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为,朱嘉文,孙永建,吴伟平,付博文,刘钱珍,黄文华,
(1.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儿童骨科,广东广州 510665;2.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湛江524023;3.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
肱骨远端骨折是儿童肘关节常见的肢体损伤,其中肱骨髁上骨折占50%~70%,若处理不当可致畸致残[1]。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常常并发肘内翻畸形,其发生率为25%~33%[2]。肘内翻属于三维畸形,包括冠状面的内翻、矢状面的伸展和水平面的旋转[3]。虽然一些功能上的缺陷可能在较小的儿童中随着生长有一定改善,但内翻位置经常引起尺神经的刺激,会导致疼痛和反射性伸展抑制[4];另外,肱骨远端并非主要的生长末端,肘部仅占上肢线性生长的15%,因此该畸形几乎无法自行塑形恢复到正常状态[5]。畸形的外观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
肱骨髁上截骨术是肘内翻矫形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侧方闭合楔形截骨术、阶梯形截骨术、穹顶截骨术以及多平面截骨术等[6];截骨矫形术后的固定方法,包括钢板、螺钉、克氏针等内固定方法,以及石膏、环形外架等外固定方法[7];但其治疗的金标准尚未达成共识[6]。有学者提出外固定架固定肱骨断端,便于术后调整骨折相对位置[8]。为了进一步评价肘内翻矫形截骨术后应用组合外固定架固定的疗效,本研究回顾性比较了其与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纳入标准:(1)致残原因是肱骨髁上骨折;(2)5~14岁;(3)单侧内翻畸形,对侧肢体正常;(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年龄<5岁或>14岁;(2)合并其他骨折畸形以及失访者病例。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肘内翻畸形患儿。男54例,女21例,年龄5~14岁,平均(7.62±0.76)岁。骨折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4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6例,其中有1例曾进行过截骨矫形手术。截骨术式均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术。术前向患儿家属讲述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根据患儿家属意愿选择固定方式。其中选择组合外固定架固定方式者47例(外固定组),钢板内固定方式者28例(内固定组)。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与比较
术前摄双侧上肢正侧位X线片,患侧肘内翻角度与健侧提携角之和作为所需截骨度数。
采用肱骨远端外侧入路,显露肱骨远端桡侧,在鹰嘴窝正上方约1.0 cm处垂直于肱骨近端骨干,指向肱骨内侧髁,于肱骨远端桡侧置入一枚直径1.5 mm克氏针定位远端截骨面,于肱骨近端斜形置入另1枚直径1.5 mm克氏针定位近端截骨面,2枚克氏针夹角为截骨角度。于定位克氏针之间截骨,保留对侧皮质连续。
外固定组:距截骨面近远端约2 cm处各置入1枚3.0 mm Schanz螺钉。沿定位克氏针之间截骨,取出截骨块,调整截骨远端骨块位置,予以外架固定,术中透视评估肘关节的携带角度及前倾角度满意,从外侧髁穿越截骨面向肱骨近端内侧置入2枚1.8 mm克氏针,稳定截骨断端。将克氏针折弯安装于连接杆并固定。
内固定组:根据钢板长度选取截骨平面,截骨平面一般高于鹰嘴窝2~3 cm,在截骨部位用4~6孔锁定加压钢板和4~6枚螺钉固定。近端和远端各有2~3枚螺钉锁定,螺钉避开骺板以及避免钉尾进入鹰嘴窝。在最后固定远近端截骨面之前,透视确认截骨矫正与固定情况。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记录主动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以及肘伸屈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前臂旋转ROM。末次随访按Bellemore标准[9]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优,患侧术后提携角与健侧提携角相差<5°,患侧术后肘关节屈伸受限<10°;良,患侧术后提携角与健侧提携角相差6°~10°,患侧术后肘关节屈伸受限11°~20°;差,患侧术后肘关节屈伸受限>20°,伴有残余内翻畸形或需二次手术的并发症。行影像检查,测量肱骨前倾角、提携角,观察截骨愈合情况。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两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外固定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针道感染,术后未再次调整外固定架。内固定组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两组患儿围手术期资料见表2,外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组术后肘关节主动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围手术期资料(±s)与比较
表2 两组患儿围手术期资料(±s)与比较
切口长度(c m)肘主动活动时间(d)4.7 9±0.6 5 1 1.0 6±1.2 4 6.3 6±1.6 3 1 7.9 3±1.2 2<0.0 0 1<0.0 0 1
两组患儿均末发生深部感染、症状性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两组患儿随访8~19个月,平均(14.15±2.29)个月。外固定架组随访过程中未发生钉道感染或松动,未再调整外固定架,于术后5~9周,平均(7.28±1.17)周拆除外固定架。内固定组随访过程中,28例于术后6~13个月,平均(9.79±1.91)个月再次入院取出内固定物。随访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再损伤,均未再次行翻修截骨术。
两组随访资料见表3。两组患儿恢复肘关节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儿肘伸屈ROM和前臂旋转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肘伸屈ROM和前臂旋转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s)与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s)与比较
