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杨正义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9)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进一步阐明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人才培养制度涉及多个体系组合,贯穿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绘育人蓝图,把价值认同、政治共识、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修读课程理论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结合,促进因材施教下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强化课程思政理念,要求教师充分探究大学外语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传授与学习中通过价值导向原则,引导大学外语课程建设,关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人生价值观、人文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获取国外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是依托高校外语教学过程,因而外语类课程思政尤为重要[1]。大学外语课程作为人文教育课程,其受众面广泛,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的全方位育人可以做到全局动员。在注意各学科的渗透融合、协同发力、协同推进中可以实现同向同行,突破传统的固有思维。作为在校学生,外语学科是了解外国文化最直接的渠道。因此,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问题上,大学外语课程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任务,坚定改革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和职责使命。大学外语课程教学面临事关方向性、根本性、关键性的紧要问题,依据思政基本原则,才能做出旗帜鲜明、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回答。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国外势力对中国年青一代的思想文化渗透无处不在,高等教育思政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语是连接大学生与国外沟通的桥梁,要严防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社会责任感欠缺等问题。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四个意识”,尝试将立场、观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把学习、实践与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导向[2]。大学外语强化思政,就是要透过大学外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加深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家国情怀的感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人生价值观、人文素质的培育,突出大学外语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大学外语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肩负起大学外语课程教学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3]。
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改革中,东华理工大学引入“无意识学习”教学方式,在进行外语课程知识传授的同时,丰富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态度、观念,将德育观念深入其中,使整个大学外语课程教学围绕“教学+德育”展开。将“隐性教育”所包含的隐蔽、潜在因素,贯穿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熟悉”的活动,获得某种同教育预期目标相同的经验或影响。在教学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公民义务等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能够内化思政教育内容。2020年7月,江西省遭遇特大洪涝自然灾害,使江西部分地区产生了重大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江西省政府迅速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处理相关险情。大学外语课程团队教师在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
榜样人物是社会的正能量,当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奋不顾身;当有人感到迷茫时,他们提供有力的帮助。“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人物展现的实干担当、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榜样精神是激发行动的重要基础,榜样宣传教育中将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进行成功渗透的最好体现就是有后来人循着前人的足迹前进。在大学外语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隐性思政教育”,充分利用教学课堂中本身存在的形式,采取创新教育方式,实现价值方向、意识形态的教育因素渗透,让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者的预先安排与设计,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4]。
1.党员先锋。文法学院党员潘同学主动请缨助力防汛救灾工作,对入党前的教师教诲、入党时的誓词牢记于心,在防汛工作进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性和警惕性,遵守巡查规定,坚守初心,不忘党员本色。文法学院党员曾同学牢记初心,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参与了全镇的抗洪防汛工作。曾同学在防汛工作中展现所学专长,完成工作简讯记录、后勤保障维护工作等。
2.军民融合。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邓同学毅然投身抗洪工作中,面对汹涌的洪水,邓同学与江西赣州支队从事抗洪抢险工作,与他们并肩战斗。数天的防汛经历,邓同学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如大学外语课堂上老师讲的那样,他们拥有坚定的意志,“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3.红色基因。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同学每天早晨七点就开始防汛工作,巡查水位排除管涌、泡泉等险情。他不惧艰苦的工作精神,得到了防汛工作人员的认可与表彰。他提到,大学外语课堂上老师经常说江西是具有红色基因的沃土,这次抗洪抢险的志愿者活动,目的是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色彩斑斓。
课程思政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是为了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思想导向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在做好“经师”的同时做好“人师”。学校可通过开展大学外语“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组讨论、编写教案等方式,培养外语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增加入职培训、专业思政培训及考核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使大学外语课教师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名师展开深入交流等。
课程思政输出程度是教学改革成效评判的重要标准,输出意味着行动的表现,激发教师积极性是重中之重。教师担负着落实指标的重要一环,又是引领学生行动的关键。大学外语课程受学生喜爱的程度高,课堂参与度高,在教师起到引领作用的影响下,学生的输出案例将更加丰富,同时将带动其他有想法却未行动的学生,将内心拥有的正能量表达出来。在社会实践中,营造敢于展现正能量的氛围。大学外语教师要不断探索外语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渗透的技巧,对“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过程结合有鲜明的视角,对青年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要进行特别追踪,以形成对问题的解析方式视角切入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实践。大学外语课程教师要开发具有重要价值的精神和历史文化资源,依据地区特色,将红色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红色资源优势融入大学外语教学。将地域、学校、课程特色三者有效融合,使外语知识与文化有机统一,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呈现所学知识,输出课程思政要义。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对不同接受层次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对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的深入探索。在因材施教的教学基础上,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度[6]。东华理工大学依托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构建劳动素养培育体系。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实现教育目标,在劳动增强身体健康的同时,以练促学、以练促成长。在创新创业培训教育中,教师在讲授创业理论和指导实践活动时,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培育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政治觉悟的人才。东华理工大学将学生实践作品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兴趣。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四次开展“中国文化外语微视频作品大赛”,得到全国高校学生的欢迎和支持。
开展教学评估工作是改善教学成效、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需要。课程思政在全国的开展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教学成效评估对促进建设、促进改革、促进管理和促进质量提高等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课程,其“隐性教育”属性明显,仅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特定的评价内容是不够真实的,最重要是对学生心理、意识、行动的输出研究,输出性的研究是符合教学评估的基础依据。对大学外语学生进行德育调查、就业品质调查,调查内容可以包含具体工作种类、社会贡献度、社会福利事业参与度、用人单位综合评价、教师评价等。将行为输出、能力提升、思想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评价内容,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考查与研判,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效等数据实现数据评估“画像”,精准可视化呈现、可量化监测、可归纳提炼,贯穿课程思政育人全过程。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特殊的教学背景,教师应发现宣传课程思政优秀输出案例,挖掘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深化“隐性教育”的外语教学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大学外语课程要在挑战中把握契机,做到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大学外语课程的育人能力,提升育人价值。大学外语教育要顶住国际政治压力、抵住不良文化侵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发挥大学外语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