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泓
“十二五”末,江苏省率先提出了建设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的要求;“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专业群建设已经明确成为新时代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联院)第一批分院,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较早开始了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学校目前在文化旅游、财经商贸、风景园林三大专业板块18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基础上建成会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园林技术、艺术设计5个省级五年制高职现代化专业群。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无根、无魂、无力”问题,往往导致建设工作事倍功半。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构建于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石之上,而专业群建设的根基就在于树立服务产业发展的思维,忽略这一点往往是专业群建设走错方向、偏离初衷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专业群建设脱离产业链。专业群建设一定要立足地方产业经济,在前期规划工作时要以地区产业为基础,对上下游关联性产业要有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确定区域产业链各个环节或行业发展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的具体内容,形成以产业链需求为基础的链式专业群。二是企业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地方骨干企业的参与度决定了专业群建设的质量。高端产业主体或龙头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做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校企合作根基扎实了,共建机制形成了,建设方向和内容明确了,专业群的建设就不会迷失方向。
很多学校的专业群建设往往只重视外在状态的“形似”,“为建而建”,缺少必要建构要素,真正推动专业群发展的创新内涵和动力是缺失的,也就是“神不似”。“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内涵形成的灵魂,专业群建设缺乏内涵或者发展速度缓慢正是不重视创新发展的结果。单一专业建设多从专业本身角度出发,很少关注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专业的动态影响,建设思维是静态的。随着专业群的出现,课程、教师等建设要素出现在群内多个专业维度上,如果没有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和共同发展的内化理念,是很难在短期内让靠外力黏合的多个专业形成发展合力的,必将失去生命力。构建专业群内各专业良性发展的“共生共辅”创新发展机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榫卯关联”,才是维系专业群良性发展的内在纽带。
由专业到专业群,最大的变化是课程体系的重构。一些专业群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只关注专业关联课程的粗放堆砌,忽视了产业链岗位需求与专业课程的吻合度。平台专业课程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不足,无法承担起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同时,专业群内保障课程实施的实训资源建设力度不足、整合不到位,课程体系和实训资源管理使用“两张皮”。缺乏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训资源保障的专业群,其建设工作推进力度和效度都会大受影响。
专业群建设工作是推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握住专业群建设的关键属性,才能避免出现“三无”问题,取得实效。
每一个专业群都不能脱离职业教育发展的原点——“职业”。专业群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而建,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是专业群内各专业组合的重要依据,是否面对相同的职业岗位群,是判断专业能否组合在一起的基本条件。专业群内专业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要在职业岗位群给定的范围内选择,要明确群与群之间的岗位范畴和属性区别。
例如在我校会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企业需求调研发现,数字化经济变革使得五年制高职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需求从原来单一的以核算为功能的基础岗位逐渐向具有一定管理素质和数字分析能力的岗位群转变,过去单纯的会计核算岗位特征已经非常模糊。因此会计专业群各专业组合的基础就是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岗位群,将涵盖财务核算、基础业务管理、数据分析、金融服务等多个岗位的核心需求作为群内各专业的共同培养目标。再如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群岗位目标也从过去独立的仓储、运输、国贸、电商等岗位逐步明确为拥有基本信息处理和营销能力、服务于供应链运行岗位的商务技能岗位群。
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已经从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向复合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变化,因此培养适应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多功能复合型”人才是专业群建设必须瞄准而且为之服务的目标。
