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爱明 濮海慧 花佳佳
当前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需求旺盛,然而无论培养数量还是质量均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1]康复健康类专业作为近十多年来新兴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普遍面临“职业素养不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2]
研究显示,康复健康类专业群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常常被忽视,致使人才缺少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协作精神,缺少崇德向善、尊重生命、爱岗敬业的职业认同,缺少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助残的职业道德。[3]
康复健康类专业的职业技能有其特殊性,不仅包含操作技能,还包含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是一个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并进行验证的过程。[4]康复健康类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合理、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康复健康服务,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健康,重返社会。这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需要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而目前的医学教育多侧重理论和实践教学,忽视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5]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名康复健康类专业群学生所必备的素质。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但目前为止,我国医学类教育尚未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只有部分医学院校将此能力的培养作为必修课程,但都未将临床沟通能力纳入相关考核。[6]
经过前期课题研究发现,传统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中,前四年在校学理论,后一年临床实习,工学交替的频次和紧密性不够,而且先理论后实践,使间接经验先于直接经验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上述问题很难在传统的学校课堂中得以解决。我们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遵循康复人才“习中学、习中悟”的职业能力成长规律,通过学校与企业(医院)双主体深度合作,解构原有“先学后习”,重构“‘习’贯始终”的培养模式,构建三进阶角色转换与能力递增模型(如图1所示),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图1 “校企融合、德技并举”学制模式与职业能力递增模型
1.双主体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临床思维能力只有通过习中学、习中悟、教学做合一的形式才能获得。因此需要遵循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以直接经验获得为认知起点,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将“习”(实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解构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重构“‘习’贯始终”的课程体系(如下页图2所示)。
图2中前三年以学校本位学习为主,工学以月为单位进行交替(月释)。此阶段聚焦康复健康类专业群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主要由学校教师和临床师傅在学校实施教学。为解决学生临床思维缺乏的问题,特进行认知见习和课程见习,将其与学校本位学习交替进行。后两年则以工作本位学习为主,突出实践导向、任务引领,由临床师傅实施企业(医院)课堂和床边教学,逐渐由以周为单位的工学交替(周释)过渡到以天为单位的工学交替(日释),构建认知见习、体验见习、跟岗实习、综合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
图2 “校企融合、德技并举”课程体系结构图
2.双主体共同实施教学。
学校教师和企业(医院)师傅密切配合,在工学高频紧密交替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企业(医院)师傅不仅参与工作本位教学,而且参与学校本位教学,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向前延伸,覆盖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一年的跟岗实习和一年的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直接的体验。上午床边教学与下午企业(医院)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工学高频紧密交替。在企业(医院)课堂上师傅引导徒弟对接触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施治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通过临床实战与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循证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逐渐发展临床思维能力。频繁的习与学的交替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降低了学习难度,提升了学习效果。
康复健康类医学素有“信则治,不信则不治”之说。信任来自有效的沟通。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社会文化背景、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千差万别,同一治疗内容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方案与疗效的解释说明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传统的培养模式下,教师更多地关注治疗手法技艺等显性技能的传授,易忽略隐性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因为缺乏在工作场景中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经验,在模拟情境下进行的沟通往往千篇一律,导致难以建立信任感,从而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疗效。因此,应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师徒结对形式,以解决学生沟通能力不足的问题。
1.准生徒阶段,“一师多徒”,感知沟通。
在准生徒阶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一名师傅带着多名徒弟深入临床进行认知见习,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穿插体验见习。准生徒直接面对患者,观察师傅与患者的交流情况,获得直观的沟通体验。
2.生徒阶段,“一岗一师、一徒多师”,体验沟通。
在生徒阶段,每个岗位配备一位师傅,生徒在不同岗位的轮转中,先后跟随多位师傅感受师傅们与不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揣摩与不同患者沟通的技巧与策略,并尝试与患者沟通。在企业(医院)课堂上师傅针对沟通不足或沟通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基于亲身体验的实战案例,学生在师傅引导下有效地促进了反思性实践,从而提高沟通能力。
