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以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的实践为例

2021-12-02 15:01苏日娜曾祥明
职教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服务网工会职工

□苏日娜 曾祥明

职工教育是对在职工人和一般职员进行的教育活动[1],是我国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提高职工素质、提升职工技能和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工教育。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工教育发展的新制度新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2]。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 号)提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3]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教技〔2018〕6 号)进一步提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4]。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创造性地开展职工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并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新时代增强职工教育服务工作是提升职工素质与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发展已经深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的时代,职工教育工作必须创新思维和方法,借助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用互联网思维切实做好职工教育工作,提升职工教育成效。

一、“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挑战与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工教育的重心历经普及文化知识、思想劳动改造、全员补偿教育、职工培训、终身职业培训的发展阶段[5],每个阶段职工教育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工教育事业发展,聚焦“谁来发展职工教育”、“如何发展职工教育”、“发展怎样的职工教育”等关键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保障职工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国迈入“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为完成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职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不断增强“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做好新时代职工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工教育培训服务,进而完成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职工教育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挑战

1.“互联网+”时代迫切需要职工教育助力企业竞争。职工教育是提高职工思想觉悟的重要举措。职工思政教育是职工教育的头等大事。要很好地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工会要与党支部等密切加强职工思政教育,要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一体推进、共同发展[6]。互联网时代信息满天飞,如何正确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帮助职工群众分辨是非,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维护职工正当权益尤为重要。同时,职工教育是提高广大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更是加强职工使命感和归属感的有效手段。当今世界是个开放多元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千变万化,广大职工只有通过定期参加职工教育培训,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从而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互联网+”时代各级工会和企业要深刻认识职工教育的重要性,按照职工教育的相关政策法律要求开展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满足职工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需求,培养职工的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互联网+”时代职工专业成长的紧迫性愈加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思想[7],这对通过“互联网+职工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保持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互联网+职工教育”模式培训人才刻不容缓。近几十年的事实说明,国家经济建设要发展,企业管理能力要提高,职工教育要先行。本文通过调研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发现,当前我国企业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企业在职工教育培训方面投入的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经济效益上打开新局面,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挑战,解决“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职工教育紧迫性的认识,下大决心开发智力,培养高精尖人才,进而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

3.“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形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互联网+”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围绕现代产业提供配套互联网服务。传统职工教育模式下,职工是文化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因技术、资金等因素的限制,职工教育很难满足个性化需求。现阶段较多企业在职工教育方面处于停滞,僵化,原地打转的状态,现代职工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职工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中,互联网为职工教育和学习搭建了一个快捷而实用的互动平台,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资源、软件、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改变职工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职工教育形式在时空与地域教学资源限制,实现简单的即时随地的沉浸式学习,使职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使得企业职工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推动教学效率提升。与此同时,“互联网+”中的智能算法和知识图谱等还可以帮助职工构建智慧学习系统,更易于帮助每位职工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满足职工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学习透过“叶子”看见“森林”,让职工教育不再流于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企业。只有保持职工教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学习氛围,让职工自觉实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才可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为企业造就一支能力强、技术精、素质高的职工队伍,使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新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贡献。

(二)“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定位

习近平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8]职工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职工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职工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趋势,认真学习领会“互联网+”时代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式方法,明确职工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认真完成新时代职工教育的新任务新要求。

1.“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指导思想定位。“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发展职工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全面提高职工素质的工作主线,创新职工教育方式方法,努力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切实满足职工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职工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除此之外,职工教育也应着眼于企业本身,以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求为指导,围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职工队伍目标,突出重点,分层分类分角色开展教育工作。其次,企业领导层必须对“职工教育”的性质进行清晰地判断,认识到职工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群体,不能只满足培养实用型,技术性一线人才,更应拒绝理论教育泛泛而谈,要满足职工个体所需所求,实现“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2.“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战略目标定位。加强职工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群众整体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科教兴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两大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工培训,都是为了提高员工和学员的技术水平为目的的[9]。目前多数的职业教育存在理论强实践弱,而企业恰恰与之相反。故社会对于职工教育的需求,也必然催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近几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专业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地位有所提高。高职院校作为承担培养现代企业复合型高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有效开展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而且还具有很显著的生产率和工资效应。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新时代职工教育、职业教育思想契合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思想的战略定位和整体布局,满足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推动我国国民素质整体全面提升,推进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

二、“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现实困境

近几十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职工教育,为了发展职工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工教育的政策法规,绝大多数企业在职工教育方面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职工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多元职工教育需求,还有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要破除一些现实困境。

