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的组织策略

2021-12-02 15:18耿夫静
好家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辩论语言幼儿

文 耿夫静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对交往情境的判断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逐步使学习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

(一)创设语言角

教师在教室的固定位置创设了一个语言角,投入纸偶、图片、头饰等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进行讲述、表演或交流,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下灵活运用言语,对已有的语言经验进行有效迁移。

(二)布置阅览区

图画书、绘本是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阅览区既可以有童话和故事,也可以有散文和歌谣;既可有带文字的图书,也可有不带文字的美术作品……教师把这些内容丰富的图书置放于便于幼儿取放的地方,让幼儿看一看,尝试说一说,并根据幼儿的讲述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提高了幼儿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妙用墙壁画

在布置室内外墙壁、走廊时,教师巧妙地把阅览区感兴趣的一些故事,如《小兔乖乖》《小蝌蚪找妈妈》等,以自主绘画或简单的图画形式展示出来,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运用言语。

(四)多媒体视听

教师每天组织幼儿听故事、讲故事、观看视屏、欣赏散文,丰富幼儿的语言体验,让多媒体为幼儿“引入”多种语言,帮助幼儿在观看、模仿中,提高识记能力、扩展词汇量,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一个语图景相结合的环境。

(五)实地感知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事物,变幻莫测的天气、千姿百态的动物、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这些都能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兴趣。教师利用周末组织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从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用言语表述自己的理解,更好地帮助幼儿运用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幼儿主动参与到语言文学活动中去,在实地感知中乐于表达和交流,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讲述形式,满足幼儿表达的欲望

《指南》中要求:“满足每个幼儿的表达欲望,使幼儿都能得到充分讲述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活动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讲述形式。

(一)自主讲述

教师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和多组情景表演,让幼儿自由选择小图片,投放到不同的背景中。要求幼儿独立选择、独立观察、独立构思,自由编构故事,或自言自语,或互相讲述。教师耐心、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讲述情况,当幼儿的思路“卡”住的时候,及时“点拨”、拓展,保证讲述活动顺利进行。

(二)话题辩论

教师组织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一个答案出现后,往往是就产生不同意见。教师不急于发表意见,而是用平等探讨的口吻引导辩论双方阐明自己的观点,寻求正确答案。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理解及分析能力,教师在谈话活动中要允许幼儿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见解,支持幼儿间的互相争辩,变谈话为“辩论”。教师这样做会有效激活幼儿的思维,调动起幼儿讲述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谈话活动“动物怎样过冬”中,教师刚提出动物过冬的话题,幼儿便迫不及待地说了起来:“小兔子是穿着厚厚的毛过冬的”“青蛙是冬眠过冬的”……不少幼儿还为此争论。看着幼儿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加入其中,以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在反复的争论中得出正确结论。

(三)自由应答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里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创造的首要条件。”探讨问题时,教师将过去的“一问一答式”改为“自由应答式”,鼓励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给予幼儿充分的讲述自由,避免幼儿成为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参与者”。例如,我园刘老师执教小班文学欣赏课程《小兔乖乖》时,不要求幼儿举手回答问题,而是在提出问题后以“集体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自由地发表意见或看法。幼儿不用举手、不用起立,参与欲非常强。

(四)即兴讲述

即兴讲述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充分利用身边事,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主题有目的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绘画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画的内容进行构思、讲述;散步时,组织幼儿对各种墙饰进行描述;下雨时,对雨景进行描述等。

(五)专题活动

选择一些从幼儿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能激发幼儿内在表达欲望的内容,让全体幼儿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晨间播报”“周末新闻”“故事大王比赛”“午餐解说员”“事件调解员”“报告新发现”等幼儿喜爱的活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交流方式比较随意,环境比较自由和宽松。像“报告新发现”这样的专题活动,持续时间长,幼儿非常感兴趣。因为幼儿每天的生活都是变化的,每天的世界对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的。幼儿有许多新发现要与人分享。

三、体验语言活动的情感内涵,引发个性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把幼儿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幼儿在语言活动过程中油然而生同情心、责任感等多种情感,如同播种在土地中的种子,一旦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水分充沛,种子便会生根、开花结果。

(一)体验情感,引发创造

在语言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幼儿体验作品中角色的情感。以讲述活动“鸡宝宝过河”为例。一条大河挡住了小鸡的去路,幼儿体会到小鸡非常着急的心情,便同情起小鸡的遭遇,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帮助小鸡过河。此时,幼儿的责任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在童话故事《小兔乖乖》欣赏活动中,讲到“大灰狼的尾巴被夹住了,唉呦!唉呦!疼死我了”时,教师用一种急促、痛苦的语气,把幼儿带入作品所体现的紧张氛围,引发幼儿的想象,紧扣幼儿的心弦。接下来,教师又鼓励幼儿大胆地模仿表演这一情景,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幼儿通过表演,亲身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参与式谈话、表演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了更好发展。

(二)个性想象,完整讲述

进入中班后,幼儿的讲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想象更丰富、更合理。如何让幼儿完整讲述各具特色的故事呢?此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选材应有利于幼儿创造想象,看图讲述时应留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以扩散性提问引导幼儿合理想象。例如,在看图讲述“鸡宝宝过河”中,教师设计了系列问题:鸡宝宝要把礼物送给谁?河水把小桥冲断了,鸡宝宝会想出什么办法过河?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想出了请乌龟、小鸟、长颈鹿帮忙,用西瓜、花瓣、树叶当作小船过河,还有的幼儿想起利用身边现有的花生壳,帮助鸡宝宝过河。

(三)允许质疑,支持想法

允许质疑就是允许幼儿创造。中班幼儿已经能进行初步的推理、判断。例如,在讲述活动“小老鼠找家”中,幼儿大胆观察、思考、质疑、推理、想象和判断。当教师出示一幅小老鼠哭泣的图片时,幼儿就开始猜想它哭的原因。教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告知小老鼠是因为大风把它的房子吹倒了而伤心。这里有四间房子,你能为它选一个合适的房子吗?你选的房子小老鼠会喜欢吗?为什么?幼儿仔细观察,各抒己见,争先恐后地回答。一个幼儿提出了异议:“你们选择的房子不安全,有裂缝,会发生倒塌,会发生事故。”幼儿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辩论起来,大胆假设有可能出现危险的后果。经过一番判断、假设、辩论,最后得出所有的房子都不安全。问题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房子才是舒适安全的呢?一番讨论后,幼儿一致认为设计的新房子应消除所有不利因素。接着,幼儿投入到紧张的设计中。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是指令者,而是幼儿的协作者、帮助者、引导者,要允许幼儿质疑,支持幼儿的辩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幼儿语言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的每一个方面。教师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引领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点燃幼儿语言创造的导火线,让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效、更具特色。

猜你喜欢
辩论语言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语言是刀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