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丽华
课程故事是幼儿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归纳、筛选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真实发生且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事件,通过叙述表达一定的主题和反思,以问题为导向而形成的故事。课程故事扎根课程实践,聚焦课程现实,有一定的教育实践价值。
种植园地为幼儿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实践操作平台,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场地之一。教师利用课程故事聚焦种植园地,客观地观察与记录幼儿在种植园地的兴趣与需要,提供适宜的支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暑假结束后,幼儿来到种植园地,看着里面的狗尾巴草议论纷纷:“这些狗尾巴草从哪里来的?”“这些杂草真讨厌,我们要拔草。”“不行,狗尾巴草也是有生命的!”“狗尾巴草多可爱啊,毛茸茸的。”……幼儿对于狗尾巴草是否真感兴趣?能否以种植园地的杂草生发课程?教师在整理完幼儿的行为片段后,开始了课程思考,“杂草丛生种植园”活动由此生发。
对幼儿现阶段发展目标的了解程度决定了教师对课程的敏感度。在“杂草丛生种植园”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其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要善于帮助和引导幼儿,凸显幼儿的疑惑点,延伸幼儿的兴趣点,放手让幼儿去体验,推动幼儿的学习向纵深发展。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在尊重幼儿主体的基础上,对幼儿的问题进行提炼,了解幼儿的情感体验、兴趣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关注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与收获。
狗尾巴草从哪里来?——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进行绘画表达,集体分享,然后再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狗尾巴草的生长环境、传播方式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精准把握幼儿对杂草的兴趣点。
种植园地长了这么多的杂草,要不要拔掉?围绕“拔与不拔”开展辩论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意见,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辩论中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待问题时的态度等。幼儿得到发展的同时,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狗尾巴草还可以用来玩什么样的游戏?对于被拔掉的狗尾巴草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教师顺势设疑,将问题抛给幼儿,启发他们思考。例如,根据狗尾巴草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展开想象,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幼儿用狗尾巴草制作狮子的鬃毛、孔雀的尾巴、拼贴茅草房子等,并使用这些作品美化班级环境。
教师对生活中各种资源的兴趣、用心、好奇和探究是课程内容不断充实的关键。教师如果能将幼儿需要和兴趣,与课程资源及相应的活动进行系统化整合,就会深化幼儿的学习,丰富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而课程故事能够让教师由一个故事为中心点,不断地向其周围进行拓展和延伸,使课程内容更为充实,在凸显幼儿为主体的同时,彰显作为教师引领者的重要性。在“杂草丛生种植园”活动中,幼儿与狗尾巴草互动,在探究中又不断发现更多趣事、问题,教师抓住不同的课程线索,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
除了狗尾巴草,还有哪些草?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了不同的杂草并和同伴对手中的杂草进行比较,教师抓住契机,对幼儿进行追问,调动了幼儿聚焦草的种类的兴趣:除了狗尾巴草,种植园地还有哪些不同的草?观察这些草的外形、特征等,并让幼儿尝试使用合适的词语进行描述,使幼儿充分体会到描述不同草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
用什么方法区别草和菜呢?有的幼儿在拔草过程中,将菜也拔掉了,引起其他幼儿的不满。为了区别菜和草,幼儿进行了观察和讨论。不仅要观察草的特征,还要能关注到菜的特征,并仔细对比二者的区别。幼儿发现菜的叶子比较宽,而草的叶子细细长长的。菜是一片一片的,而草随意生长。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草还有什么作用?幼1:“有的草是可以做中药的,如蒲公英。我爷爷是中医,他有时候会带我采摘这些。”对于草可以做中药治病,大家为此展开热烈地讨论。幼2:“百科全书里面说,有的草是有毒的。”围绕哪些草可做中药,师幼通过多种方式查阅资料,如网络、图书、有经验的成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可以作为中药使用的草,如车前草、蒲公英、夏枯草等。在积累了较丰富的前期经验后,师幼共同化身成为“小药师”,有目的地采摘“中药草”。摘下来的“中药草”还有什么用途呢?教师将问题抛给幼儿,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开一个中医院!”此提议立刻引起较多幼儿的支持,于是“班级中医院”就此诞生。在采摘、晒干、碾磨、分类等系列活动中,以“班级中医院”为游戏载体,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生发出更多的角色游戏,促进了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可见,在层层递进过程中,教师整合各项课程资源,不仅能够引发幼儿进行深度游戏,而且提升了教师自身整合课程、践行课程的能力。
幼儿园活动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教师要有课程经验的整体意识、胜任课程的潜力,从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契机中,鼓励和指导幼儿进行层层递进式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程胜任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而课程故事为教师的实践反思提供了可行性。
课程的实施策略是相通的、互补的。在“杂草丛生种植园”活动中,教师以此为研讨要点,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策略,以此衍生更多的课程故事。教师从最初的抵触生成课程到欢欣雀跃地讲述自己班级正在进行的课程,从理念的转变到行动的转变,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见证。教师通过参与“杂草丛生种植园”活动的研讨与学习,相继生发了“跳绳的故事”“我们与福的故事”“我们的晨锻故事”等班本课程活动。每一个课程故事的背后都饱含着教师在幼儿活动的身影,蕴含着教师成长的脚步。
综上所述,课程就在幼儿的生活中,就在幼儿的行动里,就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对象,它们能给幼儿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想象,带来专注,带来快乐,带来经验。教师既是课程故事的亲历者,体验着课程实施的生动过程,也是思考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价值的研究者。以叙事研究的方式展开课程故事,更加能够调动教师挖掘课程、实践课程和反思课程的积极性,使其最终胜任课程,提升其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