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楠 焦志伟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讲话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课程育人的课程观,旨在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其他各门课程共同发力,充分发挥课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构建育人育才相结合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课程思政强调将价值观引导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过程,在树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将价值塑造作为第一要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等教育“重专业教育、轻思政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使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课程思政”一说源于2014 年上海高校的实践探索。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上海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至2017 年,上海市已有整体试点校12 所、重点培育校12 所、一般培育校34 所,形成了有价值的“上海经验”。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之后,我国继续开展课程思政部署工作,一些试点高校的前瞻性探索在全国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
2020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纲要》为各高校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明确了方向,为解决思政教育“孤岛”困境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此,各高校积极实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分为内容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与工作体系建设[2]。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虽然已有一定的探索经验,但是各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纲要》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准则,试点高校的成功经验也为各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结合自身定位,在全校范围内切实树立统一的课程思政理念,并使其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时,未能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教师等各个层面未形成共识,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导致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出现阻滞;部分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重专业、轻思政想法,往往更专注于研究专业领域问题,对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没有深刻把握,对专业课程育人意义理解不够深入,无法真正做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部分学校各个层面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同步,进行体系建设时往往缺乏协同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课程思政内容。对于一些专业程度较强的课程而言,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课程体系,难度较大。试点高校、试点专业的成功经验虽然具有启发作用,但是各高校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各方面因素相差较大,往往呈现出不同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校定位、课程特色和学生特点,在课程中融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3]。在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对思政内容的良好把握,导致出现课程思政优质内容供给不足、完成度不高等问题。
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基本载体和重要依托。《纲要》 按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明确了每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将专业课程分为文学、历史学、哲学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教育学类,理学、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等,指导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囿于教材、课时等因素,一些专业程度较高的课程完成知识传授已属不易,较难将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思政任务,将课程思政内容独立于知识体系之外,以题外话的形式牵强引入,仅有思政形式,无法真正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高校必须遵循的新时代教育方针。高校须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育人目标为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根本指向,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结合学校所在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发展定位,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思政理念,并融入学校各项工作,构建全覆盖、多类型、深层次、强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要在把握国家整体要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地方、各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因“区域”制宜、因“特色”制宜、因“学科”制宜、因“学生”制宜,充分考虑地域性、学科特性和学生特点,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千课一面”。
高校要积极引导,使课程思政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共识,体现在学校工作方方面面。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构不能靠一个单位、一门课程、一个专业、一名教师单点发力,需要高校整体协调,形成联动机制。高校要协调好教学管理部门、基层学院、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及教辅人员等各方关系,使学校整体同向而行、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使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每一门课的应有之义和必备内容,成为高校每一名工作人员的最高旨归。
优质的内容供给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也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成效。高校应在教务管理部门牵头下,组织思政教育专家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通过学习交流使专业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选用适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正起到价值引领作用的优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横向思想一致、纵向有效衔接、内在逻辑统一、教育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体系。
各学科培养目标实现与素养要求达成需体现于专业教学体系中。高校各专业课程应按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认真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课程为主要载体,根据学生成长需求、思维特征,在遵循基本教育原则基础上,深入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文件精神实实在在落实到专业课堂中。各门专业课在深挖思政元素与功能基础上,以优化专业课程、选用“马工程”教材、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管理为切入点,将思政教育切实融入知识体系教育,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与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文学、文化、哲学、历史、法律、艺术、体育、劳动等易于承载课程思政功能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为依托,多层级、多维度打造一批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校级特色精品课程。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中,可以结合国际、国家领域进展情况,增强学生对专业领域发展的关注,突出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首创精神、攻坚克难精神、行业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内容的输出。
课程思政评价深刻影响课程思政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导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涵盖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管理等要素,有内在的实施规律。教师队伍是教学任务承担者、课堂教学实施者,若教师育人意识不清、育人角度不准、育人能力不足,则课程思政将偏离初衷;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能推进课程思政向更深更广更实更优的方向发展,但是课程建设需要经历“教学内容挖掘—制定教学大纲—课程开展—教学反馈—教学调整”的过程[4],若违反规律、急于求成,会使课程思政难以深入;课堂教学过程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起到枢纽作用,若存在阻碍与偏离,课程思政将无法实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注重科学引导。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应将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有效性作为考察的关键,将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评价体系中,应注重考察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是否符合课程特点、是否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是否与时俱进,并结合教学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5]。同时,将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体系,鼓励更多专业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校需要围绕课程思政教学制定规章制度,使课程思政有据可依。高校应给予专业教师大力支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基础上,系统地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优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设立教学科研项目,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加大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定期邀请思政教育领域专家做报告,确保课程思政内容与时俱进;邀请更多的思政领域专家参加教学督导工作,有的放矢地对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引导与检验;理清思路,及时协调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掣肘问题;尊重课程思政建设规律,科学制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目标,避免急于求成;积极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搭建合作平台,逐步将辅导员、教辅人员纳入课程思政体系,为实现“三全育人”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