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育人初心的百年演进

2021-12-03 04:02范涌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育人发展

范涌峰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重庆 400715)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便高度重视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教育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治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的育人初心是什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育人初心是如何演进的?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育人观的百年回溯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培养革命斗争所需人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三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其中,中国共产党教育、培养的大批革命斗争所需人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随着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产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很早便认识到教育与国家存亡的关系:李大钊认为,“凡事之因缘,罔弗基于人类思想之变化”[1],因此要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恽代英提倡办“中国化”的教育,教育应该为改造中国社会服务。当时的工农群众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下,几乎完全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就开始积极开展工农群众教育。从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中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提高社会青年的知识和社会觉悟,并使青年得到普遍文化的教育;在政治教育方面,对大多数无产阶级青年宣传社会主义,启发并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及批评能力;在学校教育方面,使一般贫苦青年得到初步的科学教育,并发动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取消基于宗教关系和其他方面关系的一切不平等待遇。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工人教育的决定案》提出工人教育的任务:一是促进阶级觉悟;二是训练斗争能力。1926年5月举行的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村教育决议案》提出,“农村教育的方针,一面可使农民于教育中养成其革命思想,同时,也要增进其农业之知识和技能”[2]。

1927年至1937年十年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地区的工农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第一次拥有了教育权。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方针提出:“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2]具体来说,苏维埃时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干部教育和工农群众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动员、增强一切革命战争所需要的力量。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大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2]。正规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上述成人教育的表达完全一致:当时公布的《小学课程教则大纲》对小学教育提出的目标是,“要教育广大的劳动群众的子弟,……有对于劳动的坚强意志的完全的新人物”[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施“抗战教育”。1937年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中学教育既要满足不同阶层家长们对子女学习文化、增强知识的要求,更要重视战斗化革命化的锻炼和生活与工作能力的培养。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报告中指出,“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当时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抗日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义务的小学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服务抗战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也要满足各个阶层民众子女的教育需求。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服务,进行政治教育、阶级教育和文化教育。解放战争后期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为全中国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1949—1978):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很快确立了教育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等。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要求包括: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升国民公德、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加强政治教育、国民体育等。同年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此后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专门会议。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明确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的人才培养目标。此后,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尽管进行了调整和具体化,但始终围绕全面发展这根主线。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都提出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中,分别对中学生和小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如对中学生提出“得到现代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的世界观”的目标[3]。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持久的指导作用[5]。其后,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育人方向。196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都提出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生产的需要,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66年,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规定“学生要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把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说成是培养“精神贵族”“资产阶级接班人”。“文革”期间,党的育人方向偏离,党的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00):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新人

随着“四人帮”被彻底粉碎,教育领域也进行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挑战,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新人。1980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明确了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必须坚持又红又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并提出了教育要“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服务”。次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6]。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同年,邓小平提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即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适应世界潮流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强调,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种表述后来被概括为“四有”新人。此后培养“四有”新人被写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有关决议中。1985年5月,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明确地提出了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历史时期。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维持这一表述,但在“德、智、体”基础上增加了“等方面”,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展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教育的目标相应地转向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四有”新人贯穿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的核心内涵和具象特征。

4. 21世纪以来(200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进入21世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并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在思考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如,OECD于2005年发布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欧盟于2005 年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要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稳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方针中得到了清晰的表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还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同样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究竟何为“时代新人”?其中有诸多论述,如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等,但总体而言,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把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主线和教育改革的方向。21世纪来临前夕,国务院转批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明确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的蓝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吹响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号角,直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1世纪前二十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努力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此,要“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变得更加具体和更加清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继续践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人才。

二、中国共产党育人观的基本特征

1.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目标尽管不断演变,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便指出,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宗旨是,“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在苏区,儿童被看成“未来红色世界的主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制度暂定条例》中规定了小学的培养目标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2]。抗战时期,在1937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培养大批抗战干部,广泛发展民众教育,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新中国成立之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6]。1956年,党的八大宣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提出教育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苗头,邓小平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7]。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其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性质,始终坚持教育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有用人才,是中国共产党最本源的育人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育人方向。