时间点指标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周)肘伸-屈R O M(°)前臂旋转R O M(°)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P值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P值外固定组(n=4 7)1 0.9 1±2.0 3 1 1 7.6 0±1 8.1 9 1 2 5.8 5±1 1.0 4 1 3 1.0 6±9.2 0<0.0 0 1 1 6 3.5 1±9.0 2 1 6 7.2 3±5.2 9 1 6 8.5 1±4.4 1 0.0 1 0内固定组(n=2 8)1 0.5 7±1.9 5 1 1 7.5 0±1 3.5 0 1 2 8.3 9±1 0.0 0 1 3 0.7 1±9.4 9<0.0 0 1 1 6 6.6 1±8.5 0 1 6 8.7 5±6.0 2 1 7 0.8 9±5.1 0 0.0 3 0 P值0.4 7 5 0.9 2 5 0.2 4 3 0.9 6 9 0.1 9 2 0.3 4 5 0.3 3 3
末次随访时,外固定组47例中,7例双侧肘提携角完全对称,36例患侧提携角稍小于健侧,4例患侧提携角明显小于健侧;18例双侧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完全对称,28例患侧活动度稍小于健侧,1例患侧活动度明显小于健侧;46例完全恢复术前运动能力,1例尚未恢复术前运动能力。内固定组28例中,4例双侧肘提携角完全对称,21例患侧提携角稍小于健侧,3例患侧提携角明显小于健侧;3例双侧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完全对称,24例患侧活动度稍小于健侧,1例患侧活动度明显小于健侧;27例完全恢复术前运动能力,1例尚未恢复术前运动能力。
末次随访按Bellemore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外固定组,优43例,良4例,优良率为91.49%;内固定组,优25例,良3例,优良率为89.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
两组影像评估结果见表4,与术前相比,两组患儿末次随访时肱骨前倾角和提携角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肱骨前倾角和提携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截骨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典型影像见图1、2。
图1 患儿,男,8岁,右肘内翻畸形 2a:术前正位X线片测量提携角为-30° 2b,2c:肱骨髁上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术后4周正侧位X线片示畸形矫正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 2d:术后20个月,已取出内固定物,X线片示提携角为10°
图1 患儿,男,5岁,右肘内翻畸形 1a:术前正位X线片测量提携角为-18° 1b:行肱骨髁上截骨术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正位X线片示肱骨畸形矫正良好,截骨面对合好 1c:术后带架外观,双侧提携角大致对称 1d:术后5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正位X线片测量携带角为11°
表4 两组患者影像评估结果与比较
肘内翻常见于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截骨术是矫正肘内翻的常用治疗方法。侧方闭合楔形截骨术,技术简单、重复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0]。肘内翻截骨术后常见的内固定方式有克氏针、钢板、螺钉等[7]。克氏针置入简单,可门诊拔除,无需二次手术,创伤小,但易出现畸形残留、固定丢失、延迟愈合等[7,11]。螺钉固定操作相对复杂,易伤及骨骺,需要二次手术取出。而外固定方式并发症较低,在Solfelt等[12]的系统评价中,外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克氏针21.2%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螺钉固定(8.7%)。
在肘内翻畸形的矫治中,部分学者选择环形外固定,Belthur等[13]使用了 Taylor空间支架固定,Özkan等[14]应用了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环形外固定,手术安装复杂,学习周期长,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佩戴时间长。组合外固定架简单、轻便,固定稳固。Rinat等[15]对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复位后采用组合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Li等[16]采用组合外固定架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结果表明外固定架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而不损伤尺神经,可以减少骨折块的移位。
本研究两组在重建肘部提携角中,都没有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钢板内固定骨膜剥离范围较大,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多;固定远端钢板的螺钉部分会进入鹰嘴窝,限制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易致肘关节僵硬挛缩;钢板螺钉的取出需要二次手术。组合外固定架不用剥离骨膜,避免了骨膜血管的损伤;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肘关节僵硬和挛缩;手术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固定牢靠,残留瘢痕少,不影响美观。另外,近端螺钉,可在直视下置入,避免了桡神经损伤;术中可以通过把持2枚螺钉调整肱骨远端畸形,畸形矫正更方便、可控。其主要缺点是较高的针道感染率,日常生活中不方便[4]。
本研究中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非随机对照,可能存在病例的选择性偏倚;其次是病例较少、随访时间较短。
总之,儿童肘内翻矫形截骨术后组合外固定架固定,术前规划更简单、切口更小、操作更方便、残留瘢痕小、成本低,更符合截骨矫形原则。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取出固定物更容易,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