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若禹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25800)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党在十九大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我党“三农”工作相关政策与方针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农村集体经济强弱直接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质量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有必要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当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以上带下”现象,即市县一级干部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乡村一级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部分村“两委”干部墨守成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很大程度上制约集体经济的发展。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可支配资金不多,很难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的收入渠道单一,筹措资金难度高,资产浪费严重。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充分挖掘当地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但由于村与村之间资源类似,不具特色,最终走上同质化产业发展道路。且由于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养殖业、种植业等传统产业大多还处于初加工阶段。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基层干部是主力军,但这部分人专业素质和个人水平有限,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作保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第一,加大村一级干部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自觉参与到其中。第二,鼓励乡镇领导树立创新发展意识,敢于打破故步自封现状和“等、靠、要”等僵化思想束缚,要由“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第三,市县领导高度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一方面,给予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另一方面,督促各机构完善相应政策制度,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营造宽松的环境。
因农村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优势资源等差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忌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经验[1]。
第一,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可通过优化集体土地,集中开发成片资源,集中打造品牌等路径实现集体经济规模化,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第二,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应该避免同质化,以防出现盲目竞争,各村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发展模式。第三,积极培育品牌。要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便培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
第一,重视人才的选拔,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人才渠道。一方面从各乡镇经营大户或者致富带头人中选出一批能力强的人担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另一方面积极从外部引进优秀人才,利用“三支一扶”“村官”等人才引进政策积极争取优秀人才。第二,加强对本土人才队伍的培养。首先,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培养,组织定期外出学习交流,提升综合素质。其次,要加大对村民技能培训力度。人力、畜牧、水产、农林等相关部门要定期到群众中开展调研工作,准确把握“三农”现实需求,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2]。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各农村地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实现农业强劲、农民富裕,农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