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思考

2021-12-02 07:48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程 杰

(沈阳大学,辽宁沈阳 11004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要加强党的领导,把提升组织力作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和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战略任务,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新时代高校完成战略任务、实现历史使命的重要依托。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影响着高校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的落实,决定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基层党支部必须结合新时代特点,认真领会新时代党组织建设新要求,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力,使高校基层党支部真正成为新时代贯彻党的主张、党的决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内涵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就是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运行整合、协调各种资源,实现对广大共产党员、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引导、团结、凝聚、号召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组织凝聚力、统筹整合力、自我革新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等[2]。

高校基层党支部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职责[3]。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是新时代党在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斗基础与前沿阵地,是教育、管理、服务师生的基本单元,高校基层党支部要以强有力的领导团结带领高校党员和群众完成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和任务,成为新时代高校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人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是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高校创新发展中形成的整体合力[4]。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在组织内部主要体现为对高校党员组织管理、教育监督的能力,在组织外部则主要体现为对高校群众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能力。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管理、教育监督能力

1.组织党员教育活动,提高党性修养。基层党支部不仅要组织理论培训、专题党课等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也要组织党员通过多种实践路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身体力行中深化对党性的认知。在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锤炼党性,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2.明确党员职责任务,严格纪律约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党员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自我完善、自我革新;通过组织监督与个人监督相结合,将基层党支部置于党员的监督之下,加强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使基层党支部永葆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3.加强人文关怀,营造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高校基层党支部要结合新时代高校特点,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文化、工作方式上开拓创新。以有利于党员群众能力发展为本,以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愿景,关心爱护信任党员同志,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激发党员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能力

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利用高校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弘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倡导尊师重教、关爱他人、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的学风,树立以高校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师风、学风与校风。高校师生党员要成为良好师风、学风与校风的引领示范者,带动引导群众成为良好师风、学风与校风的支持者、实践者和维护者。

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增强为师生群众服务的意识,密切关注广大师生的需求,在思想上为他们提供方向性引导,在工作与生活上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为师生群众的发展进步尽心竭力,使广大师生群众自觉自愿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从而形成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与执行力。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可以更好地整合广大师生的力量,共同完成高校党支部的职责任务,推动新时代高校的改革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经济组织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组织的多元化、党员成分的变化等,都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产生影响,出现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施状况的重要环节,也是党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一些高校基层党支部存在党员内生动力不足、思维理念落后、主体责任未能完全落实等问题,政治领导力、组织结构力、组织内聚力、动员感召力等都有待提升。研究并探索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切实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的最大化。

(一)提升政治领导力,强化政治功能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对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纪律、原则的准确理解把握和严格贯彻执行上。高校基层党支部要坚持推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定时安排党课。在党课内容与形式选择上,应联系当前时政热点,从党员思想实际出发,采取理论讲解、主题讨论、互动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常态化学习,帮助党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方面工作中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高校党组织工作实践中,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是抓好基层党组织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导作用必须坚守的信念与自觉行动。因此,必须做好领导和把关工作,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

(二)优化组织结构力,激发党支部内生动力

党支部的组织结构状态、各要素运行状态与运行效率,是基层党支部组织结构力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组织领导力和组织结构规范有序、协调统一、高效运行,是党支部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优化高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结构力,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前提。

1.扩大组织覆盖范围。在高校基层党支部实际工作中,要扩大组织的覆盖范围,推动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全面、有效地覆盖具体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党支部工作延伸到高校基层的每个角落。

2.创新党支部组织结构设置。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有利于教育管理监督、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把每名党员纳入党支部有效管理之中。

3.规范组织机构。明确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流程,规范党支部领导机构设置、组织调整与变更,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

4.加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强化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制度,增强其党务工作能力,强化其党性修养,使基层党支部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激发基层党支部的内生动力。

(三)激发组织创造力,提升支部工作水平

组织创造力是指党组织通过思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组织创造力是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动力源泉,高校基层党支部需要认真研究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方法,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激发组织活力,提高工作质量。

1.观念创新。要树立党组织建设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理念,解决党组织建设与业务脱离的问题。增加懂专业、有发展潜力的党员数量,提升党员专业化水平,围绕业务工作开展创新争优教育,使党组织建设和业务工作协同发展。

2.机制创新。建立、完善党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创新管理手段,采用分类量化、积分考核的方法,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履行承诺、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考核,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机制。

3.载体创新。加大智慧党组织建设的力度,创新“互联网+”工作载体,利用互联网、微信、微博、QQ 群等,以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支部活动。结合创新争优工作,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责任示范等创建活动,树立党员先锋形象,以点促面,整体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增强组织凝聚力,强化组织认同感

组织凝聚力是指通过发扬民主、实施正向激励等途径塑造组织核心价值,增强党组织成员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力量。凝聚力是增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力的可持续因素。

1.明确基层党支部核心价值。核心价值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上。在基层党支部的历史传统和部门精神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服务意识、担当作为和廉洁作风是组织力的核心价值。

2.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落实党章赋予党员的民主权利,制定党的重要决定征求意见、听证咨询制度,定期召开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畅通党员表达意见渠道,提高党员党内事务参与度,建立健全知民情、顺民意、凝民智的机制。

3.运用正向激励。运用物质与精神激励措施,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互相帮扶,满足党员在组织中的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增强组织认同感。

4.运用标识文化。建设党组织文化走廊、工作室等,做好先进事迹、先进文化宣传活动,规范主题活动,增强基层党支部的仪式感,积极营造党组织建设氛围。

(五)加强组织约束力,强化组织保障力

组织约束力主要指通过严明制度和纪律,建立评价和问责机制,明确党员行为规范,约束党员个体化倾向行为,确保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力量。高校基层党支部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请示报告等规章制度;严格纪律约束,深入学习了解党内法规和纪律,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和党纪党规约束党员干部的行为;健全高校基层党支部责任体系,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基层支部建设,明确责任清单,建立考评办法,强化督查,压实党组织建设责任。

组织保障力是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增强组织力的硬件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力,一方面要强化机制保障,完善高校基层党支部责任体系,建立评价考核制度,夯实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主体责任,规范组织行为,提高制度执行力;另一方面要强化人员保障,落实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员政治、经济待遇,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效率[5]。

组织力提升直接关乎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成效,关系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新时代高校党支部组织力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内涵,有的放矢地加强内涵建设,探索组织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是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基层党支部只有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统筹谋划、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方位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全面提高党支部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才能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切实保障。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员之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在线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