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2021-12-03 03:55李玉田
百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底线贫困村成果

李玉田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99)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脱贫地区“十四五”期间所面临的首要问题。2020 年12 月29 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1]2021 年1 月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2]。2021 年3 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3]。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关乎脱贫地区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关乎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关乎脱贫地区低收入人口美好生活需要。

一、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意义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不是可守可不守的问题,而是必须坚决守的问题,是必须坚决守住的问题。

(一)守住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贡献的成果

我国减贫行动对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主要贡献表现在:世界减贫人口中我国贡献了70%的份额;我国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减贫进程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全球减贫智慧和方案中我国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实现人类减贫共同理想中我国兑现了承诺。守不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就必然会侵蚀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发展进步贡献的成果。

(二)守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消除绝对贫困艰辛努力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才取得了脱贫攻坚胜利。2021 年3 月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归功于全党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归功于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4]守不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就必然会侵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消除绝对贫困的成果。

(三)守住脱贫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

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自然环境脆弱,公共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开发利用效果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滞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其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困程度深,区域贫困、整体贫困、个体贫困、物质贫困、精神贫困、生态贫困、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一般贫困、深度贫困等各种贫困交叉叠加。贫困虽然不是命中注定,但要战胜贫困,绝非易事。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能否脱贫。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历史性脱贫,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些成果的取得,是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脱贫地区未来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就是守住脱贫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

(四)守住脱贫地区的民生福祉

民生福祉是脱贫地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消除贫困,就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使民生福祉达到新的水平。绝对贫困的消除为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消除贫困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石。脱贫地区人民群众能否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取决于能否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脱贫攻坚成果基础。守不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就必然会侵蚀脱贫地区民生福祉的基础,严重地影响脱贫地区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

二、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目标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本身,而是通过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最低目标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一,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这一全面胜利是历史性的胜利、全方位的胜利和里程碑的胜利。这一全面胜利不仅“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根本改变了农村贫困落后面貌,显著提升了贫困地区基层治理能力”,同时“有效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体生存发展权力,显著地提升了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贫困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5]因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标必须要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成果。第二,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部分区域、部分人群和部分领域虽然已经脱贫,但是存在脱贫标准比较低,脱贫基础比较弱,脱贫不稳定性比较大,自然灾害频繁,意外变故突发等情况。脱贫标准低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贫困户、事故困难户等,极易返贫。这些家庭户的返贫,不可避免。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把返贫率控制在一定的比例规模以下,这实质上是把返贫风险降到最低,把返贫危机降到最小。因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标必须要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二)中间目标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地区必须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一,消除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并不意味着脱贫地区所有的绝对贫困人口都脱贫了。根据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和贫困村退出标准,只要“贫困发生率降到2%或3%以下”,就可以退出贫困县和贫困村行列。这就意味着这些已经退出贫困县和贫困村行列的县和村,仍然有2%或3%的贫困发生率。这一部分贫困人口虽然数量少、规模小,但是却是最难消除的贫困,属于绝对贫困中的绝对贫困。消除这一类绝对贫困是区域整体性贫困得到解决之后,必须解决的贫困。第二,消除相对贫困。部分刚刚脱贫的收入比较低的人口,属于脱贫地区低收入群体。尽管这些低收入群体没有返绝对贫困,但还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相对于高收入群体属于相对贫困群体。脱贫地区相对贫困群体人数还比较多,规模还比较大,解决起来不见得十分容易。只有解决他们的相对贫困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最高目标是助推乡村振兴

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仅仅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不是脱贫地区发展的最高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才能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才能推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加快脱贫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实现脱贫地区农村居民富裕富足。脱贫地区一方面必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保持定力,5 年过渡期内“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4];另一方面必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4]的要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繁荣乡村特色文化,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增进乡村民生福祉。

三、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在于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中华民族消除绝对贫困千年梦想的实现,实属不易。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国家大事,是民族大事,是民生大事,是政治责任,是生命线,必须敬畏。

(一)守住防止返贫底线毫无意义

守住防止返贫不是底线,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才是底线。脱贫地区脱贫人口返贫原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叠加性和动态性特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返贫,返贫不可避免。毋庸讳言,脱贫地区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返贫风险,因而返贫底线是守不住的。脱贫地区能够守住的,只能是防止规模性返贫风险底线。

(二)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政治责任

脱贫攻坚是政治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也是政治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21 年1 月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持机制,对易返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持,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2]2021 年3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报告时提出:“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难度大、挑战多,要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3]脱贫地区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规模性返贫风险,必须担当起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政治责任。只有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才能守住中华民族已经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

