转,顺其自然,才能不受外物伤害,完全一种超脱自我乃至无我的状态。除此之外,中华传统文化的诗歌就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等是人的情感的宣泄和升华,是情感的表现和载体[4]。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把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通过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得到舒缓和解决。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例如故事、谚语、音乐、舞蹈、戏曲、传说等。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对生命价值的尽力展示中,个人生命的价值必须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自然生命力和精神生命力的价值,儒家思想提出命贵在人有“义”,注重提升人的社会生命价值;道家思想提出“贵生轻利”,注重提升自然生命力的价值;佛家思想注重提升精神的生命力,从精神上“涅槃”,这些思想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正处于个体分离化的重要时期,还没有完全形成良好的自我统一性,在看待问题时,有可能出现片面、不客观、不理性等问题,因此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上容易迷失自我,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把生命教育和发展教育结合起来,更要把生命意义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融入生活中,让学生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为生命意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大学生文化水平比较高,领悟能力较强,只需稍加引领,他们便能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因此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抽取对大学生有益的心理健康元素,启迪大学生的心灵,是非常可行的。
许多心理学的方法和流派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心理资源。例如日本著名精神科医生森田正马创立了森田疗法,正是受中医学思想的启迪。茵素·金·伯格受中华文化中“阴阳太极”的系统观和“强处为本”的理念的影响,创立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荣格从中国道家思想中汲取了心理学的智慧资源,创立了分析心理学。申荷永教授以心理分析和中华文化为基础,创立了核心心理学。格桑泽仁教授的“得觉”理论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寻找启动内部心理动力源的方式。陈丽云、樊富氓、梁佩如等人开创了全人心理健康模式发展新局面,融会贯通地将其中的资源有机地融入团体活动中[5]。这些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都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或者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与西方的心理学方法相结合,从而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中华传统文化为上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元素,经过精心挖掘,仔细梳理,可以为世界心理治疗理论提供依据,其博大精深、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样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资源,因此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的。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如果不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加以整理和归纳,就不可能找出其中的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源,更不用说如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遵循建立文化心理库、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活动、创建校园环境等思路进行。
作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师,要努力探索挖掘经典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加强对中华经典著作的阅读和理解,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角度出发,逐条对所涉及的心理健康思想进行归类整理,并通过合适的理念和方式,将这些优秀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去感受这些优秀思想的内涵,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例如从修身文化、亲情文化、家国文化、挫折、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收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的优秀诗歌、故事、谚语、戏曲、传说等,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构成可以检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库。
以《你的问题藏在古人的智慧里》为主线,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心理库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元素,分章节、分项目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章节中。创造性的开发各种课堂活动模式,并形成统一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计划。例如,讲授《心理健康概述》,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最高境界等内容纳入,让学生体验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开拓学生思维和视野。另外,向学生展示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的态度,是如何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对维护大众心理健康的作用,并从中领悟自我成长过程中,文化带给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感受我们文化内涵的力量,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利用中国整体心理学的思想,开发针对学生自我成长、人际沟通、情绪疏导等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利用“孝”“家国”“尊亲”等文化的精髓,将其融入个人成长理念,结合中国国情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适当地开发自我关爱和朋辈辅导的培训模式。根据人群将培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门针对特殊群体的团体心理辅导,该团体人群同质性比较高,针对性比较强,需要专业的老师全程负责课程开发和团辅带队,每年根据特殊学生群体的情况,公开招募,灵活安排时间开展不低于4 次的团体心理辅导。一类是针对普通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该类群体通常以一个班,或者一个宿舍为单位,同质性要求不高,解决的问题包括熟悉度、人际沟通、集体凝聚力等方面,由专业老师开发课程,培养一批得力的校级学生骨干,针对大部分学生面临的问题,在各个学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这样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由特殊群体到普通学生、由点到面的培训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在全校范围开展普及。
以每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月与心理健康文化月为载体,以学生社团为主导,在文化自信理念下,结合传统中华文化的心理资源,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经典阅读、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艺术展示、太极、武术、茶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对身心健康的独特魅力。
以文化自信理念为指导思想,在学校行政管理的统筹规划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管理优势,建立了“校级-心理中心-二级学院-班级-宿舍”五级危机干预与预防网络体系[6],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利用校园的宣传平台,加大对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的宣传力度,将古圣先贤、仁人志士对生命目的、意义、价值的理解,将他们的故事融入心理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级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的培训中,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生命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利用目前高校垂直化行政管理的优势,调动二级学院的可利用资源,通过日常咨询、学生活动、培训教育、校园宣传、团体心理辅导等自上而下、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气息和传承的文化精神浸入整个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
“学校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正向的价值关怀,将其应用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极好的作用[7]。”笔者经过多年的调研和实践,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效果的评估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效果进行评估。定性方面是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训体验和培训效果两方面,全面真实地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训进行评估,且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培训方案,促进培训效果的提升。定量方面评估,可以借助一些量表,例如SCL-90、应对方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等对学生进行前后测试,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前后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经过评估、反馈、修正,不断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式、方法,创造性开发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