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碎片化阅读,打开整本书的另一番天地
——尝试《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2021-12-02 09:28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张珊珊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整本神话整本书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张珊珊

“整本书阅读”在当下是一个热词,特别是统编教材的统一和修订,让阅读的地位变得不可撼动,与之相反的“碎片化阅读”也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关注焦点。关于“整本书阅读”,1941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文中明确提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其特点是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随着“浅阅读”的盛行,碎片化阅读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参与率也越来越高,这一阅读现象引起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

一、碎片化阅读的举隅

《中国古代神话》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必读推荐书目,与之相配套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魅力神话,包括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普罗米修斯》和小古文《精卫填海》,其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单元要素,配套推荐《中国古代神话》来辅助学生感受神奇的想象,体会人物形象。按照步骤,笔者将阅读《中国古代神话》的任务布置下去后,发现学生阅读兴趣浓厚,一目十行很快就能阅读完毕。但当笔者问学生哪个人物留给你深刻的印象以及为什么时,很多学生却不知所以。笔者观察到学生的阅读是短时的,甚至是跳跃的,他们只关注好玩的,有趣的,而连神话人物的名字都记不住。那么究竟该如何让学生体会神话的神奇,感受神话人物的魅力呢?

二、碎片化阅读的成因

笔者在整理学生的《中国古代神话》整本阅读打卡内容时,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

1.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匮乏而简单。例如学生阅读完《女娲补天》《成汤祷雨》时的阅读批注就是女娲很伟大,汤王很伟大,仅用一个“伟大”就代表人物的形象,这就是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之一,使得阅读内容是零碎的,前后阅读的内容也是没有逻辑关系的。

2.阅读的思考是片面的,不全面的。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有意义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古代神话》的阅读中很多学生的问题是:盘古的斧子哪里来的?其实阅读内容在思想、情节上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学生整合思维能力较弱,这样凭兴趣的碎片化阅读无法真正达到阅读整本书的意义。

三、正视碎片化阅读的意义

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是“跳跃”的阅读方式,这一点正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谋而合。7~12岁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长约25分钟,用朗读等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延续有意注意,激起学生对文本的持久关注,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体悟能力。在《中国古代神话》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就让学生将最能体现神话色彩的语句大声地朗读出来。语感好的学生会无意地将神话故事的神奇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出来,对神话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刻到位。

其次很多家长都反馈,孩子阅读的书籍也不少,但为什么对写作文帮助不大,为什么孩子在真正运用的时候却抓耳挠腮,腹中空空。本单元的习作训练就是展开想象:假如我和___过一天。多数学生在选材上就暴露了阅读思维的狭隘,只想到神话人物的特点,比如:孙悟空爱憎分明、本领高强,白雪公主温柔美丽,神笔马良智慧聪明等。抛开应付阅读不说,学生还需要沉淀“闲适安静”的阅读心境,需要时间,需要纯粹地享受阅读的快感。此时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就需要教师进行文本重组,帮助学生梳理体现文本核心价值的片段,用对比阅读、赏析感悟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将碎片化阅读的“散点式”、随意性的弊端,逐步通过整本阅读的方式改进,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阅读选择空间。

二十一世纪的学习者要正视信息技术的变革,运用多样化的学习媒介是我们必须接受且要顺应的事实。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线上教学成为日常,课外阅读也从线下转移到“云端”,师生通过阅读—分享—线上交流—线下反馈等方式传递阅读力量。多元的学习媒介也让“整本书阅读”打开新的一扇窗,在熟悉的整本阅读中勾连、重塑,将阅读丰厚起来。例如,《中国古代神话》的阅读中就可以采用中外神话的对比,帮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借碎片化阅读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整本书阅读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建构语言,运用语言,并在阅读中获得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达到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打破小学阶段“碎片化、快餐化、浅阅读”的局面,这里以四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的阅读为例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兴趣,利用碎片化学习的优势

神话故事,顾名思义,最吸引学生的无疑是其神奇的想象和神力,但真的让学生潜心阅读,很多学生会选择“跳跃式”的阅读方式。纵观统编教材推荐书目,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紧密结合的《中国古代神话》就是很好的生发点。从整本书的编排来说,从“宇宙起源”到“人间五帝”解决了“快乐读书吧”提示语的各项疑惑,如:世界是如何起源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些问题都在整本书的阅读中用阅读神话的方式迎刃而解。在学生阅读整本《中国古代神话》时,笔者就让学生猜人物形象、猜故事情节、想象气魄宏大的场面,用预测的方法理解神话故事中千奇百怪的问题。很多学生还整理了书中女娲、伏羲、炎帝的插图,汇总了神话人物的特殊的神力,如:炎帝尝百草后,学生通过神奇的鞭子来预测故事的发展,调动了主观阅读需求,让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充满兴趣。

(二)阅读引导,利用碎片化阅读重构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保持阅读兴趣,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就需要量体裁衣,以学定教。本单元的教材选编了《盘古开天地》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中国神话故事,但对比整本书来说是相对孤立的、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第一遍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时,笔者就带领学生从目录入手,知道了全书是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展现了神话的起源,从盘古开天地讲起,这样有助于学生厘清时间的线索,全面流畅地了解中国神话。“如果让你对照目录进行重组,你还有什么打算呢?”有学生说根据主题归类,利用神话题目多数是人物加事件的组合方式,帮助学生明确题目是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的重要线索,很多故事虽不同,但主题相同,比如征服自然、对命运的不屈、对统治的不满等这样的合并主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神话故事的意义。通过将碎片化阅读有目的地重组,利用好书目的目录,可以让学生知书之全貌,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点,深入阅读了解,这样就不会感觉阅读枯燥、冗长,是一种很愉悦的阅读方法。

五、思维拓展,利用碎片化学习提升

阅读的目的最终指向思维和表达,所以整本书的阅读一定要有创设分享阅读感受的环境,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呈现神话故事的魅力。在《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阅读完毕后,学生采用课本剧表演、“我最喜欢的神话人物”书签展评、神话故事读书小报评选等活动,让碎片化的表达在整本阅读中真切地体现。对于教师来说,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将碎片化学习化零为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且真实的状态下思考、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品读文本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及批判思辨的能力。在《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交流课的最后,笔者升华主题:相传湖北乃古楚之地,楚国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人们认为火神、雷神能消灭病毒,驱逐瘟神,所以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当下,“火神山”和“雷神山”给予我们的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阅读整本书,并联系生活,感受中国神话所传递的民族精神。

总之,阅读是学生打开外在世界的金钥匙,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保护伞。《中国古代神话》整本书的阅读就是借“碎片化”阅读的优势,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深入,是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的一次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整本神话整本书
爱情神话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整本英语小说整进整出教学实践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阅读教学研究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