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波
一、背景
凉山地区的少数民族除了占人口总数约一半的彝族之外,主要是身份认同为“藏族”的族群。由于凉山地区地理交通闭塞等原因,长期以来该地区的藏、彝族乐舞发展比较缓慢,它的舞蹈形式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1]。
为扩大民族舞蹈学研究的文化视域,深入思考民族文化生态与舞蹈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探讨凉山地区的藏、彝族舞蹈文化时,应注重藏、彝族在凉山地区的共生性和联系性,也不能忽略该地区藏族和彝族的自身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正是艺术承载的群体对于自然、历史、文化、宗教、社会等的认知。故本文尝试在“凉山地区”视角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谈谈对该地区藏、彝族舞蹈文化的认识。
二、凉山地区藏、彝族舞蹈文化的相似性
凉山地区的藏、彝族舞蹈文化的相似性分为两个层面:首先,该地区藏、彝两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其次,该地区藏、彝族的民间舞蹈都有显著的农牧文化特征。
(一)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凉山地区的藏、彝两个民族都保留了一些原始舞蹈的遗存,例如彝族的“打歌”和藏族的“卓舞”(锅庄舞)都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原始圆圈舞的形式。圆圈舞被认为是人类最早出现的舞蹈队列,许多出土的原始时代的文物中都出现了圆圈舞的形式,其包含了圆圈、连臂、踏脚、边歌边舞、群体舞蹈等基本元素[2]。
原始舞蹈遗存的文化特征,表现在既有原始的成分,又有现代人的感情;既有该民族文化形态的局限所形成的特征,又有周围各民族文化对它的冲击和影响。虽然“打歌”和“卓舞”中存在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但显然已经摆脱了原始社会中宗教祭祀或是自然崇拜的目的,更多融入了后人的劳动生活情感。
原始舞蹈的遗存,是长期以来不同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它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一种反映得以流传。凉山地区藏、彝民间舞蹈中的原始舞蹈遗存可归因于以下几点。首先,凉山地区地理交通相对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缓慢,民间舞蹈也较少受到外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其次,舞蹈与民俗紧密融合,舞蹈在这些民族的生活中不仅是娱乐,还具有传授知识、祛病消灾、交际择偶、祭祖祈福等功能;最后,历史上凉山地区的统治阶层有意无意地采取包括民间舞蹈在内的多种措施加强族群认同,以防被外来文化侵蚀和取代,妨碍其统治地位[3]。
(二)农牧交融的舞蹈文化特征
凉山地区的农牧文化的形成,一方面与其先人的亦农亦牧的生产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凉山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特征所决定的。彝族的历史文献《勒俄特依》记载表明彝族先人早就形成了以牧为主、牧农并举的生活方式。同时,凉山地区地貌极其复杂多样,不同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当地经济作业方式,不同地区相应地发展出了牧区文化和农耕文化,并且地区之间的往来交流,促进了农牧文化的融合形成。
凉山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牧农并举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有的舞蹈文化,例如藏族、彝族舞蹈中既有模拟农耕生产的舞蹈,也保留了一些反映放牧生活的舞蹈,其民间舞的舞蹈风格,表现为农牧文化的粗犷舞风和“一顺边”等特有的审美心理。
三、凉山地区藏、彝舞蹈文化的不同点
凉山地区藏族人的主体是使用各类羌语支语言的族群,包括普米人、尔苏人等;凉山地区的彝族主体是讲彝语北部方言的人群。由于族群的差异,凉山地区藏、彝舞蹈文化的不同在其宗教民俗活动中得以集中体现,这是因为该地区民众的生活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各种民俗现象往往是宗教仪式、民间信仰的体现[4],而歌、舞、乐一体的民间舞蹈作为民俗活动的主要载体,其不同的舞蹈文化反映了凉山地区藏、彝民族在文化动态上的差异。
(一)凉山藏族的宗教信仰与舞蹈
