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 桂林,541001)
肝脏是恶性肿瘤多发、易转移的部位,不仅恶性程度高,而且预后较差。发现疾病时大多已丧失手术机会[1]。近年来,将射频消融术用于肝癌治疗,作为临床使用的新技术,能对肝癌病灶起到有效的根治效果[2]。经CT或B超引导,将射频电极针插入肿瘤内,通过高热对肿瘤组织起到凝固坏死的作用[3]。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措施研究如下。
应用高频消融仪,输出功率60W,选择美国生产射频穿刺针,输出功率50-180W。经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直至肿瘤内部,射频消融仪开启,针尖升温处理,对肿瘤内肿瘤细胞进行凝固、坏死等处理。治疗后,将射频针拔出,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对患者腹部进行加压包扎处理[4]。
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关键因素。术前心理护理,可以通过语言安慰解释,为患者和家属说明相关情况,讲解手术方法、步骤、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讲解手术治疗必要性,以此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认知。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微创、微痛,而且副作用较小,不良反应小[5]。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疑虑、恐惧等心理状态,使患者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1)胆道损伤护理。采用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胆道受损率0.2-0.5%[6],临床表现出胆道梗阻和出血。并发症发生主要是由于肿瘤邻近第一肝门或大肝内胆管,使肝内胆管伴行门静脉、肝动脉,影响肝汁的流动速度,热量不能及时带走[7]。射频高温致胆管受损。射频针穿过血管,使血管、胆管等发生瘘病,胆道出血[8]。针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控制胆道损伤情况。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关注皮肤、大便等变化,尤其是腹部是否出现疼痛、胀气和腹肌紧张等情况[9]。经B超或CT诊断要确诊疾病。监测患者的血淀粉酶、肝功等指标变化。对胆道梗阻引流干预,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引流袋要及时更换,坚持无菌操作,避免引流液逆行引起感染[10]。引流管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堵塞或受压。引流液性质、数量和颜色,做好记录。出血患者要绝对卧床,禁食水,舒适而安静病房,使患者得到充足休息。选择止血退黄药补充血容量,给予抗生素治疗,避免发生感染,预防发生休克。对于右肝管损伤狭窄,术后可以监测出总胆红素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对于左肝管损伤,术后2周左右发现皮肤黏膜黄染,经内镜引流,可以缓解黄疸情况。对于胆道出血3日后,表现出黑便、黄疸,及时止血、退黄治疗。当黄疸减退后,监测大便隐血明显转阴。(2)胸腔出血护理。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选择腋中线后方为穿刺点,由于肿瘤位置高,导致肋间血管被穿刺针刺破,监测生命体征、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针对呼吸困难患者,根据胸片确诊疾病;针对少量气胸、呼吸平稳患者,等待患者自行吸收;针对肺压30%以上,有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患者24h尿量、胸腔引流液等做好相关的记录,发现引流管温度升高,引流液增多,血压下降时,分析是否为再出血,要及时准备好紧急止血手术。按公式计算出血量,根据医嘱为患者输血、止血等干预,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引流管要保持在通畅状态,避免引流管发生堵塞。合并血性胸腔积液患者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和失血性休克,胸穿刺发现新鲜血,要及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给予患者输血、止血等操作。(3)腹腔出血护理。腹腔出血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肝转移瘤,针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掌握患者病史,检查,纠正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掌握射频手术适应症,讲解术前手术流程和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后忌用力咳嗽、打喷嚏。术后对各项生命体征、心率等监测,非发热所致心率过快,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利于肝细胞再生。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4h,对腹部加压包扎,观察体征变化,是否有腹膨隆、皮下瘀斑等症状。床旁B超为患者诊断。给予止血药、输血等治疗,必要时,给予患者肝动脉栓塞、开腹止血等操作。准备好手术物品、抢救物品,做好相应记录。
综上所述,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并发症,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心理干预和术后并发症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