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研究[1]

2021-12-02 10:24:20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肖 蕾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制度要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必须不断发展完善“大思政”观教育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融入到高职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中。高职公共英语具有课时长、跨度范围广、覆盖面广和教学内容丰富等特点。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促使知识传授、能力提高与价值引领、思想熏陶相辅相成;公共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对于高职英语教学与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各类课程与思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大思政体系。其内涵是“以课程改革作为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教育合力,对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将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落实到实处”。[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016年12月8日访问。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不是生硬地将与专业课程无甚关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更不等同于“思政课程”;它是将专业知识讲授系统巧妙地进行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形成教育合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课堂育人、润物无声地实现立德树人。[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1期,第43-46页。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如同无源之水;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在于“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失去了灵魂。

课程思政要素包括社会主义理论与法制、爱国与民族情怀、中国自信、劳模精神、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精神、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传递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元素。课程思政强化课程的思想政治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的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融合,帮助学生认识并深入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而构建高职公共英语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体系,发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思政教育工作之需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在高职院校全面有效地推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进步。当前,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思潮多样并存,高职学生正处于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时期,容易受到各种现象、观点、思潮、言论的影响,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还要做好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纷繁复杂,要想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效果,就必须守住教学主阵地,用好课堂主渠道。然而,仅仅依靠思政课堂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有限,教学模式比较老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严重不足。因此,思政教育应充分利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平台,渗透到每门课程教学,建立系统性教学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覆盖。

“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等学校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 ,2014年10月14日访问。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必要的且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有机交融,发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作用,还可以扩展延伸思想政治元素的覆盖面,进而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频共振、创新发展。

(二)英语教学本体之需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其特殊性。第一,英语课程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技能课,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在文化浸润中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第二,高职英语课程授课学时长、覆盖范围广、教学内容新颖丰富。就授课主体而言,高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寻找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充分发挥英语的学科特点,对授课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同时,将中西方文化道德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辨析意识形态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就授课客体而言,随着全球化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应用,西方外来社会思潮不断对高职学生造成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帮助高职英语教学始终保持与党中央正确政治导向保持一致,这是高职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在需要,同时能够使高职英语课程体现“课程思政”,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三)价值引领课程之需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陈旧,大多数教师授课枯燥无味,内容浮于表面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存有抵触情绪,学习效率和课堂参与度较低。隐性课程的含义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无意识、无计划、无预期获取知识的能力”。[6]钱江飞:《高校思政教育隐性课程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99-100页。在隐性课程教学中渗透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所授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记忆力,学会深度思考。高职英语课程不仅是语言与文化的融合,也是语言与思想、语言与素养的融合。思想政治课程传统的显性授课教学效果欠佳,把显性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隐性育人的高职英语课程相结合,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教育。

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改革思政教育体系、开展与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影响。“就教师授课而言,英语课程思政既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又能升华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就学生学习而言,隐性思政教育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魏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辽宁高职学报》2018年第4期,第58-61页。

(四)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互为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8]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教育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高职英语教学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高职英语教学为思政理论教育提供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二者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通过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任务完全一致。高职英语教学具有知识性、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并不矛盾冲突,而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教师应把德育目标和素质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高职英语教学方法丰富多样,能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地实施途径。随着英语的普及和推广,传统的以语法教学为核心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已经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各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课堂教学,热点视频和经典影视片段、启发式命题演讲与辩论频繁出现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仅仅传授语言知识,而是把课堂教学结构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辅助并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思想层面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更加关注语言和思想,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渗透融合、同向而行。

