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视野下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基于吉林省“国培计划”(2015-2020)的分析

2021-12-02 14:39王莹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国培参训

郭 佳,王莹莹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长春130000)

一、“国培计划”对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国培计划”是新时期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是因应中国教育发展需求、回应中国教师队伍的困难与问题、响应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适应中国国情实际而推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行动。[1]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从“国培计划1.0”、国培计划2.0”到“国培计划3.0”,由扩大规模转向提质增效。“新国培”更加强调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分层分类开展更具针对性、阶段性的培训,为参训教师学员提供有效的、可持续的学习服务与支持。

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和思想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语文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广大农村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可以为农村语文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更新知识储备,提高其课堂教学技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依托“国培计划”改革,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标准》),以标准为引领,设计实施语文教师培训的项目,可进一步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吉林省“国培计划”农村语文教师培训项目概况

本研究依托“吉林省国省培项目管理平台”,对吉林省“国培计划”(2015-2020)中小学农村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相关绩效材料进行初步整理(见表1),查阅表中项目申报书及培训简报、课程表、绩效报告、生成性资源等相关材料,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三方面对吉林省农村语文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培训对象

吉林省“国培计划”语文学科培训的参训教师大致可以分为入职三年以内的新教师、入职三年以上十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三个大类。

新入职语文教师一般是刚刚毕业的师范专业大学生和特岗教师,有着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着较高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但这些新教师首次开展教学工作,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组织能力稍弱、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急需提升实践技能。特岗语文教师虽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基础,参加过入职培训,综合素质较高,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了解。综合各项目申报书中的对象分析,近七成特岗教师入职以来从未接受过县级以上的培训,普遍缺乏基本教学技能,存在不会处理教材,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未能有效掌握,文本解读能力不高、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能力较低等问题。另外,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超五成特岗教师出于就业需要才选择教师职业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提高。

青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处在探索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已具备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但对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独特性了解不足,教学缺乏个性及特色;对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掌握、新课程标准理解与实施和小学语文教材专业解读和运用等提升需求很大。

区域的骨干语文教师有较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在当地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但缺少自我教学风格的塑造,教研能力有待于提升,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足,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些骨干教师更需优化学科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的诊断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反思改进能力以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等。

(二)培训内容

根据《指导标准》,教师培训要围绕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学实践四个维度,以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实践导向、分层培训的理念,进行中小学语文培训课程设置。[2]师德师风是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吉林省在进行国培项目整体设计时,要求师德师风内容全覆盖。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是培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理念、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培训方式

集中研修是吉林省农村语文教师的传统培训方式。随着教师培训重心下移,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成为培训主体,自2015年开始,项目县培训团队组织的送教下乡成为覆盖农村教师最广的培训方式。吉林省是重要的农业大省,各县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中,乡镇教师人数远远高于城镇教师,再加上部分乡镇距离县城较远,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资金上都受到制约和限制,所以“送教下乡”成为必需的常态的教师培训培养途径与模式。吉林省的“送教下乡”培训依据《送教下乡培训指南》结合区域现实,主要采用“五段式”模式,即:集中研修、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集中研修阶段是指将本地农村语文教师集中到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明确研修意义及培训任务要点,以专家的理论引领切入培训主题。诊断示范阶段需要集中在学区进行,围绕培训主题,通过问卷调研、随堂会诊等发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培训团队成员围绕该主题上示范课,为研课磨课提供样板。“研课磨课”需要发挥名师示范引领的作用,深入到农村学校进行。通过完成“集体备课→一次执教→互动研讨→二次执教→成果展评”等过程,解决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打造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成果展示阶段集中学区,开展区域活动设计、个案分析及微课展评活动,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和区域研究与创新能力。总结提升阶段需要集中到县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围绕反思交流教育实践活动,生成校本教育课程,拓展研究、分享成果的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

名校访学是最受吉林省农村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通过定期、分批组织农村语文教师到省内外优质中小学进行为7~10天的访学活动,与高校专家、中小学校管理者、一线名师等进行交流,有效帮助村小、教学点及乡镇学校语文教师了解先进发达地区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在观察、比较与思考中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围绕培训主题全方位学习名师成长、学校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建设、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经验,找到职业榜样与发展方向,反思自己的经验与不足,明确工作改进的方法与路径。

三、吉林省农村语文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省级管理部门

“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面向欠发达省份,但各省份省情不同对文件的理解也不同,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或因国家顶层设计要求,个别项目规划不尽符合本省实际,或未能深刻理解项目设计的初衷,对国家要求贯彻不够彻底。如部分培训项目为保证乡村教师全覆盖,设计参训人数多,参训时间短,经费标准低,大大增加培训实施的难度,影响各单位申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目前的绩效评估中,项目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各培训单位提交的材料、学员调查问卷反馈等进行,根据每个培训项目的得分进行排名,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来年任务分配的重要依据。但目前缺乏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估方法,如评估方式很难准确有效地监测国培项目具体实施过程,评估的主体局限于项目管理部门,依托相关领域专家和学员。未能实现真正的末位淘汰,对成绩优异的培训单位也缺乏相应的激励。

(二)培训单位

承担吉林省“国培计划”语文教师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有省内外高等院校、市县教师进修院校和少部分远程培训机构,各培训单位的培训能力参差不齐。通过查阅表中各项目的相关绩效材料,发现培训单位在培训需求的分析和把握以及培训课程的设计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需求分析是教师培训的起点。在培训项目设计前期阶段,各项目承担单位会根据项目管理部门要求做需求分析调研并将结果呈现在申报书中,但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通常采取座谈调研,访谈对象较多集中于各级学校领导、主任,一线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很难真正反馈,最后呈现的需求分析都是笼统的说法,缺乏数据支撑。

