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宁宁
摘要:“1+X”证书制度是在高职院校开展的一项新型学习方式,运用书证融通理念,在协调“1”和“X”的基础上,以技能为构建课程的主线,结合专业建设基础和当前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对高职院校推行该项制度的意义及现状分析,对“1+X”证书制度在高校中的实施策略给出一定建议。
关键字:“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求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结合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改革试点,这就是“1+X”证书制度。
一、“1+X”证书制度概述
从内容上讲,“1+X”证书制度也就是学历证书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二、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吻合度、前瞻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学校通过引导以社会化机制建设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快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二)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领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并将引导院校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
(三)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也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定。结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推进探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设计与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相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三、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发展现状
(一)“三教”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理论匮乏等问题。高职院校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少,配套开发的微课、慕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资源缺乏。教法上,高职院校大多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传统方法,课堂单调枯燥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总体框架及相关配套制度缺失。“1+X”证书制度试点谁来牵头,如何建设,什么标准,怎样评价证书,学分怎样进行转换等,都没有明确框架。职业资格证书认定主体不一致使证书的认可度大打折扣。
(三)行业、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目前,高职院校均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但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度参与、主动合作的内生动力。
(四)课程教学体系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脱节。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方面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采用标准相脱节,其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标准有不小差距,课程体系结构与技能标准不一致,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融入职业技能标准,教学方法不适合职业能力培养。
四、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发展对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机制
为深入落实“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完善专业教材编写工作,在校内创建学生实训基地,引进先进企业实训资源、实训制度以及师资团队。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将自身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对接,构建社会、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让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建设方案的制订中,开展定期考察教学质量、顶岗实习等活动,完善“1+X”证书制度的具体建设。
(二)构建证书体系,形成系列标准
应当在体系基础上构建一个系列化的标准,基于稳定及持续推广的同时,应当按照专业并针对“1+X”证书体系,从知识、技能及能力三个方面着手,针对每一项落实证书标准,明确等级的能力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执行且包括考核评价的相关试题库、技能库,并配套相应的标准化资源。“1+X”证书体系并不是单纯的证书叠加,而是一种基于两种证书的有效统筹,因此根据内容及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证书体系,可以保障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综合效果对于专业而言,借助体系的建设,应当以学历证书体系作为基础进行改进,将两种证书在课程、项目及实践三个具体的层面上共同落实,并贯穿整个教学学程促使能力逐渐升级。与此同时,还需要借助体系及资源的整合、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在职业方面的多元化目标及多元化的成长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意义上的升级。另外,在证书体系的有效性实施方面,应当构建良好的评价标准、资源及考评机制,保障“1+X”证书体系的高水平落实,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中处于主导位置的角色,在“1+X”证书制度的教学方案的推行背景下,必须着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和日常课余时间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学习,并且证书考取工作也应当面向教师开放,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进企业体验相关课程的实地操作,加深对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知道学生要学习什么。除此之外,要加快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树立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新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从单一制的灌输学生学习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形成良性互动,高职院校应该尽快培养一批自己的拥有高含金量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教师要加深新型考证模式下对学生的培养理念的认知,对自身的授课方式进行系统性调整,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通过合作研讨、座谈会等形式对实践课、理论课的授课模式进行相互借鉴学习。在校企结合的模式下,通过合作机制采取企业方派遣,或者校方聘请的方式,让高级技师走进校园,在实训基地对学生实地操作课程进行指导,更清楚地了解问题解决过程和方案,加深对工作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欧阳再东.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合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10):122-123
[2]尚海洋.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08):53-54
[3]李濤.邢宁宁.高职院校机制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机械研究与应用.2020(04):219-221
[4]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