普米藏族由于地理环境及历史的影响,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带来了特有的宗教型舞蹈“羌姆”,它是藏传佛教寺院由僧人表演的宗教祭祀性乐舞。羌姆的表演功能为驱鬼镇邪、弘扬佛法教义[1]。部分受藏文化影响较浅的普米人则信仰韩规教。韩规舞蹈是韩规在在各种宗教仪式中跳的舞蹈,功能在于通神、驱鬼、祛邪等。其舞蹈种类包括动物舞、神舞、战争舞、器物舞等等,风格古朴自然,讲究规范仪式[5]。
尔苏藏族的宗教信仰是多元而复杂的,融合了原始苯教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某些教义理念[6]。尔苏藏族中最重要的神灵“觉”,相传造物主纳古策融入了石头形成。目前流行在尔苏地区的“觉跺舞”便是祭祀“觉”时所跳的舞蹈,但现在其宗教性质已经淡化和消退。此外,“还山鸡节”是石棉县等地尔苏藏族独有的节日,在其形式上包括祭拜山神、祭拜祖先、唱诵史诗和民歌、舞蹈,祈求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人丁繁盛等内容[7]。祭祀过程折射出整个尔苏藏族族群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心理。
(二)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与舞蹈
凉山地区的彝族信仰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结合了各种祭祀、巫术、占卜等宗教活动,其信仰和崇拜现象在舞蹈中得到了普遍反映。
在彝族地区,最具特征的自然崇拜当属对火的崇拜,彝族将火的来历与祖先紧紧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对火的禁忌。彝族的“火把节”与其对火的崇拜、祭祀有很大渊源[8]。
彝族信奉“人死灵魂不灭”,其信仰也反映在了凉山彝族的丧葬乐舞之中。其丧葬乐舞在彝语中统称为“孜额且”,包括用于丧事中迎宾、向死者致哀、为死者亡灵引路、向死者敬酒的等舞蹈[9]。“灵魂不灭”思想的另一延申是鬼灵信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彝族特有的毕摩文化。彝族地区的具备祭祀、祈福、驱鬼能力的人被称为毕摩和苏尼。毕摩是彝族社会的知识阶层,负责主持重要的节日祭祀,仲裁民众之间的纠纷;而苏尼则主要通过巫术与“鬼怪”沟通,负责跳神、驱鬼、治病、占卜等职责,但不能参与祭祀礼仪,其舞蹈“苏尼且”,又称“皮鼓舞”,是当地流传的主要的巫术仪式舞蹈,旨在驱鬼招魂。
四、结语
凉山地区藏、彝民族的舞蹈文化都具备原始舞蹈形式的遗存和农牧交融的舞蹈文化特征,但在各自宗教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又有着显著不同。其舞蹈文化所展现的藏、彝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多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结果,其中不乏民族之间的碰撞与冲击,也肯定有原生文明的发展、蜕变与失落,并且这个过程在将来还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在另一方面,无论是自娛性的民间节日舞蹈,婚丧嫁娶过程中的民俗舞蹈,还是祭祀过程中的仪式舞蹈,都让个体以某种形式参与到群体活动中,继续将族群的文化观念传承下去。因此,包括舞蹈文化在内的这些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各个阶段,乃至现在以至将来,对强化族群意识、增强内部团结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曦帆. "藏彝走廊"乐舞文化选点考察与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2007.
[2]沈博,幸晓峰. 从远古乐舞看藏彝走廊民族同源性[J]. 文史杂志,2014(03):64-66.
[3]朴永光.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M]. 民族出版社,2005.
[4]杨曦帆. 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 民族出版社,2009.
[5]熊歆. 宁蒗普米族韩规文化传承研究[D].云南大学,2013.
[6]唐佳. 尔苏藏族宗教文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
[7]刘俊波. 汉藏边缘的尔苏藏族[D].四川大学,2007.
[8]曲木阿支.“火”象征的彝族舞蹈文化分析[J].戏剧之家,2021(01):115-116.
[9]朱飞. 彝族地区的巫文化探析[D].四川大学,2005.
项目来源: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2019年一般项目“梁山地区彝族“打歌”与藏族“锅庄”的舞蹈文化比较研究”(编号:MWYB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