三、高职公共英语思政建设途径

(一)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目标之首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这意味着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高职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保持一致。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之外,还根据单元授课内容有机地融入德育素质目标。“根据立德树人的要求,有机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方位育人”,这是德育目标树立的基本原则;为确保“课程思政”正确的政治方向性,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请思政老师协助参与,防止生拉硬扯而弄巧成拙。此外,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了解学情,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摸底学生的思政素养和学习需求,为德育目标的确定作好准备并提供参考。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上的有机统一,包括但不限于培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等,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27/c_1121867529.htm.,2018年9月20日访问。因此,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高职英语教学还应深入挖掘语言素材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形态内涵;利用隐性课程教学理念将英语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感化和心灵的触动,进而从感性层面过渡到理性层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在含义,最终实现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根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将德育目标与英语教学相互交融,教师应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相得益彰。例如,挖掘“诚实诚信、守时守约、文化自信”等思政要素,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等思政要素,展示我国在某些专业领域的突出优势,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挖掘“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诚实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等思政要素,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依托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听、说、读、写、译的语料资料中渗透补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高职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堂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课堂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课前导入、课堂知识的传授学习,到课后任务,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任务,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和思政微课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并分组讨论完成在线作业和测验;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作业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在课上组织练习并进行讲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听说读写译各个教学环节融入思政元素;课后要求学生参与实践,分组制作与单元主题相关的PPT并进行小组汇报展示,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与拓展,实践环节使学生熟悉信息搜索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对所搜集的材料的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后任务,在对资料进行搜集、加工、理解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分工与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实践活动的主题都与思政元素联系密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当下政策和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以任务型、体验式教学方法,利用项目、案例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设计,切实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境。英语教师用生动化、立体化的经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帮助学生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实现教学模式从灌输到渗透的转变。课堂上采用头脑风暴、情境对话、角色扮演、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等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意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从思想、情感、行为上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并付诸实践。

(四)完善优化课程思政考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评价时,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考评标准融合社会责任、人文精神、职业道德、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元素的评价成分。高职英语教师要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细化对应的思政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布置进行优化,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政素质进行发展性、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评价。

高职英语课程采用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的形成性评价模式,课程思政不作为独立版块参与评分,而是有机渗透于整体评价之中,将课堂活动、作业布置、评价标准融入思政元素,使整体考核分数渗透思政的评价成分。思政考评体系的重点在于制定思政教学目标、细化思政内容模块、设计课堂活动内容和作业测试部分融合学科能力和个人素养的考察。将知识考核与道德素养、思辨能力、案例分析、专业细致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点有机融合,体现教学手段在教学考核中的作用,践行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实现考核为促进课程思政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思政考核是手段而非目标,实施适度考核即可,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中。[10]杨爱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反思》,《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第93-96页。

(五)提升英语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201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了教师的重要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担负着传播知识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8年1月31日访问。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要的是一支拥有自觉“思政意识”和较强“思政能力”的英语教师队伍。一支思想政治素养高的高职英语教师队伍是高职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进而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是重中之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优先建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职英语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重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职英语教师面对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带来的社会思潮冲击,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客观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应重视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职英语教师实现德育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就是为人师表、谨言慎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英语教师既是语言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启迪者,亲身示范,更能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再者,要强化教师的职业能力素质。语言知识内容不断更新,英语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职业能力,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去伪存真。培养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动探索研究思政元素的精神,是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开阔、升华思想境界,用常规惯例的模式或定势思维开展教学,很可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高职英语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中心,创造平等轻松的良好课堂氛围,避免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和枯燥的理论说教;[12]洪玲:《高职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与实践》,《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42-44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课堂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利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提升课程思政的趣味性和参与度,在各类英语比赛中灵活融入思政元素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二)结合学生的学情与兴趣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情与兴趣点,举例、讨论和个案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群体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行展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辨,教师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客观看待分析学生观点。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教师的客观分析最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教师的德育渗透转变成学生主动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宜“点到为止”

在课堂实践中,英语教师要认真揣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和融入的尺度,不要过度强化道德教育方面,生硬渗透比重偏重德育,这样会削弱知识语言习得和讲授,顾此失彼。高职英语教师应梳理归类课程中的思政模块内容,形成有步骤的系统教学过程,避免思政内容孤立化和碎片化,做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统一步调,力求达到渐进性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课程思政”教育背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还承担着传播人类优秀文化与引领正确价值观等功能,是“课程思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基础性语言学科,高职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耦合关系,高职英语教师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必然性,在立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深刻剖析研究思政教育,有效提高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职英语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应“守好自己的渠、种好自己的田”,与思政课程协调一致、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工作的共赢。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