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华南虎皮肤溃烂的诊治

2021-12-06 11:09:32林锡潘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福建龙岩364000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林锡潘 福建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 福建龙岩 364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直径1 μm 的球状细菌,常存在于呼吸系统及皮肤表面,属革兰氏阳性、溶血性、兼性厌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可在15~45 ℃条件下生长,也可在15% 氯化钠溶液中生长,会导致一系列化脓性感染、食物中毒及中毒休克综合征,其化脓性感染可从轻微的皮肤性病变(如疖、痈等)发展成严重的继发性炎症感染(如肺炎、乳腺炎、静脉炎、脑膜炎、泌尿系统炎症等),并可感染到达组织脏器深部,引起骨髓炎、心内膜炎等[1]。

1 患虎基本情况

1.1 发病前个体情况 华南虎,雄性,2011 年6 月1 日出生,体重约130 kg。与母虎一起在半野化散放区共同生活,散放区面积约600 m2,树木茂盛,光照较少,区内有人工虎穴、水渠。每天饲喂牛肉、解冻鸡架6~7 kg。发病前采食和体表情况良好,与母虎有交配行为,无既往病史。

1.2 发病经过与治疗情况 2019 年5 月中旬饲养员发现患虎鼻尖部和左臀部各有一块皮肤溃烂,溃烂面周围不规则,并有蹭网墙的挠痒行为,遂将患虎调回笼舍进行观察治疗。因患虎近期与母虎合区生活并有交配行为,怀疑患虎与母虎交配时,受母虎应激反应抓伤所致。5 月13 日采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食物给药,连续用药5 d 后皮肤溃烂面扩大,左臀部皮肤溃烂处旁新增一处皮肤溃烂。5 月18 日改用3 g 青霉素钾和2 g 硫酸链霉素溶解于12 mL 灭菌注射用水后吹针肌注,并向溃烂面喷洒消毒液(聚维酮碘、过氧乙酸等轮换使用),连续用药5 d 后,3 处皮肤溃烂面逐渐扩大。5 月23 日改用抗真菌药盐酸特比萘芬溶液喷洒溃烂面,连续用药5 d 后患虎原3 处皮肤溃烂面扩大更为严重,且右臀部新增3 处皮肤脱毛(见图1)。至5 月29 日对患虎麻醉采样时,鼻尖部溃烂面呈周围不规则灯泡状长20 mm×宽18 mm(见图2),左臀部最早皮肤溃烂面呈周围不规则等边三角形底长60 mm×高65 mm(见图3),检查患虎体表无蜱虫、虱子。

图1

图2

图3

2 实验室检查

2.1 螨虫检查 刮取溃烂面与健康皮肤连接处皮肤组织镜检,未检出螨虫。

2.2 血液检查 采集虎股内侧隐静脉血,用肝素钠抗凝血做血常规检查(见表1);用非抗凝血分离血清做血清生化检查(见表2)。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患虎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血清生化检查结果表明,患虎碱性磷酸酶显著偏低,钙离子降低,球蛋白略微升高。根据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初诊为患虎感染微生物致皮肤溃烂不愈合,且患虎近期营养不良(可能与近期用药后采食情况较差有关)。

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

表2 血清生化检查结果

2.3 细菌培养、鉴别、药敏试验与诊断 用医用无菌一次性棉拭子采集两处溃烂面分泌物数份,经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检查、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确诊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肤溃烂。