2. 坚持为人民谋教育福利的初心:培养服务人民之人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教育为人民服务,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教育应该服务人民大众的教育等方面需要,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强调培养的人才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品质。自五四运动以来,最初的马克思主义者便反对旧的封建教育,主张平民教育、普及教育,注重培养为民众服务的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者之一恽代英便提出,应该培养“国家的主人翁”,养成为民众服务的人,使其尊重民众、了解民众、愿为民众利益努力[8]。1931年11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应开始实施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宣言》提出:“一切工农劳苦群众及其子弟,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强调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把“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以“坚持教育为工农服务”作为全国教育工作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马叙伦在会上强调:“应该特别着重于工农大众的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技术教育。”[6]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6]。1951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则强调,“培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恢复教育秩序,恢复高考,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依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突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针对新时代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针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因此,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普及教育”,满足人民群众读书识字的需要,满足革命战争的需要,到201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取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绩,再到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教育福利,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3. 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培养德才兼备之人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始终将“德”放在人才标准的首位,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9]。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早在苏区便提出,儿童是革命的后代,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立德树人之“德”主要体现在政治教育、革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立德树人之“德”涵义更加广泛。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国民道德标准,“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4]。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了普通中学“必须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德”也进行了具体阐释。如《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德育方面: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6];《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强调,“发展学生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德育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作用,中央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陆续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纲要》(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0年)等。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又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等文件。与此同时,不论是提“德、智、体、美”还是“德、智、体、美、劳”,“德”始终作为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中人才培养目标之首。总之,中国共产党把德育视为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坚持以“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基础,以“树人”作为“立德”的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初心:培养全面发展之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在教育领域,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如1981年颁布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6]。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0],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教育中得到更加集中的体现。如前所述,1951年全国第一次中等教育会议上便提出了“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邓小平在1978年曾指出:“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总体而言,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在不同时期有“德、智、体”三育的表述,有“德、智、体、美”四育的表述,也有后来“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表述,这些表述集中体现在教育方针中,也体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系列教育政策文件中。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三个纲领性文件为例: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从三育到四育到五育,尽管培养目标的表述有所变化,但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全面推进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等领域改革,着力解决重智育轻其他几育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思想到行动上引领我国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育人观的演进逻辑

1.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育人观演进的价值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同样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论。人是生产力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满足人民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内在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掌握教育权的苏维埃时期提出“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应开始实施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至现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一穷二白”,文盲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到2011年我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再到如今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基本均衡发展,全面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不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始终把满足人民的受教育需求、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利、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根据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保证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服务人民之品质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了“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性格局”[1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使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并获得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

2. 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育人观演进的方法论

教育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的主要目标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主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之间的矛盾,因此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所需的人才。如抗日战争时期,党提出了国难教育和国防教育,提高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调动广大群众抗战的积极性,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随着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向经济建设,教育的主要目标也相应地转变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应根据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相应人才的与时俱进的方法论思考。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中共中央陆续颁布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教育评价、劳动教育、美育等方面的系列文件,对新时代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清晰的、系统的刻画。从政治教育学到经济教育学再到民生教育学,中国共产党培养目标实现了与时俱进[13]。中国教育事业之所以飞速发展,并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才,正是在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培养目标的及时更新。

3. 扎根实践:中国共产党育人观演进的认识论

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国情,这构成了中国教育的独特实践场域。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适应当前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且要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一原则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14]。正因为此,中国教育很好地适切了中国社会的国情,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如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协同一致、合力攻坚,实事求是、渐进变革”的中国模式[15]。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扎根实践必然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国特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而“立德树人”之“德”首先便是要求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明确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内核。这些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培养人才的政治底色,也体现了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国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和中国教育问题的科学研判,以及对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引领。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教育发展状况,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努力探索自身发展道路”[16],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教育培养的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观和知识技能,高度适切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育人初心的坚守与创新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用‘九个坚持’,梳理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17],特别是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强调“育才的根本在于立德”“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蕴含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必须具有丰富学识、真知灼见、世界眼光;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精神;必须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18]。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教育的“人民”立场,多次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人民谋教育福利的初心、立德树人的初心、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初心的坚守,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时代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考。在新的历史阶段,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中央力度空前地针对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发展重大问题陆续颁布了系列教育文件,对新时代教育发展进行了全面勾画,力促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将新时代党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更为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普通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育人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行。如“时代楷模”张桂梅在学校办学最艰难的时刻,带领六名教师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以信仰为动力,把“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立在校园里,落在实践中,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数千贫困女学生的命运。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始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为人民谋教育福利的初心,培养服务人民之人;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初心,培养全面发展之人。只有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才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育人发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