如全域旅游新业态的出现要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具备新产业链上的复合型能力。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群就按照全域旅游业态主流技术方向开展建设,专业群内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服务等各专业跨系组合,围绕服务“游客个性体验和满意度提升”这两条主线,开发复合型能力课程,积极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专业群内各专业虽然在人才培养规模、教学质量以及基础条件上各有不同,但是相似的产业基础会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专业间“同极相斥”和资源争夺的状况。如果不能在群内形成一种“共生共长”的良性生态机制,就不可能有效推进专业群建设,也不可能系统培养“多功能复合型”的职业人才,甚至会出现“1+1<2”的情况。这个机制一是要明确群内各专业不是从属关系,专业组合是基于岗位之间的联系;二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是保障群内各专业“共生”的基础;三是群内各专业协同发展,互通有无、互补短板才是推进群内各专业“共长”的前提。
以我校新近构建的艺术设计专业群为例,群内有以传统工艺设计为方向的艺术设计专业和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专业。这两个专业建设的基础虽不相同,但是同属于文化艺术产业,所需资源有一定的重叠,在专业群建设初期出现了专业间相互排斥的现象。对此,学校的具体措施一是制定政策,确保群内资源共享,所有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取消专业界限;二是积极推进鼓励群内各专业找互助渠道协同发展。数字媒体专业以信息化能力见长但原创能力不足,艺术设计专业在技艺原创上有优势但在现代化数字实现水平方面有短板,需求点一旦找到,“共生共长”的土壤就形成了,在此基础上群内课程体系重构、各类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就能较为顺利地推进。
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最大特点就在于融合和创新。专业群建设从需求入手,需要系统开发“底层共享、中层可融、上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和配套教材,培养结构化的教学团队和教师具备适应岗位群教学需要的能力,打造服务岗位群实践需要的开放共享的实训场所。这些工作离不开专业群建设者系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与单一专业建设既相似又不同的构建能力。它源自专业建设层面,但更注重协同和耦合作用的开发,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
我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成立了以各专业骨干师资为核心力量的群建项目组。项目组有七项重点任务:一是群内教学资源的融合与使用,二是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开发,三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四是结构化师资团队的构建,五是群内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六是产业服务能力的整合与提升,七是群内专业“共生共长”可持续机制的探索和实践。通过这些任务的推进,不断提高专业群系统创新能力。
职业学校和企业不仅要关注合作的“广度”,更要关注合作的“深度”,只有“深度”合作才能形成有“温度”的合作。专业群的建设有效拓展了职业学校为产业服务的边界。相比单个专业,专业群更利于发挥跨界和灵活的优势,服务的效度会更加明显。具体来说,一是利用专业数量优势拓展产业服务信息来源渠道,二是利用专业群能量激增提升产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水平,三是利用专业群外延优势拓宽为产业服务的域度,四是利用专业群资源聚集优势丰富服务的形态。
园林技术专业是我校一个特色鲜明的小专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受制于专业规模,专业服务能力与产业需求差距较大。2018年园林专业群构建后,增设了园林古建和景观设计方向,专业群服务能级跃升,服务范围从传统风景园林领域扩展到绿化种植、景观设计及环境保护等行业领域,服务的内容也从单一的技术服务向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实践、特色产业工人培训、园林古建保护及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等多个领域拓展,专业群对产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专业特色更加鲜明,有效延长了专业生存周期。
专业群更应该像是一个专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专业要素和产业环境也形成了这样一个系统。为促使系统良性发展,就必须打造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避免出现“熵增”效应。
产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专业群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构建适应变化的动态调整机制。其一,专业群结构化特性决定了它比单独专业更具有适应性,较为稳定的基础性平台有利于共性化专业资源沉淀;其二,依托这些资源,拓展模块可以较为灵活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工艺发展带来的变化;其三,根据环境变化动态调整这些基础资源,增减拓展模块,改变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有利于专业群适应能力的提升。
每个系统的良性运转都需要有正确的机制。系统成效的优劣既取决于基本结构,也取决于这个“风调雨顺”的运行机制。每个专业群都是一个专业、教师、学生、企业等多元素参与共建的生态系统,各元素之间只有保持有效互动和良好沟通,建立动态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专业群建设水平的螺旋上升。
当然,提升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还需要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评价体系。专业群建设需要建立学校、学生、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多维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统计、学业测评、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情况、企业对专业满意度调查等,科学全面地评价建设模式的实施效果,对反馈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专业群建设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今职校办学实力的竞争不再是以规模取胜,而在于高质量“群”的效能。做好顶层设计,以需求为导向,关注与新兴产业对接,转变思维方式,从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各个方面开展结构性改革,推动有限资源在专业群内有效重组,这就是专业群建设的“切实求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