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伟,梁吉波
(广东省博罗县博罗中学,广东惠州5161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多媒介获取信息,提高文化品位,提升人生境界。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不少于150 万字”[1]。当下的高中生课业繁重,阅读量少几乎成了通病,学生不读书,不会读书是语文学科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高中生更多地进行课外阅读,提升阅读量,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博罗中学石湾分校、博罗县榕城中学等学校开展了“阅读说话课”实践,在“阅读说话课”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本文就其中关于扩大学生阅读量方面,即实现每生每学期100万字阅读量的探究与实践进行分析。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说话课”进行了如下尝试。
1.运用书目推荐、讲座引导等多种方式在“阅读说话课”前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高一新生,随录取通知书附上包含50本书的推荐书目,建议学生利用高一入学之前的暑假完成其中2本书的整本书阅读并完成读书笔记;高一高二寒暑假及高三的寒假分别要求学生在指定书目范围内完成1 部长篇小说和1 部学术著作的阅读和读书笔记写作任务。每年的读书节期间,学校图书馆也会展出书目推荐海报。所有的推荐书目经过老师的精挑细选,由老师精心编写导读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另外,学校每年创新节期间各个学科都会开展专题讲座,学生选择去听讲座就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的大门,随着讲座知识点的延伸,学生会产生进一步了解该方面知识的兴趣,而主讲教师会将相关的一系列书籍推荐给学生。
2.利用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指导课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前掌握进行阅读的方法。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美文欣赏、金句展示、多媒体资料展示等多种方式都能很好地运用在新生入学之初的阅读指导课上。我们让学生阅读鲁迅的《读书杂谈》、毕淑敏的《读书使人优美》、夏同亮的《读书美容》等文章,让学生明白读书给予人由内而外的熏陶作用;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轶事,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让学生阅读孙绍振的《读书的三种姿势》,介绍名人读书的方法,如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明代张溥的“七焚”读书法等等,让学生在与名人的思想对话中领悟读书方法,产生读书热情。金句展示方面,在教授粤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时,可以拓展毕淑敏的经典语录,如“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这些文字于平淡中蕴藏着深意,可以吸引一批喜欢这种文风的学生去读毕淑敏其他的作品。多媒体资料展示在推介经典作品时很有吸引力。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节选,比如粤教版高二年级戏剧单元的《雷雨》《哈姆雷特》《城南旧事》等,教师适当地向学生展示影视片段,会极大刺激学生想了解经典全貌的欲望。
3.通过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中,老师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沙龙”、手抄报比赛、小论文写作、现场诗歌创作等活动,给学生具体的情境,推动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主动阅读、个性化阅读。以“阅读沙龙”为例,“阅读沙龙”是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之一,是指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书目之外,师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整本书进行阅读,阅读同一本书的师生在阅读完成之后集中交流讨论的活动。如果说每学期指定书目不能兼顾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特点,那么“阅读沙龙”就完全避免了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喜欢科幻,大可阅读刘慈欣的科幻系列;有的同学喜欢日本的推理小说,可以读东野圭吾的推理系列;有的同学钟情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长安十二时辰》也不失为好的选择。阅读有了兴趣的加持,产出的成果是令人惊讶的,在阅读沙龙上,同学们讨论热烈而深入,常常觉得分享时间不够,意犹未尽。
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以学生阅读、做题,教师讲解、灌输为主,这样的课堂单一、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兴趣。“阅读说话课”通过优化课堂模式促进学生阅读热情持续升温。
