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平
202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对江苏省无锡市实施国家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调研。一节跨学科融合展示课《探寻土壤前世今生,感受土壤大美气息》得到了专家组成员和教育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节课由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与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地理、化学、生物三位教师同台上课,采用单元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多学科学习情境,共同完成跨学科教学任务,打造了一节相融共生的课堂。这节课是课例研究具体实践的成果,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尤其是“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给我们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管理带来新的思考。
准备这一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从培养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呈现单元教学的价值与内容。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三位上课教师围绕单元教学的四个要素,精心制定学习方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通过不断的打磨来完善教学设计。
早在2019年,针对级部管理模式下学科组建相对弱化的现状,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成立了学科研究中心,各学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凝练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宣言,并将“组织学习”确立为学科教学研究常态和课改突破点。各学科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等文件,落实学校的教学研究要求:深入研读文本,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读者”;深度研究设计,做一个认认真真的“教者”;深刻反思教学,做一个大大方方的“评者”。两年来,学校共开展主题研修活动近百次,很多学科在跨地域、跨学段、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这节融合示范课,从课例研发走向课例研究,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说明了推进教学与教研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节示范课在学校智慧教室开设,学生通过手指研磨、显微镜观察、土壤剖面构造模型观察、微生物培养、大豆根瘤菌观察等完成了挑战性任务。教师运用平板电脑等教学设备实时收集资料,及时了解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反馈评价。这节课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
近年来,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了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学情分析系统、智慧班牌系统、数字IP网络校园广播系统、智慧教学系统、创客学习系统、一体化智慧黑板等,这些资源与平台为运用技术手段支持学习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在提供教学材料和学习资源、调整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校本实践。
这节融合示范课展示了三位教师基于学生的经验,从知识的条件化、结构化和情境化角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在这堂课上,不仅呈现了手绘成土的过程,展示了植被、气候、土壤分布地图,还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土壤标本(红壤、棕壤、黑钙土、水稻土)、土壤剖面标本、矿物岩石标本、显微镜、酒精喷灯等教具。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在真实情境中让学生探寻土壤的“前世今生”,进而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实践起步较早,2011年就确立了省级规划课题“高中课程目标序列化引领下有效教学研究”,后来又相继立项了“基于学生认知风格差异的有效教学实证研究”“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基于学生认知风格的有效作业研究”等课题。从问题走向课题,从细化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再到学习目标,这是学校实施教材二次开发的丰富实践过程,同时为部分学科完成了实施选择性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作为一节融合示范课,这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拓宽了课程边界,融通学业和素养;拓宽了学习边界,融通教材与社会;拓宽了教学边界,融通线上与线下;拓宽了教室边界,融通校内与校外。但从学生学习空间的角度看,这节课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按照地理课标要求,这节课要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体验,培养地理实践能力。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原始理想的土壤立面已很难找到,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模型标本。此外,这节课从试课到两次展示活动,课的层次不断深入,但教学主体没有变化,面向的都是高一行政班的学生,这对学校选课走班的样态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8年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开始实行行政班按学科编班、教学班“半开放走班”的范式,必修分层、选修分类,可以说在适应高考变化的过程中已逐步“走”起来,并循序渐进地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这节示范课却引起我们对分层教学的思考:必修分层要如何更具体?选科之后,要不要分层?分几层?……这些都需要学校在尊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师资、学校资源等客观条件,选择更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