(三)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生命线

脱贫攻坚深刻地改变了脱贫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补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突出的短板。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关乎脱贫地区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关乎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关乎脱贫地区低收入人口美好生活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生命线,必须担起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任。

(四)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敬畏底线

不论是返贫,还是规模性返贫,都是减贫行动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所不同的是返贫是守不住的,所能守住的是规模性返贫。只有敬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才能懂得尊重规模性返贫,懂得把握规模性返贫分寸,懂得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具体而言,一是要认可规模性返贫客观事实,明确规模性返贫底线界限;二是要接受规模性返贫客观事实,遵从规模性返贫底线边际;三是要估算规模性返贫客观事实,评估规模性返贫底线风险;四是要应对规模性返贫客观事实,防范、化解突破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风险。

四、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核心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核心在于“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规模性返贫底线是防止返贫的一条警戒线,不可向上逾越,不可向上突破。一定要牢牢守住。然而,也不能囿于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着眼最高目标和最高标准主动地守。

(一)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不可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

脱贫难,返贫易。脱贫地区时刻面临返贫风险。因病可能返贫,因灾可能返贫,因失业可能返贫,因产业受挫可能返贫,因市场变化可能返贫,总之,返贫是常态。在面临这些返贫风险时,脱贫地区能够做的是将返贫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该合理范围就是规模性返贫底线以下的部分。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保证不可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旦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就会严重地侵蚀已有的脱贫攻坚成果,极大地延缓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严重地影响脱贫地区低收入人口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才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不能囿于规模性返贫底线

返贫都不是好事,都不是小事。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只是要求不能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而没有要求不能向下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一种低标准要求,而不是一种高标准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仅限于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仅停留在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上,既谈不上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也谈不上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谈不上是助推乡村振兴。这是因为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本身已经侵蚀了脱贫攻坚成果,只不过还处于可接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脱贫地区已经脱贫的低收入者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种高标准的需要。要满足这一高标准的需要,就必须想方设法向下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努力争取最好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结果。

(三)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主动地守,而不是被动地守

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是防止返贫的一条警戒线,必须遵守,不得向上超越。规模性返贫底线向上突破,说明返贫事项趋向恶化;规模性返贫底线向下突破,说明返贫事项趋向好转。返贫事项恶化、转化极其复杂,极其不确定。有返贫事项存在,都要主动面对,积极应对,尽可能防止返贫风险发生,即使发生也要努力控制发生的概率,努力控制发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何况必须守住的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要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就必须认真识别返贫事项的性质和类型,全面分析返贫事项的影响因素,科学评估返贫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大小,从返贫事项的源头入手,以重要区域、重点人群、重要领域、关键时段为重点,编制详细具体的返贫事项清单,制定适用、有效的返贫事项控制预案,立足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遵循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目标和结果,主动做好各项防止返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点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重点在于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方面必须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另一方面必须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既要“防范”,又要“化解”,争取获得最好的防止规模性返贫结果。

(一)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

第一,建立健全返贫发生监控体系。以县乡村振兴局为主要主体,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客体,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以实时更新为主要常态,以家庭收入或开支为关键切入点,设置科学合理的返贫临界值目标值,从县到乡、从乡到村、从村到屯和从屯到户构筑健全完善返贫发生监控体系,及时向上传递返贫信息,对临界返贫的事项提前预警。第二,建立健全一支返贫发生监控队伍。以行政村为网格,组建一支由村级两委、村民代表、包村人员和第三方人员组成的返贫发生监控队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明确返贫事项质变的临界点,密切关注返贫事项不确定性变化情况,准确预测可能存在的返贫事项风险,及时通过返贫发生监控体系传递返贫信息。第三,重点聚焦脱贫标准低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贫困户和事故困难户。脱贫地区有些深度贫困户按照现行脱贫标准虽然已经脱贫,但有的脱贫标准往往比较低,有的脱贫基础非常不稳定,一旦脱贫条件恶化,就会极易返贫。脱贫地区有些边缘贫困户,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没有被列入扶贫对象,一旦现有条件恶化,就会极易返贫。脱贫地区有相当多的农户,不论家境如何殷实,总会面临各种变故风险,出现收入大幅度减少或刚性支出大幅度增多而导致家庭生活严重困难。家庭生活困难持续加剧,就会极易返贫。因此,必须重点聚焦脱贫标准低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贫困户和事故困难户的返贫问题。第四,继续严格落实现有帮扶政策。脱贫地区脱贫主要依靠国家帮扶政策支撑,国家帮扶政策是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措施。要防止脱贫户返贫,必须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第五,发展产业,鼓励创业,促进就业。防止返贫,更为有效的做法是:脱贫地区必须按照农村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农村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自身优势大胆创业,立足自身特长努力就业,全方位、多途径、多层次提高收入水平。