1.构建“阅读说话课”经典课堂。“阅读说话课”主张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生的阅读分享为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说话”,鼓励学生抢着说,比如学生如果对某个同学的观点有异议,待同学发言完毕可以主动要求予以反驳。要求一轮下来(一个月左右)每个同学都要“说话”。要求学生说话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文明有礼,体现自己的教养,有仪式感。教师在课堂适当地鼓励、引导、评点同学说话,可以在学生解读文本时,补充主题、情感、修辞、结构、哲理等老师认为要讲授的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开展“阅读说话课”创意设计。经典形态之外,老师们对“阅读说话课”进行了多种创意。比如,有的阅读说话课上会设置一名主持人,主持人针对本周阅读的主题,精心准备开场白,然后由同学上台分享,分享完毕,各小组派代表或主持人现场抽签进行点评;接着,以当周分享的主题为辩题,同学们现场讨论,分组辩论;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扮演“先知先觉”“全知全能”的角色,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辅助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旦确立,随之而来的是对新课堂模式的新鲜感和责任感,学生乐于积极参与、组织这样的课堂,因为这里是他们的主场。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激荡智慧的火花。可以说,“阅读说话课”注重学生阅读体验的个性化,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且学生的大量阅读来自课外,所以,指导学生有方法地阅读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保证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
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是阅读前必要的准备工作。阅读计划包括确定阅读内容、安排阅读时间、预计阅读成果等。在阅读内容方面,要求学生每周完成校本课程《悦读》当周的阅读任务(6~7 篇文章,约1 万字),挑选其中的1~2 篇文章进行精读;校本课程之外,适当阅读报纸杂志;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至少4本书,内容包括教师指定必读的书籍和学校推荐书目中选读的书籍。阅读时间方面,每周一节的语文阅读课提供了一定的阅读时间,学生集中在图书馆阅读。其余的阅读时间需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把握,提倡见缝插针读文章,整段时间读书籍。比如,学生可以在午读、自习课、睡前时进行碎片化阅读,在节假日读整本书。阅读成果包括阅读批注、摘抄、读后感、小论文、海报。
1.“八面受敌”式阅读。大文豪苏轼读书,注重每一次阅读解决一个问题,好似八面受敌,需要各个击破。我们指导学生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审读推敲,是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地夯实基础,扩大知识面。我们要求学生每周从课本或校本教材《悦读》中挑选1~2篇文章进行精读,具体要做到:整理生字词和好词好句、理清文章段落结构、概括文章思想内容、鉴赏文章写作手法、写一篇读后感。以整理生字词为例,虽然高中阶段学生的词汇量较小学生、初中生大大增加,但仍有必要增加新的词汇,夯实基础知识,尤其是蕴含丰富国学知识的成语俗语,以及一些打上时代烙印或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面对这些生字词,学生必须通过查阅资料,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比如学生在阅读校本教材《悦读》高二、三年级卷第五周《秋色》[2]这篇文章时,可以将“豪锥”这个词摘取出来,查找其出处: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明确后人以“豪锥”指纤锋细管笔,而“豪”是通假字,通“毫”。又如在读这本书第三周的《掌心化雪》[2]这篇文章时,学生如果不理解“下岗”一词的含义,也要通过查找资料明确“下岗”指20 世纪90年代国企减员增效时让工人买断工龄的大潮,更可以通过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获得更生动具体的了解。
2.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是指阅读时在书本的空白处进行批注的阅读方法。徐特立先生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指出“不动笔墨不读书”,动笔可以圈点勾划出生字词和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阅读时产生的感想,可以质疑文章的观点甚至写法,可以对文章进行评价等等。“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3],在“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与阅读资料展开全面、深入的对话,多层面、多角度地去解读阅读资料。可以说,批注对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个性化阅读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通过基本知识介绍、给出范例、现场批注示范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比如向学生展示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或者《史记》片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批注,该批注什么和怎样批注的问题,进而模仿运用。
3.以写作促进阅读。写作读后感,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的“输入”之后进行“输出”的方式之一。只有高质量的“读”才能催生下笔如有神的“写”;反过来,花了心思、有阶段性进步的“写”也能促进更高效的“读”。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地运用成语、修辞手法来训练其文字表达;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可以针对文章的任何方面来写,“可就文章整体,如思想内容、故事情节、情感态度、写作手法等等。可就文章局部,如段落、句子、词语、字等等。其它,如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等。可以赞,即可赞美文章写得好;句子有文采,有哲理;词语用得生动等等。可以弹,即可批评文章观点不对,表达一般,文字功夫一般等等。可以提出问题,向老师同学求解,也可以质疑。总之,文章是任你评说的,你要有观点,也一定要言之成理”[2]。从写作方法看,我们教会学生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步骤:一引,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二议,针对材料进行剖析议论,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进行阐述;三联,联系实际,深入论证;四结,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观点感受;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学生可以在基本写法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不拘一格。