在培训内容方面,高校组织的培训课程普通理论深度较高,农村教师相对基础较为薄弱,对理论一知半解,不能把所学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也常有参训教师反映个别专家授课内容一成不变,甚至连续几年使用同一内容的PPT。有些名优校长、教师的课程对学员有益,然而农村参训教师由于环境所限,返回当地并不能有效借鉴。同时,农村教师在前沿理论与信息技术方面存在“先天”缺陷,目前涉及到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也很难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结合。随着部编教材的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更大,但多数培训在传统文化内容选择、活动设计,对各阶段的课型的具体操作等方面还缺少系统的培训内容。

有相当部分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培训能力欠缺,制定的培训目标、设计的培训内容脱离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以抽象理论为主,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不能将理论知识和语文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现场教学诊断和指导能力不足。

(三)学员遴选机构

省级项目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时会通过各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进修院校进行需求调研,从而确定各项目参训人数。但学员遴选环节集中在短短几天,由省向市及县到校逐级分配,再加上项目众多,常有遴选的学员与项目确定的参训学员要求不符,培训时临时换人的现象非常普遍。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农村学校对于培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接到上级的培训通知文件,才会选派教师参训。很多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学习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农村教师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学水平相对弱,教学能力亟待提高,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很迫切,需要专家团队的引领和培训,但对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来说,能获得的外出培训名额较少,再加上学校普遍师资不足,语文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有些老师要同时教授三四个班级的课程,有些学校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等科目是同一位老师,一旦外出参训就出现无人上课的情况,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很多农村学校领导对教师外出参训并不是非常积极。有些学校领导对培训工作非常敷衍,前期需求调研不落实,后期选派的参训教师亦不符合项目要求,乃至会选派其他学科教师参加语文教师培训。

(四)参训教师

从2015-2020年吉林省“国培计划”农村语文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分析来看,大部分农村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概念,工作十年以上的教师逐渐失去了教学热情,自认为早已熟悉教学内容,对更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感兴趣。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交叉较强的学科,教师既要掌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广博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多多读书学习,特别是部编教材的投入使用,亟需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但是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很少有时间读书,在网上获取的也只是碎片化的信息,更缺乏教学研究的自觉性,不会主动学习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大多数教师在参加培训时,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所学内容没有主动地内化吸收,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农村骨干教师已经通过培训学习更新了教学理念、提升了专业技能,他们认为目前的教学技巧与教学风格足以应对日常教学,再加上骨干教师教学任务更重,又要引领年轻教师发展、落实上级检查任务,对再次参加培训的兴趣不足。

四、基于“国培计划”提升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省级管理部门:优化顶层设计,科学构建绩效评估体系。项目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时,要依据省情,结合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落实分层分类培训原则,科学设计培训项目子类别,既照顾对象的全面性,又避免教师重复参训。[3]深度调研市县需求,重视听取基层教师的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统筹设计设计培训项目,避免与市州、县区设计同类项目,并力求培训内容接近教师、贴近课堂,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督促培训单位提高培训质效。建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培训单位、培训者、参训教师、保障机构等多方数据有效结合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权重赋值,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估结果。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减少项目管理的事务性工作量,在培训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成绩优异的培训单位直接入围,排名末位的培训单位,取消其下一年的申报资格。

(二)培训单位:深度科学调研,分层分类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单位应依据《指导标准》,秉承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学生为本、实践导向、分层培训的理念,对照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制订实践导向的培训目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诊断,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确保“按需施训”[4]。培训单位在培训开始前深入基层农村学校,对参训教师的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依据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按需施训”的基础保障措施是“分层分类培训”:根据教学能力水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5]以教师发展阶段为基础,以能力诊断为依据,对教师核心教学能力划分出层次,以此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6]相对于城市教师来说,农村教师的自身知识体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提升的主观性需求也有所差异。项目培训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需求因遴选学员构成的基本情况差异与预设需求会有不同,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在培训方式上,可采取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将理论讲授、实践观摩、工作坊交流、微课展示交流等紧密结合,有效开拓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视野,多角度地掌握语文教学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识字、语料积累、语感培养、古诗文、作文等内容的教学效率。根据农村教师普遍难以外出的现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工作坊,建立学习共同体,并及时通过专家的诊断点评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的展开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指明方向。

(三)区县进修:精准遴选学员,加强自身培训能力建设。精准遴选参训学员是高质量教师培训的前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为农村语文教师积极创造多方面的培训条件和参训机会,并将教师培训列为教师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提升教师参训的外在动力。区县进修学校相关负责人要熟悉所在地区的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不同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中小学校长要认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统筹协调外出参训教师的日常教学,为教师参训创造有利条件,解除后顾之忧。《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要加大培训者、管理者培训力度,提高培训队伍专业化水平。教师进修学校要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必须要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理论知识扎实的培训者队伍。同时加强兼职培训者的培养,聘请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培训教学工作,进一步充实进修学校的师资力量,从而提高进修学校培训的教学队伍质量,提高进修学校培训教学的有效性。[7]

(四)教师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农村语文教师应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充分认识到教师培训的作用,通过培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全身心投入到培训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增强研究意识,提高教学能力即使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拿出一部分自己学习的时间读书、反思。积极参加校本区本研修活动,在共同体中不断提升自我。农村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选择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国培参训
“国培计划”典型案例的培育与提炼
回访调研夯实“国培”基础
牵手国培幸福成长
我的国培“心” 国培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师太”扛枪
2015“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效果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