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结合辨证施治母畜子宫脱出

2021-12-03 04:05:52高炳钟福建省南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南靖3636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口色母畜患牛

高炳钟 福建省南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南靖 363600

母畜子宫部分或全部脱出于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该病多见于牛、山羊、猪,但绵羊、马、兔比较少见,为母畜产科之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当,将失去母畜繁殖价值,笔者从事兽医临床近40 年,收集病例100 多例,现整理报道如下。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中兽医认为:子宫脱出,大部分是产后发生,常因体质虚弱、饲养失当或劳役过重所致的中气不足、中气下陷、冲任不固,无力维系胞宫,致子宫韧带松弛、胞宫失去悬吊而翻转脱出;西兽医认为:孕畜运动不足、矿物质缺乏、劳役过度、营养不良等,致使骨盆韧带及会阴部结缔组织弛缓无力,胎儿过大、胎水太多,造成韧带持续伸张,此外重胎或产后母畜长时间置于前高后低位置以及不正确助产或剥离胎衣等也是导致该病的主因。

2 辨证施治

母畜子宫脱出的病因较多,较为复杂,临症各异,笔者将其分为4 型。

2.1 气滞血瘀型 常由于患畜疼痛不安,频频努责,腹压增高,致使子宫脱出。

2.1.1 病例 1989 年8 月16 日,山城镇后河村柯某饲养的1 头黄牛,产后子宫脱出,求诊。症见子宫脱出阴门外,无法缩回,色暗紫。患牛站立不安,频频努责,精神疲倦,食欲不佳,反刍减少,口色青紫或赤紫,脉象沉涩。

2.1.2 症候分析 子宫脱出于阴门外无法缩回,乃为气滞血瘀所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站立不安,频频努责,气滞血瘀,故色呈暗紫,口色赤紫或青紫,脉涩,属瘀血征象。

2.1.3 治则 行气、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方用活血化瘀汤加减:当归、赤芍各35 g、川芎、郁金、乳香、没药、乌药、续断各25 g、杜仲30 g。水过全药,药煎七分,渣煎五分,侯温灌服,1 剂/d,连用2 d。兼施手术,肌肉注射安痛定配合氨苄青霉素、当归注射液,早晚各1 次。于次日痊愈。

2.2 中气不足型 多见于气血两亏、产前过度劳役或产后过早使役、产程时间太长、瘦老体弱。

2.2.1 病例 1995 年2 月10 日,靖城镇武林村高某家养1 头11 岁水牛,产后次日即子宫脱出,求诊。症见患牛精神不振,喜卧懒动,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大便溏泄,子宫部分脱出,努责较少,站立时自行缩回,口色淡白,脉象微弱。

2.2.2 症候分析 患牛大便溏泄,子宫脱出,乃脾气不升,中气下陷;食欲减退、反刍减少,仍为脾气不足,运化水谷失司;精神不振,喜卧懒动,当归脾失健运,化源不足而致气血亏虚;口色淡白,脉象微弱乃为中气不足、脾虚气弱的病象。

2.2.3 治则 消炎、补牌益气、提高抗病力。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白术各40 g、升麻、觉参各50 g、柴胡35 g、当归15 g、陈皮30 g、灸甘草20 g。水过全药,药煎七分,渣煎五分,侯温灌服,1 剂/d,连用3 d。兼施手术,肌肉注射胎盘注射液+维生素B12+肌苷,黄芪多糖注射液,1 次/ d,连用3 d,于3 d 后痊愈。

2.3 湿热下驻型 从临床看,多见于子宫脱出时间太久,被粪尿污染或致破。

2.3.1 病例 2006 年7 月21 日,南坑镇南坑村张某家养1 头13 岁母水牛,产后即发生子宫脱出,于次日求诊,症见患牛子宫脱出,严重感染,溃烂恶臭,破溃处黄水渗出,苍蝇附着,排尿频数,局部红肿,稍有痛感,尿色黄赤,口燥然饮水不多,口色红又挟黄,脉象弦数。

2.3.2 症候分析 患牛子宫溃烂,破流黄水,仍为湿热下驻,驻盛而下之故;脱出的子宫局部红胀,疼痛不安,归于湿热盛、气血滞;口燥乃机体有热,饮水不多仍湿盛;排尿频频,微显疼痛,尿色黄赤,脉弦而数,口色红又挟黄,此乃湿热下驻病征也!