3.准职业人阶段,“一师一徒”,实践沟通。
学生在认知见习和体验见习阶段学习师傅的沟通技巧,跟岗实习时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与患者进行沟通。进入准职业人阶段,徒弟逐渐从观察模仿向独立沟通转变,所以采取“一师一徒”,徒弟与师傅如影随形,在与患者沟通后可立即获得师傅的反馈,沟通途中如有障碍也能及时得到师傅的指导,沟通效果和沟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师多徒,一岗一师、一徒多师,一师一徒”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学生在临床实战中反复磨炼沟通技巧。从慢慢地习得倾听技能,到根据具体的病情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以得到患者的认可与配合,直至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在大量反复的实践中培养分析、判断、理解、移情的能力,学生从而能够准确地理解患者需求,精确地表达与反馈治疗的方案内容。
本成果通过构建“准生徒—生徒—准职业人”三进阶角色转换与能力递增模型,使校企同步介入人才培养,完成生徒身份的过渡转换,增进职业认知,提升职业道德。
1.三进阶角色转换融入职业道德培养。
入学初举行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传统的拜师仪式,学生成为具有双重身份的准生徒,在学校教师和临床师傅的引导下进行学校本位学习,由师傅带领进行工作本位学习。将企业(医院)文化融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全真模拟临床病房。前三年师傅进入学校课堂参与学校本位的教学;第四年准生徒跟随师傅进入企业(医院)课堂进行工作本位学习,身份过渡到生徒;第五年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进行综合实习。三阶段身份过渡将角色逐渐代入,伴随能力的递增,学生在实践与熏陶中增进专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价值观,从而提高职业道德。
2.“浸没式”教育提升职业道德。
学生在认知见习和体验见习中以准生徒、生徒身份跟随师傅深入临床一线,在准职业人阶段全日制在企业(医院)“浸没式”学习。企业(医院)对学生实施班组化管理,尤其是生徒和准职业人阶段,学生以企业(医院)准员工身份参与到工作本位的学习。一方面与企业(医院)的工作模式、岗位管理高度融合,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深化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情感教育的务实性、深入性、有效性,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浸没式”教育促进学生“康复健康治疗师”的自我观念形成,在临床实战中的经验积累也使学生获得职业成功的初体验,从而激发职业热情,提升职业道德。
学校率先提出了“习以养德,习以强技”的康复健康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理念,厘清了认知过程中习与学的逻辑关系,创新了工学交替方式,科学地重构了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的时序。对“习”的类型和程度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使“习”的复杂程度逐渐上升,不仅在习中强技,更在习中养德。
通过长期实践,学校将双主体合作育人的理念落地生根,实现“医教结合”,创新了校院“双主体参与、双体系管理、双身份生徒、双师资教学”的合作路径;重新定义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习为主轴,理论围绕实践展开”,从而构建了理实一体课程体系;将先理论后实践转变为实践贯穿始终的“三进阶”人才成长模式,学制由“4+1”转变为“3+1+1”,学生以双重身份参与学习,在准生徒、生徒和准职业人的三进阶过渡中完成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学校建立了“基地共建、资源共享、双师共教、生徒共管、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校院联合成立“校院合作领导小组”,共同商定合作育人的方案;成立“校院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日常运行协调与管理工作;成立“质量监督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对学校课堂、企业(医院)课堂、床边教学进行过程性监督、评价、反馈,并提出诊断改进的措施;成立“学生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双班主任工作组”负责工作、学习和生活管理,组织晚会、运动会、拓展训练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生徒、企业(医院)三方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各自权责,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
我们对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优质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统计显示,试点班级毕业生显著优于非试点班级毕业生(如图3所示)。
图3 试点班与非试点班毕业生就业数据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比较
本项目的学生在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及多个单项一、二、三等奖,参加保健按摩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100%,明显优于非试点班级87.2%的通过率。
学校康复健康类专业群师资团队2021年获评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在202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考核中优秀,2020年获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学校教师与临床师傅合作完成专著《干眼的发生与防治》,合作编写教材13本。
学校于近两年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药学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相继实施此模式,均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学校将该成果向各兄弟学校同类专业介绍和推广,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往往会强化技能训练,忽略学生“德”的培育。然而,有学者用这样的公式强调“德”的重要性:职业能力=(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德。这里的“德”包括个人情操、道德修养、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意志力等,还包含对患者的态度、对医学技术工作的态度。[7]校企融合通过现代学徒制双导师联合实施品德教育及技能传授,符合康复健康行业发展规律,有利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但目前我国将校企融合成功应用到卫生职业学校教育中的成功经验较少。[8]该模式的推广首先需要合理、完善、有效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以保障校企融合的实施;其次要积极调动医院及康复健康行业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在校企共同培育康复健康人才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康复健康行业学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政府、学校、企业多方的利益,向政府提议出台有利的政策、举措。如是,方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