(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

返贫问题具有复杂性,对已经出现的各种类型返贫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化解。第一,周密排查返贫问题。对已经出现的返贫问题,一县一县排查,一乡一乡排查,一村屯一村屯排查,一家一户排查,查清返贫县数、返贫乡数、返贫村屯数和返贫户数,查清是否是规模性返贫,是否会引起规模性返贫。第二,精准识别返贫问题。对已经出现的返贫问题,要弄清楚属于哪一些类型的返贫,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返贫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后果。第三,分门别类应对返贫问题。(1)对于突发性返贫,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返贫风险储备基金及时给予救助。突发性返贫的特点是突发性,主要是疾病、灾情等引起,结果是收入急剧减少或刚性支出急剧增加导致出现严重生活困难,临时陷入贫困状态。(2)对于产业性返贫,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给予特殊扶持,帮助返贫户渡过产业发展受挫难关。产业发展受挫返贫的特点是产业性,主要是自然、市场、技术等引起,结果是减产绝收、严重亏损、负债累累而出现生活严重困难,临时陷入贫困状态。(3)对于就业性返贫,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就业扶持政策给予就业帮扶,帮助返贫户渡过失业难关。就业性返贫的特点是失业性,主要是由就业意愿、就业岗位、就业技能、就业市场等引起,结果是失业而没有收入导致出现生活严重困难,临时陷入贫困状态。(4)对于兜底性返贫,要强化现有的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给予应保尽保,防止他们出现群体性返贫。兜底性返贫的特点是兜底性,主要由无劳动能力引起,结果是保障兜底丧失或弱化而没有收入或收入减少导致出现生活严重困难,临时陷入贫困状态。(5)对于内动力返贫,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扶志政策给予扶志帮扶,强化思想教育帮扶,激发其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帮助返贫户渡过依赖难关。内动力返贫的特点是依赖性,主要由等、靠、要引起,结果是失去可等、可靠、可要而出现生活严重困难,临时陷入贫困状态。

六、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难点

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难点在于把准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标准。精准把握规模性返贫底线,以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基本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努力争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好结果。

(一)规模性返贫底线是返贫的下限

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所要守住的不是防止返贫底线,而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规模性返贫底线是返贫不可逾越的临界点。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则安稳,越过规模性返贫底线则危险。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提出主要基于对返贫事项的主观预见,准确把握返贫事项质变临界点,目的在于将返贫风险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防止返贫风险向恶化方向发展,并精准识别返贫风险点,设计科学的返贫风险控制目标,采取一切尽可能的应对措施,争取最好的返贫风险控制结果。

(二)规模性返贫本质上完全不同于返贫

规模性返贫一定是返贫,但返贫不一定是规模性返贫。规模性返贫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农村人口中返回到贫困线标准以下人口达到一定比例规模的状况。从区域角度讲,在一个区域范围之内,返贫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返贫比例规模,才称得上是规模性返贫或区域性返贫。从群体的角度讲,在一个群体范围之内,返贫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返贫比例规模,才称得上是规模性返贫,从这个意义说是群体性返贫。从领域的角度讲,在一个领域范围之内,返贫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返贫比例规模,才称得上是规模性返贫,从这个意义说是领域性返贫。从时间的角度讲,在一个时间段范围之内,返贫人数必须达到一定的返贫比例规模,才称得上是规模性返贫,从这个意义说是时段性返贫。

(三)规模性返贫以返贫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

从我国减贫实践来看,贫困县、贫困村的进入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而贫困县、贫困村的退出也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实践已经证明该衡量标准非常有效。鉴于此,着眼于有效,便于可操作,规模性返贫以返贫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同贫困发生率所不同的是:返贫发生率是指返贫人口占全部脱贫人口的比例。我国贫困村的退出标准是:“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贫困县的退出标准是:“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6]规模性返贫发生率原则上为3%以上,西部地区为2%以上。之所以如此规定,一方面由于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标准为贫困发生率降至2%或3%以下,贫困发生率2%或3%以上是不能退出的,即还是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或3%以下,说明贫困村、贫困县虽然已经退出贫困村、贫困县系列,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2%或3%以下)。这部分贫困人口不存在返不返贫的问题,因其本身就是贫困人口。返贫人口就是原来已经脱贫,因各种原因又返回到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3%或2%以上的返贫发生率,叠加贫困发生率2%或3%以下,扩大了贫困村、贫困县的贫困面。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脱贫基础比较脆弱,脱贫标准不高,极易返贫,返贫发生率为2%以上为规模性返贫,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四)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要求