2.3.3 治则 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药八正散:大黄70 g、枝子、菌陈、猪苓、泽泻各35 g、木通、车前各30 g、滑石、土茯苓各40 g、甘草20 g、灯心草25 g。水过全药,药煎七分,渣煎五分,侯温灌服,1 剂/d,连用3 d。兼施手术,肌肉注射安痛定配合青霉素钠、柴胡注射液,2 次/d,连用2 d,3 d 后痊愈。

2.4 气血两虚型 属气血两虚的子宫脱出症,多见于老弱经产母畜。病因是体质虚弱,产前过重劳役、产后饲养不当,导致脾肾两亏,气血不足。

2.4.1 病例 2016 年9 月26 日,金山镇内安村某畜牧有限公司猪场饲养的1 头8 岁但还在生产的纯种大约克夏母猪,在产下14 头仔猪的第2 d 发生子宫脱出。症见患猪神疲体倦、卧地懒起,食欲不佳,大便溏泄,四肢微肿,子宫脱出无力回缩,后躯较冷,四脚、双耳不温,口色淡白、脉细无力。

2.4.2 症候分析 患猪水湿不能运化,内湿溢于肤腠,致四肢微肿;水湿入肠,大便溏泄,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故神疲体倦,卧地懒起;中气虚陷,固摄无力,脱出子宫无力回缩;肾阳虚不能温煦,后躯发冷,远心端不温;口色淡白、脉细无力为气虚血亏之病征。

2.4.3 治则 补脾益肾,养血敛阴。方药十全大补汤:党参、茯苓获各20 g、白术18 g、当归、川芎各15 g、白芍、附子各12 g、灵仙、香附各10 g、甘草8 g。水过全药,药煎七分,渣煎五分,投胃管灌服,1 剂/d,连用3 d。兼施手术,肌肉注射肌苷、维生素B12、维丁胶性钙,黄芪多糖注射液配当归注射液2 次/d。于3 d 后痊愈。

综合多年的临床病例分析,笔者认为上述4 型多以单独出现,但亦有两型或两型以上之兼症,辨证施治时,应细心观察,辨证求因,标本兼治。

3 手术整复

3.1 目的手术整复是治子宫脱出的必然手段。凡子宫脱出又不能自行复纳者,除了手术整复,还应加以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治急,治标治本,先处急症,后除病本。

3.2 手术整复

3.2.1 准备 准备38~45 ℃的4%氯化钠溶液,或0.1%~0.5%高锰酸钾溶液。

3.2.2 手术 将脱出的子宫泡在上述溶液中,细心去污,放尽瘀血,剥刮坏死物,缓慢洗揉,经过洗与揉,使脱出部位变软,体积缩小,待脱出的子宫颜色由暗紫转为淡红、由硬变柔后涂以青霉素麻油,趁患猪停止努责时,将脱出部分缓慢送入阴道,然后托住子宫,推入骨盆腔内,使推入子宫的皱褶全部舒展,至全部复位为止,待推入的子宫与其腹温相同后,术者的手方可慢慢退出。

4 术后护理

4.1 牵行运动(1)脱出的子宫全部复位后,术者手退出,助手牵牛在平坦的场地(禁走高低不平道路,特别是禁走上坡路)缓慢行走,勿有片刻停留,如果是母猪则应置前低后高之地。(2)牵行运动有2 个目的:一是通过不断运动,以增强气血运行,促使瘀血消散和子宫恢复;二是通过强行牵行运动,使患牛无努责机会,以保证回纳的子宫不因努责而再度脱出。

4.2 高系鼻绳 牵行运动后,应将患畜拴系于前低后高处,高吊鼻绳,使患畜无法卧下。以免因卧下而致腹压猛然增高,使子宫再度脱出。

4.3 配合水针 整复后,交巢穴位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4~10 mL,以提高疗效。

4.4 加强饲养管理 在治疗期和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严禁饲喂粗纤维或其他难以消化或容易引起便秘的饲料、饲草,多供给青绿幼嫩的牧草和饮水,酌情逐步增加精料,暂停使役,每天适当运动,促气通血循,消瘀散结。

猜你喜欢
口色母畜患牛
《元亨疗马集》“察色赋”浅析(上)
牛前胃病辨证论治
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救治奶牛卧地不起症的一般步骤
农家之友(2018年10期)2018-10-29 07:02:50
牛瓣胃阻塞的中兽医疗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2
母畜分娩前后的饲养技巧
母畜分娩前后的饲养技巧
提高母畜繁殖功能的措施
牛前胃弛缓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