2.3.1 细菌分离培养与镜检 将棉拭子放入含1 mL 生理盐水的试管中进行反复搅拌,采用斜线平板划线法在血平板上划线,36.5 ℃培养24 h 后,见直径2 mm 左右,淡黄色、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对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紫色葡萄状排列的球菌。根据细菌培养特征和镜检结果,疑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3.2 细菌鉴别 挑取分离培养的单个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线接种进行纯培养后,再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胰酪胨大豆肉汤,36.5 ℃培养24 h 后,分别取0.5 mL 菌液和0.5 mL 25%新鲜兔血浆混合于新试管中,振荡摇匀,36.5 ℃培养6 h 后,试管倾斜时出现凝块,即血浆凝固酶试验呈阳性。综合细菌培养特征、镜检结果和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鉴定该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3.3 药敏试验 前期采用青霉素治疗无效,推测该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耐药性,因此先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该菌进行耐药性测定。将待检菌液均匀涂抹于MH 琼脂平板,在平板中央处贴上苯唑西林(含药量为1 μg)药敏纸片,35 ℃培养24 h 后,苯唑西林抑菌圈直径达到2 mm,由于判定标准为小于10 mm的抑菌圈代表有耐药,因此将该菌初步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进行多项药敏试验,氨苄西林、甲氧苄胺嘧啶、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阿米卡星、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均表现出对该菌的抑菌效果。

3 确定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试验和血液检查结果,以补充营养、抗菌消炎为治疗原则,6 月6 日开始采用对患虎吹针肌注1.2 g 盐酸林可霉素、24 万U 硫酸庆大霉素、5 mL 复合维生素B,连用7 d,长期在食物中添加矿物质粉、维生素C;3 d 后患虎已无蹭墙网的挠痒行为;5 d 后皮肤溃烂处已无渗出液;7 d 后皮肤溃烂处开始结痂且溃烂面缩小;6 月21 日继续对患虎吹针肌注1.2 g 盐酸林可霉素、24 万U 硫酸庆大霉素、5 mL 复合维生素B,连用7 d,皮肤溃烂处完全结痂。7 月6 日患部皮肤痊愈。

4 分析讨论

4.1 感染耐药菌的主要原因和控制建议 患虎发病前与母虎生活于一处散放区,2019 年4 月整月只有5 d 是晴天,其余都为雨雾天气,散放区又地处深山,树木茂盛,环境潮湿阴暗,光照严重不足,极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并导致动物免疫力降低,再结合患虎发病前的交配行为。患虎可能是长期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中生活,免疫力低下,又在交配时被母虎过激反应抓伤,环境中的致病菌通过伤口感染机体。而母虎在同样环境未发病,可能是因为母虎体质较好且没有外伤缺少感染途径,在发病前就已调离病区。华南虎是我国特有虎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猛兽。该虎未曾进行进夹笼行为训练,兽医不能直接触诊和静脉给药,因此在针对华南虎药物保健预防上,常采取广谱性抗生素进行预防、药物诊断和治疗。此次诊疗过程就是药物诊断治疗无效后转为实验室诊断治疗。患虎发病初期皮肤溃烂面积小,根据饲养员的报告怀疑为外伤所致普通感染,开始采用食物给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抗菌消炎,治疗后病情渐进发展,怀疑用药途径和方向有误;改用吹针肌注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和对伤口喷洒消毒液,治疗后病情加重,2 次抗生素用药无效后,怀疑患虎感染真菌、寄生虫、耐药菌、病毒等;遂先对患虎伤口喷洒抗真菌药物盐酸特比萘芬溶液,治疗后病情继续加重不受控制,遂决定将患虎麻醉后进行体表寄生虫检查,同时采集血液、皮肤溃烂面渗出液、溃烂皮肤与健康皮肤连接处组织等进行实验室诊断,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和血液生理生化数据制定治疗方案,患虎痊愈。

有科学研究表明,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性皮肤病与既往不正规用药有密切关系[4],感染是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应配合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制剂,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减少抗生素使用,从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5]。

4.2 使用消毒剂杀灭环境耐药性细菌 患虎出现耐药性细菌感染,应做好患病动物的隔离和饲养场地环境消毒,避免耐药菌株向人畜传播感染。如同反复使用抗生素会产生细菌耐药性一样,在长时间接触同一类消毒剂,细菌也会对该类消毒剂产生抗性[6],所以在日常消毒上要勤换不同种类的消毒剂。每月逢5 号轮换使用戊二醛、猛多力、次氯酸钠、聚维酮碘、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消毒笼舍和用石灰每半年消毒散放区后,至发稿时未发现类似病例。

猜你喜欢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那一抹金黄色
那一抹金黄色
金黄色
烧伤残余创面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9:02
王西林 作品欣赏
小型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