脱贫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要从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最可能情况及其带来最大负面影响情况作充分准备,要努力争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好结果,要科学估算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最可能情况及其带来最大负面影响情况,并且接受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最可能情况及其带来最大负面影响情况,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最可能情况及其带来最大负面影响情况,并基于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最可能情况及其带来最大负面影响情况去建立相应的完善的应对机制和体制,努力防范和化解可能向上突破规模性返贫底线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底线。

七、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切入点

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补齐脱贫短板,增强脱贫弱项,提升脱贫强项,从而全面提升稳定脱贫质量。

(一)补齐脱贫短板

脱贫地区尽管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消除了整体性绝对贫困,但从脱贫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脱贫短板,这些脱贫短板决定着能否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第一,少数绝对贫困短板。脱贫地区虽然整体上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已经脱贫的贫困县和贫困村仍然有2%或3%的贫困发生率。尽管这一部分贫困发生率不高,却是最难以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一部分绝对贫困问题是一个比较大的短板,必须想方设法补齐。解决的方法关键还是分门别类,科学决策,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精准施策,精准帮扶,不求快速,但求效果。第二,多数相对贫困短板。脱贫地区消除整体性绝对贫困之后,存在更多的贫困将是相对贫困。相对贫困较之于绝对贫困,属于隐性贫困。相对贫困问题是一个新的需要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解决的短板。目前,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还没有建立起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因此,如何识别相对贫困,如何分析相对贫困,如何评估相对贫困,如何应对相对贫困,需要重新探索。第三,政策有效衔接短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不仅是解决问题重点的转换和资源支持重点的转换,而且是政策支持的有效衔接。服务于脱贫攻坚的政策和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如何实现有效衔接是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短板。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补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目前需要重点补齐“四大政策”的有效衔接,即“财政投入政策衔接、金融服务政策衔接、土地支持政策衔接和人才智力支持政策衔接”[4]。至于如何补齐这些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要涉及出台这些政策的各部门通力合作、精心梳理、调整优化,确保政策的连续性,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增强脱贫弱项

脱贫地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建立了强有力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工作体系,设计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脱贫攻坚发展规划,编制了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脱贫攻坚计划,采取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脱贫攻坚措施,促使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了整体性绝对贫困,但从高质量脱贫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脱贫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影响着能否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第一,精神动力弱项。物质贫困容易解决,精神贫困难以解决。扶贫先扶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贫困原因复杂多样,但有相当多的贫困与精神贫困相关。懒惰、依赖、恶劳、守旧、僵化、由命、无为、消极、好逸等是精神贫困的典型表现。脱贫地区虽然已经消除了整体性绝对贫困,但仍然有相当多的脱贫人口的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必须增强精神动力弱项,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转变脱贫群众的思想观念,使脱贫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理念,使脱贫群众家家户户鼓足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第二,产业发展弱项。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脱贫依赖于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更依赖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也离不开产业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地区已经建立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依靠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多的脱贫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难以持续满足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要求,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水平不高,市场风险大。部分脱贫地区甚至还没有发展起稳定的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发展支撑度低。必须增强产业发展弱项,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型特色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新业态,深化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三,就业质量弱项。相当部分脱贫群众都是通过外出务工的就业方式解决脱贫致富问题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脱贫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向。可问题的关键是部分脱贫群众的就业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短工就业多,长工就业少;地域流动大,换岗频繁;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薪资待遇低,收入增长慢;升职空间小,成长价值有限;离乡不离土,两头都兼顾。必须增强就业质量弱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本土化就业,增加公益性岗位定向就业,重视现代乡贤引领就业,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就业,抓好新生劳动力教育转移就业。

(三)提升脱贫强项

脱贫地区长期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丰富的脱贫攻坚经验,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脱贫攻坚方略,探索出了正确有效的脱贫攻坚路径。这些脱贫强项决定着能否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第一,脱贫攻坚经验强项。我国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国一盘棋、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中力量办大事、全社会共同参与、精心设计精准施策等。进一步提升这些脱贫攻坚经验强项,有利于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第二,脱贫攻坚方略强项。我国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方略包括:扶持谁方略、谁来扶方略、怎么扶方略、如何退方略、如何稳方略等。进一步提升这些脱贫攻坚方略强项,有利于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第三,脱贫攻坚路径强项。我国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路径包括:发展生产路径、易地搬迁路径、生态补偿路径、发展教育路径、社会保障路径等。进一步提升这些脱贫攻坚路径强项,有利于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综上所述,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意义在于“重大”,目标在于“巩拓”,关键在于“底线”,核心在于“守住”,重点在于“防化”,难点在于“标准”,切入点在于“补强升”。

猜你喜欢
底线贫困村成果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验收成果
真相与底线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底线①
女人啊,美是底线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