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学案导学”,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1-12-03 04:02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黄碧玉
亚太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后教预学学案导学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碧玉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运用越来越受欢迎。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013年以来,我县在小学高年级全面推广“先学后教,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以导学案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优化学案导学,努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浅见。

一、依标据本,准确定位导学目标

导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探究的有力“支架”。在编制导学案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精准把握学段、单元语文要素,制定明确的导学目标,让学生预学的方向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我县实施“先学后教”课程改革实验八年,每学期都会精选几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编写导学案供全县各校使用,科任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再次修改,编制的导学案目标定位准确、具体,便于学生操作。例如,教师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时,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厘清课文思路;(2)小组合作,品读人物语言,了解人物特点,感受蔺相如的智慧、勇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预设的教学重难点是“小组合作,研读课文,从多角度去发现、感悟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这些预学目标准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不但能给学生有效的预学提供指引,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架,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学习目标中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得懂,具有可操作性,如上面所表述的“厘清”“了解”“感受”等,语言准确具体并且通俗易懂,明确指明学生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有序地学习。

二、自主构建,有效形成阅读能力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但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一些教师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解读,自主阅读教学不得法。“学案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学案导学”的关键在于“学”,因此,怎么“学”是学生首先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是通过他人的训练或灌输,而是自己根据以往经验主动构建得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自学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学模式,并自主构建阅读方法,逐步形成阅读能力。

教师在进行预学指导时,要注意借鉴学案使学生的预学可查可控,而不是流于形式。学生的预学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以安排课前预学,也可以根据教师或者学习目标的要求在课中进行预学。预学中发现的问题可由学生代表收集,课前交给教师或在课堂上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教案再作调整,以学定教。当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以找到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导学案的助学功能,另一方面要注意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有效形成阅读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教师在引导学生预学时,应关注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学案中要重点体现相关内容,落实相关语文要素。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可以设定这样的导学案:(1)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围绕“北京的春节”具体写了哪些事情;(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请你梳理文中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民俗活动,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现;(3)借助网络平台或通过查找资料,搜集几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各地不同民风民俗,和同学交流。在以上学案的引导下,学生能有目的地进入课前先学状态,积极深入开展预学活动。在接下来的组织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预学情况,适时点拨,有效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聚焦问题,深度思考

教师在内容设置上要反复斟酌,明确导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问题要依据学情而定。首先,所设问题要有启发性,钱梦龙老师“导读语文”中的“导”所倡导的是“道而弗牵”的理念,即因势利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其次,问题要讲究梯度性,切入点由小及大,难度由浅入深,引导同学们逐步进入情境。另外,问题设置要有内涵深度,不仅涉及当堂的知识要点,更要顾及同学们在文学底蕴上的提升,通过自主探究、同学间探讨突破思维定式的问题,巧妙“逆”问,增强课堂乐趣。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雨来的英雄品质,教师特地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合作探究:(1)给课文每个部分列小标题,概括故事主要内容;(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个小英雄?在文中画出相关词句并批注;(3)找出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这些问题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深度思维,小组内各个学生踊跃发言,达成共识。学生在深入研读课文词句的基础上,能更全面地掌握文章内容,对雨来的英雄品质有一个更深刻的感受。

四、精准后教,师生互动点拨指导

“后教”是建立在学生先前预学基础上的,它更侧重于教师的“导”。“后教”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组织能力。教师要充分了解、收集、汇总学生学情,为“后教”做好充分的准备。参与性、发展性是“后教”的显著特点。有了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互动与展示才能更加充分。例如,教师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1)了解作者老舍;(2)完成字、词检测;(3)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课文前三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猫的(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探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画出相关词句,阅读批注)。根据先学导学案,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等,对课文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朗读。因此,课堂上教师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初读,而是着重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讨论,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猫的性格古怪的,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作者是怎样把猫的这些性格特点写具体的,想想从文字中读出了作者对猫的什么感情。整个“后教”环节,学生在文本中走了几个来回,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积极参与、深度交流。

五、达标检测,学法迁移巩固提升

学以致用是为学为教的一种标准和目的。在学生理解了文本内涵之后,教师需要借助当堂检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并相机进行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方面的训练,以形成语文能力。在当堂训练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一点,用于训练的时间要适当,要借助学案,精心设计有效分层作业,对所阅读文本中的重点字词语句、阅读与习作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检测,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一课的导学案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本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作家采用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三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完成表格,体会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

(2)读了三个精彩的写人片段,请你仔细观察你熟悉的一个人,模仿作者的写法,通过对他(她)的语言、动作、外貌等方面的描述,写出他(她)的特点。设计精当的达标检测,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文本内容和写法,又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平台,做到学法迁移、学以致用,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有效。

总而言之,当前“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将在日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继续研究、优化“学案导学”,迎接新挑战,展现新成效。

猜你喜欢
后教预学学案导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学案导学”之我见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先学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