4.整本书阅读。我们要求学生每学期灵活运用时间(主要是假期)读4本整本的书。教师指定整本书阅读书目,比如高一年级上学期读《红楼梦》,下学期读《杜甫传》《乡土中国》等。叶圣陶先生曾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就阅读前应指导学生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他认为:“一要对学生进行版本指导,二要教学生看序言,审查序言的重要程度区别看待,三要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籍,四要针对不同的书籍指导不同的读书方法,读诗集和读小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方法,五是给学生问题指导,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后能解决问题。”[4]我们借用这种方法,在阅读初期开展阅读指导课,进行版本、读法的指导,同时提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对其中一个问题的梳理、解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过程指导课,跟进阅读进度,提供资料辅助,调整需解决的问题;在阅读结束后进行成果交流分享。在以问题为导向,阅读过程和结果有监督、调控、考查的泛读中,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阅读的文章加上整本书,完全可以达到100 万字的阅读量。
教育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习的信心。《新课标》要求“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互动,评价过程动态化,充分体现个体差异,尊重个性”。[1]我们的“阅读说话课”在评价上遵循这样的原则,充分活化了评价策略,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于阅读中完成每学期的阅读任务。
首先,评价的内容多样,包括阅读前的计划、阅读后的成果和成果的交流分享。学生在阅读之前根据教师指导制定了阅读计划,教师对计划进行评价,可以预估学生的水平,并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发起挑战。学生在阅读后必须形成可供评价的成果,比如读后感、小论文、思维导图、手抄报等,形式不限。对于每周的《悦读》篇目,鼓励高一学生每周完成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高二学生争取达到800字,1000 字以上更佳。写作内容和方法不设限制,便于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书写自己的感想,实现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质疑、批判文章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对于整本书阅读,除最终阅读分享之外,我们还会要求学生提交一些阶段性成果,如高一学生读红楼,初读之后让学生绘制红楼人物关系图,概括主要故事情节等;在深入探究之后,让学生写作相关小论文,比如红楼人物形象探析,红楼判词解析,红楼诗词赏析等等。
其次,评价过程动态化,主要体现在阅读成果的交流分享环节。交流分享采用组内分享、班级分享、阅读沙龙交流等形式。组内分享时学生要做到:每个同学都要阅读本小组其他同学的作品,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作品;推举出本小组的优秀作品并附上推举理由,为班级分享做好准备。班级分享具体形式可以是经典的“阅读说话课”,以师生、生生对话为课堂主要内容,教师的作用在引导、点亮,学生认真倾听同学分享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可以要求和同学交换意见甚至辩论。班级分享还可以是学生把控整个课堂的形式,每个小组轮流主办阅读分享活动,包括活动主题的策划、主持人的推选、活动流程的把控(分享、点评、辩论各环节的衔接和时间控制)等都需要学生亲自操作。不论是经典课堂还是创意课堂,“阅读说话课”中,评价都无处不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点评都包含了评价,这些评价是即时的、生动的、动态的,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再次,“阅读说话课”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之一,在阅读说话课的课堂教学中,起着鼓励、引导作用,便于帮助学生建立、巩固自信,引导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之间具有激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阅读分享点评环节,学生在倾听了同学的分享之后对台上的同学提出改进舞台风度的建议,被点评的同学受到触动,比听了老师的点评更有动力去改进完善自己的台风。除了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我们的优秀作品有张贴展出和在公众号发表的机会,这样一来,评价主体就更多了,同校的校友可以评价,公众号的热心读者可以评价,文章被推送到班级家长群,群里的家长同样可以评价。可以说,“阅读说话课”充分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评价也成为助力学生兴趣增长和能力增长的利器。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我们的“阅读说话课”致力于营造开放的阅读课堂,打造书香校园。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奠基之石。在信息化的新时代,我们希望学生的阅读资料有质量保证、纸质书阅读量较可观,每学期达到100万字,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在阅读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