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多,其有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多采用支气管扩剂、抗感染、祛痰、改善通气等治疗,但其治疗效果不佳,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1,2]。研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异丙托溴铵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3,4]。乙酰半胱氨酸属于祛痰药,可在抗氧化作用下降解细胞外基质,延缓病情。异丙托溴铵属于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缓解支气管痉挛,对气道重塑产生抑制,改善肺功能[5,6]。本文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 例。参照组中男23 例,女26 例;年龄最小43 岁,最大69 岁,平均年龄(60.34±6.16)岁。研究组中男21 例,女28 例;年龄最小46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60.67±5.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者患者均采用抗生素、吸氧、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参照组应用乙酰半胖氨酸治疗,乙酰半胱氨酸片(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5)口服,1 片/次,3 次/d,持续用药3 个月。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异丙托溴铵治疗,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SCS Boehringer Ingelheim Comm.V,注册证号H201000608)雾化吸入治疗,0.5 mg/次,1 次/d,持续用药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6 min 步行距离。疗效判定标准:肺啰音、气短等症状消失,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即为治愈;症状好转,肺功能指标改善,即为好转;不满足以上情况,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参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n(%)]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6 min 步行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高于参照组,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过程中,气道重塑具有重要作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随慢性炎症,对气道、肺组织正常结构产生破坏,引起气管壁塌陷,出现管腔狭窄,引起疾病发展,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引起可逆性气流受限[7,8]。乙酰半胱氨酸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前体物质,具抗氧化作用,能够对氧自由基进行清除,对炎性反应产生抑制[9,10]。因此,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聚集与成纤维细胞生成,继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1,12]。异丙托溴铵为M3亚型胆碱能受体抑制剂,选择性高,作用机制为对气道重塑产生抑制,促使肺功能改善[13]。M 受体是一种植物神经递质受体,与气道高反应性存在相关性。此外,异丙托溴铵具有气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对肺内活性物质分泌产生抑制,促使咳痰、咳嗽、气短等症状有效改善,继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治疗,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快速吸收药物,短时间中缓解症状,促进恢复[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参照组的8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用力肺活量(2.79±0.34)L 高于参照组 的(2.59±0.21)L,6 min 步行距离(420.98±53.72)m长于参照组的(348.12±52.09)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托溴铵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药物,能够可逆性、竞争性与支气管平滑肌M3受体相结合,并发挥支气管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同时还具有副交感神经末端抑制作用,促进乙酰胆碱释放,进一步实现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促进气道炎性反应改善[15,16]。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