(一)管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职工教育是一项全局性、社会性的系统工作,需要依靠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发〔1981〕8 号)中明确规定:“各级工会都要积极参与职工教育的管理工作,发挥监督作用,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学习权利。”近40年来,各级政府、工会组织和企业认真贯彻决定精神,积极参与职工教育的管理,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探索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工会积极参与,各方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职工教育管理体制。虽然职工教育管理上取得一定成效,但因职工教学管理体制未理顺,企业教育多头领导,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渠道不畅,宏观指导不力,尚未形成科学的职工教育管理体制。从总体上看,职工教育部门还没有建立一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多数单位还是持观望的态度,等待上级制定有关的政策、制度和法规,缺乏自身的改革和探索精神。甚至部分单位仍然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企业实际需要,依然存在沿袭普通教育模式的现象。

(二)经费和人员投入依然偏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规定“企业职工教育的经常费用,大体可按工资总额的1.5%掌握使用,在企业成本中开支。”[10]笔者在走访多地企业调研发现,除了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少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外,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未按照职工教育政策法规要求投入适量的职工教育经费和人员,而是错误地把职工教育看成是一种纯消费事业,或者认为职工教育的消费功能大大超过其生产功能,因而主观认为职工教育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甚至认为这样的“多余”机构、“多余”人力只能予以撤并。部分企业领导只为在任期期间打算,不替企业未来着想。在此思想指导下,部分企业领导便最大限度地消耗企业已有的原料、厂房设备和人才资源,以获取眼前最大的利润。部分企业领导总认为职工教育不但影响了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而且职工教育培养的人才只有在一定时期以后才能发挥作用,而到那时该企业管理者可能就到期卸任了,这样自己在职期间花费人财物培养的人才就只能留给下一任企业管理者享用。

(三)“互联网+职工教育”融合不够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对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技能素质提升、权益维护、作用发挥、支撑保障等若干重要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强化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开展多类型多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职工继续教育虽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职业认同感获得感不强、技能人才总体缺乏、高技能人才比例不高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为特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还不能普及。有不少企业职工长期从事一种简单劳动不变,他们只需要岗前培训一次,而不需要在岗期间的培训与提高,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在客观上制约着职工教育的发展。

(四)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单位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招到高素质的教师从事职工教育。据初步调查,当前的职工教育中,从事“互联网+教育”的教师整体上存在着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技术不强的现象,使有些企业的“互联网+职工教育”质量受到了较大的牵制,不能为企业培养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职工“互联网+教育”遭受冷落的原因之一,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企业需求,加大职工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三、“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创新实践——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

为满足“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学习需求,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电教中心”)从2014年底开始建设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计划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内容、渠道于一体的国家级职工群体交流学习平台。以此,切实履行好联系职工、了解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的神圣职责,更好地为工会建设服务。

(一)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的创建背景

据全国总工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全国职工总人数达到3.5 亿人,其中工会会员人数已突破2.87 亿人。面对当时已然庞大的职工群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15年1月,全总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在全总党组会上提出,“要把更多职工吸引到工会中来,勇于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法治化水平”。2015年初,“电教中心”为贯彻落实全总领导提出指示,顺应教育信息化和职工群众学习多样化的现实需求,探索和尝试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职工教育工作,但在当时依托互联网思维开展职工教育却面临“无教育内容”“无传播渠道”和“无忠实受众群体”的状态。“电教中心”为了破解职工教育方面的“三无”状态,探索创建了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www.cwesy.com),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职工驿站”APP 平台,逐步摸索出“互联网+职工教育”的创新模式,满足工会履行好联系职工、了解职工、教育职工、服务职工的神圣职责。

