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高一男生,憨厚老实。在学校里,小曹向同学请教题目,同学们都不愿意回答,小曹感到很困扰。小曹和班主任沟通此事,班主任建议他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曹尝试着做出一些改变后,但情况没有好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纠结之后,小曹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小学三年级时小曹的父母离异,他跟着母亲和继父组建了新的家庭,继父有一个已经成年在外省打工的儿子。小曹的母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无法工作,继父没有稳定收入,目前处于失业状态,家里经济状况不佳。
小曹的生父对小曹非常不好,经常打骂小曹和他妈妈,而继父对小曹态度较好。当小曹任性不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责怪小曹,将自己的病归因在小曹身上,久而久之,小曹觉得是自己害了母亲,心里很愧疚。母亲经常说如果不听话就把小曹送到生父那边,他很紧张,事后母亲却说是跟他开玩笑的。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主要任务是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当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事件感到可控时,就会表现得比较乐观和主动,面对问题时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更好地去探索外界环境,也能更好地接纳自我、融入团体,进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反之,则会缺乏自信,产生不必要的过度担心,对周围的人和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小曹缺乏比较稳定的父爱和母爱,内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当母亲或同学和他开玩笑时,他特别容易当真。
第一次咨询:建立咨访关系,了解具体情况。
第一次咨询,我运用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的咨询技巧与小曹会谈。在温暖、真诚的氛围中,小曹慢慢放松下来。小曹:“同学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我会很容易当真,即便知道他们是在开玩笑,但我就是会当真,然后会不受控制地说出很难听的话骂他们。”我:“你好像很容易把别人的话当真。”小曹:“是的,我妈妈也总是这么说我。每次我让妈妈不高兴了,她就会说要把我送走,虽然事后妈妈说是开玩笑的,但是我每次都特别生气。”我:“你的内心一定感到很生气、很受伤。”
第二次咨询:紧贴来访者,探讨交往策略。
再次咨询时,我和小曹一起分析为什么他会这么较真。我:“虽然你知道妈妈是开玩笑的,但你的内心真实感受到了生气和难过。同学和你开玩笑,就像这种情况再现。”小曹:“是这种感觉。”我:“处于情绪状态时,我们会不受控制地说出一些可能会伤害别人的话。”
接着,我和小曹一起探讨同伴交往策略。我请小曹回想班级里哪些同学比较受欢迎,并分析这些同学受欢迎的原因。小曹说因为他们有的很幽默,有的会赞美别人……在我的引导下小曹意识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常常不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所以会很伤人。
我再请小曹回想每次和别人沟通顺畅时是如何做的,小曹总结会先思考一下再回答问题。我引导小曹意识到,遇到问题时先思考再回答能缓冲部分情绪;越是处于强烈的情绪体验中越要谨言慎行。
咨询结束后我给小曹布置作业:记录一周内先思考再回应的具体情况。
第三、四次咨询:作业反馈,聚焦改变。
这两次咨询,通过和小曹一起梳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帮助他觉察自己有意识的改变能改善人际关系,从而进一步强化他的改变。小曹提到他偷看了周同学的日记,周同学很生气,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狡辩一番,但这回他忍住了。事后他意识到,是因为自己先看了周同学的隐私才引发矛盾,他向周同学道了歉。还有一次是某同学随口说想要一柜子的零食,他没有像以往一样吐槽同学贪心,而是幽默地调侃:“你确定一柜子够吗?”那个同学笑了。
同时,我充分利用“此时此地”资源,每当小曹和我沟通顺畅时,都给予他正向的肯定和鼓励,每一次的“看见”都有可能转化为他日常生活的力量。
结束咨询前小曹反馈,面对同学的玩笑,虽然心里会很在意,但不受控制骂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他会试着用其他方式进行恰当的回应。现在他跟周围同学的关系近了,同学们也愿意回答他的提问。
对小曹原生家庭的探讨,不是为了深挖小曹的痛苦,找出“罪魁祸首”,而是借着这个过程让小曹了解“我为什么成为今天的我”。在咨询过程中,我引导小曹不断觉察自己的固有模式,然后鼓励他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让问题慢慢“松动”。这就像给厚厚的茧敲开一条小裂缝,光、热、空气会自然地透进去,改变就会慢慢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