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西邑镇玉米宽膜覆盖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2021-12-02 10:53:52龚国胜王玉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本苗间作套种

龚国胜,王玉梅,王 静

(1.鹤庆县西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云南 鹤庆 671507;2.鹤庆县种子管理站,云南 鹤庆 671500)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州、县政府部门的安排下,西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积极响应号召,发挥部门职责职能,积极推广粮作间套种技术,大力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改革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提升农业种植水平。经过多年的探索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用当地种植玉米宽膜覆盖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并加以推广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西邑镇大力推广玉米宽膜覆盖套大豆种植技术,12年累计推广8200.8 hm2,平均增产750 kg·hm-2,增加粮食6150.6 t,为西邑镇的粮食增产打下了基础。西邑镇玉米间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玉米套种大豆种植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及播种时间

玉米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种植株型紧凑、半紧凑的早、中熟,中、矮秆杂交玉米良种;大豆选用中早熟、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节数和荚数较多的品种。4月20日—5月20日为最佳播种期。

1.2 田块选择

田块以地下水位低、雨季不易积水、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的砂壤土为好。

1.3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精细整地有利于地膜的覆盖和作物播种后苗齐、苗壮。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5~30 cm,播种前再进行翻耙,择除作物残根及杂草,打碎土块,平整土地,达到地平、土绵、墒足、上虚下实、无杂草。施肥上玉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并重,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重施杆穗肥。底肥施优质农家肥22.5 t·hm-2,玉米专用复混肥(N∶P∶K=18∶6∶6)600 kg·hm-2,硫酸锌15 kg·hm-2;间作大豆施腐熟农家肥7500 kg·hm-2及磷肥300 kg·hm-2、钾肥75 kg·hm-2作基肥。

1.4 播种

玉米、大豆行比为4∶2或4∶1,地膜采用宽2 m,厚0.005 mm的薄膜。水浇地在灌溉后1~2 d,适时翻犁与整地开墒盖膜。在靠天出苗的旱地应早做碎土开墒准备,下透雨后及时盖膜播种,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每墒条塘点播玉米4行,边行距边沟25㎝,行距50 cm,塘距40~60 cm,塘播2~3粒,宽塘距双株留苗,基本苗6.6万株·hm-2,窄塘距采取交叉留苗1~2株,基本苗7.5万株·hm-2。沟内间种大豆,采用沟边打塘点播2行大豆或沟内点播1行大豆,塘距40 cm,错塘点播,每塘播种3~5粒,留苗3株,基本苗30~45万株·hm-2。

1.5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1.5.1 查苗补苗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放苗,把串到地膜下的玉米苗引出,用土把破膜口盖严,防止水分蒸发。玉米、大豆缺塘部分要浸种催芽后补种,确保基本苗足,补种必需在3叶前完成。

1.5.2 间苗定苗

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水分和养分,玉米长到3~4叶、大豆长到4~5叶要及时分次间苗,间苗要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玉米4~5叶、大豆5~6叶定苗。

1.5.3 增施追肥

玉米5~7叶期施尿素150 kg·hm-2,大喇叭口期施尿素450 kg·hm-2;大豆结合中耕锄草酌情追肥。

1.5.4 病虫鼠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从田块生态出发,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危害、保护利用天敌促平衡”的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玉米顶叶抽齐后及时喷施玉米健壮素,防止玉米倒伏和玉米过高影响大豆生长、结荚;在大豆初花期使用2.3.5-三碘苯钾酸或健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大豆植株矮化,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提高大豆产量。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防治地老虎、黏虫、螟虫、蚜虫、大小斑病、灰斑病等主要病虫害,大豆要防治白粉病、红斑病、豆荚螟等病虫害。播种和成熟期要做好防鼠工作,减少因鼠害而受到的损失。

1.6 晴天及时收获

大豆成熟遇雨水天容易变质霉烂,在大豆九成熟后就要晴天及时收获;玉米在蜡熟期及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即可收获。

1.7 清除废膜

玉米收获后要把旧地膜彻底捡拾干净,净化土壤,防止白色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2 玉米宽膜覆盖间作套种大豆的好处

2.1 玉米大豆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

土壤中含有多种不同养分,玉米是对氮肥需要量较大的作物,同时玉米的根系发达,有80%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耕作层,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和水分,间作套种大豆则能吸收土壤下层的养分和水分,所以,玉米与大豆搭配,可以分别吸收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营养,各取所需,互为补偿,把土地的增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大豆根系有固氮作用,是一种用养结合的种植方式,增加农业后劲,使农业生产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2 玉米宽膜覆盖间作套种大豆,可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

玉米单一种植的光能利用率低,玉米前期个体小,绿色面积小,行间的空间大,不能充分占用空间和有效利用阳光,如果实行高矮秆作物的种植搭配,就可以充分利用地上部分的光能和空间。边行玉米能充分享受边行优势,中间两行能充分吸收土壤养分水分、利用热能,玉米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相互协调,玉米长势旺,不早衰,籽粒饱满,百粒重重。

2.3 玉米间作套种大豆能发挥生物多样性优势,减少病害

不同作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不同,把抗逆性不同的玉米、大豆套种在一块田里,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一种作物受灾减产,另一种作物就可以利用空间和地力,加上合理的施肥管理,从而夺取丰产丰收,起到抗灾稳产,以丰补歉的作用,真正达到平衡增产之目的。

猜你喜欢
基本苗间作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2022年4期)2023-01-12 09:14:46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32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18
基本苗和施氮量对小麦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柑橘(2016年1期)2016-03-11 20:12:33
不同基本苗与氮肥用量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3
枣药间作滴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