(二)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的功能目标、创新实践及运行成效

1.功能目标。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有明确的功能目标。即围绕五种需求(技能学习需求、学历提升需求、创新实践需求、交流交往需求、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五种平台(网络教育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成果展示平台、职工互助帮扶平台、数据应用平台),提供五种服务(服务职工、服务工会、服务企业、服务教育、服务社会)。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1]。为了实现上述功能目标,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采用互联网思维,设有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就业指导、创客空间、法律培训、文体舞台、心灵空间、互帮互助、道德修养、职工风采和名家智库等模块,采集职工用户数据并加以分析利用,为工会组织与企业单位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2.创新实践。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借助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为全国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教育培训、法律保护、知识技能、生活资讯等服务以及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具有电脑端和手机APP 应用等多种渠道接入形式,并主要以视频的方式提供服务内容,从技术、视觉和体验上都能方便快捷地吸引、组织、教育和服务职工群众,让广大职工群众自主上传信息、并根据自身需要获取信息,这为互联网时代的职工群众工作提供了全新模式和有益探索。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服务方式新颖。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多维教育生态圈,注重移动平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开发、应用,便于职工随时学习、随地学习、随机学习。用移动客户端(手机、平板电脑)把职工联系起来。把职工所需要的学习、活动内容植入到APP 中,让职工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式的时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参与活动。二是服务内容全面。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提供了全面教育服务,将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就业指导、创客空间、法律培训、文体舞台、心灵空间、互助帮扶、道德修养、职工风采、优惠窗口、名家智库12 大板块集一体,基本涵盖了广大职工所需求的教育培训服务内容。三是多维融合协同。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采用PC 端与移动端同步运行,单向传递与多向互动,线上与线下相协同,实现技能培训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育培训与工会活动相结合;普惠性培训与订单式精准培训相结合。

3.运行成效。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自2015年底正式上线运行5年多以来,整体运行良好,深受广大职工群众褒扬,成为工会职工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思维服务职工群众的典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以“互联网+工会”为手段,为各级工会全面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全国产业工会、各省级工会、地市工会建立“云、站、端”三位一体的职工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及运行支持服务;为工会企业会员及个人会员提供职工素质提升、技能提升、学历提升以及完善自我的学习组织服务,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增添了积极力量。

四、“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的发展策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目前工会系统职工教育创新和潜力开发同职工群众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互联网+”时代职工教育应借鉴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创新实践经验,不断加大工会职工教育投入、提高劳模工匠比例、优化劳模工匠待遇、强化宣传和典型推广等方面入手加强职工教育,增强职工教育适应性,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职工教育上的支撑作用,创新信息化环境下职工教育教学模式,进而实现职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职工教育资金投入,建设更高质量的人才队伍

投入是产出的前提。面对“互联网+”时代,要实现职工教育的信息化,就需要加大信息化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要结合“互联网+”技术创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吸收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以及平衡计分卡等方式公平地管理人力资源,确保每一个职工都可以享受到企业的奖励,同时又能够让每一个员工都在企业惩戒制度的约束下工作和进步。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努力做好人才招聘工作,吸收拥有先进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加入“互联网+职工教育”。

(二)加强互联网思维,形成网上网下有效互补的职工教育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现代化国家应有智能、方便、快捷的特征,工会职工教育要加快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创新服务载体,针对职工需要的多样性、差异化,善于运用网站、微信、APP 等平台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形成网上网下互联互通的技能比武、岗位能手、劳动竞赛体系,打造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三)提高劳模工匠比例和待遇,形成“传帮带”的教学氛围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劳模工作,建国以来共举办十七次全国劳模大会,表彰了3 万余人次,但这与广大职工群众总数相比还相差很多。一方面,肯吃苦、肯钻研的精神逐渐被人们遗忘;另一方面,劳模工匠比例不高、待遇低,也限制了职工对于劳模工匠的期盼。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多给予政策,提高劳模工匠当选比例和待遇,让人人争当劳模,以劳模为榜样成为新时代新风尚。同时,加强劳模工匠“传帮带”效应。“传帮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何时它都有其他教育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而让每一位劳动人民都有成为劳模的可能,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四)加强“榜样示范”宣传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

工会应充分利用工人出版社、各级工会学院和职工大学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创新职工教育教学模式,打造工会系统职工教育品牌,为职工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作为工会系统比较全面、比较完善、起步较早的平台,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没能很好利用典型作用推广,有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未能在工会职工教育领域较好的发挥作用。要通过舆论引导,提升对职工教育的意义认知。职工素质和人才现状是制约市场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要将职工教育当作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把职工教育纳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承包内容、并与经济效益“挂钩”。各级工会应积极总结工会服务职工亮点、特色工作及好的做法和经验,选树表彰并大力宣传活动成效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示范带动服务职工活动提质扩面。

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职工教育要深入融合互联网思维,变革传统职工教育培训格局,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交互多渠道教育培训端口,突破时空界线,克服面对面教学的局限,构建网络教育培训的大平台,形成远程继续教育大格局,满足更加多元的教育培训需求。抓住“互联网+”时代契机,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强化技能培养。新时代,利用“互联网+”开展职工技能教育,有助于工会组织切实竭诚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有利于加强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的密切联系,进而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及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服务网工会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开通助听器免费借用服务
工会经纬
工会动态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职工摄影(2)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四川政务服务网上线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